季星澎;朱永康
膏摩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而独特的外治法.通过以药膏涂抹于体表,再施以按摩手法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主要特点在于药物与按摩有机的结合,对于药物透皮吸收、释放、穿透进入血液循环的3个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龙;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卷柏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表L9(34)设计安排实验,以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经过验证,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作者:李庆杰;王怀生;王莲萍;赵昱玮;张莲珠;赵全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肝胆,病理机制多为闭塞不通,祛风通络法可作为临证的基本治则.临床还应根据病情进行脏腑辨证,对病程较长的病人,应辨其气血阴阳的失调,祛风通络才能直达病所.
作者:韩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82只眼,对照组54例74只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瘀散结汤(丹参、三七、当归、川芎、赤芍、郁金、葛根、海藻、昆布、瓦楞子、牡蛎、山楂、鸡内金等),连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和凝血因子均明显降低,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华;喻谦;廖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常采用辨证论治、内病外治等方法治疗,在减轻止痛药物毒副作用、改善和减轻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积极治疗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黄景彬;林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宋以前方书的特点及对比流行的研究思路,认为现代当对于不同方书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作为首要步骤,并依据不同的对比层面来对方剂所涉及的各项信息进行深层的研究整理,这才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亦是可以准确反映出编书医家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更加科学、准确的理解古方,完善古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古方研究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许可;吴承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管性痴呆(VD)是伴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生出现的一种记忆、认知和行为等障碍的综合征.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理,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VD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并据此创立了旨在调理三焦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简称三焦针法),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作者:尚磊;成海燕;许文斌;陈璐;刘阿庆;温明菲;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药用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结果:柴胡桂枝汤与黛力新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均有显著疗效,但2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
作者:冯驭臣;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突出髓核重吸收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口服美洛昔康、新B1片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组48例口服美洛昔康及消髓化核汤(药用生黄芪、防己、当归、白芥子、川芎等)治疗,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系统(MRI)进行评价改善率及吸收率.结果: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MRI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01).其中,10/95( 10.5%)例出现了吸收率≥50%的重吸收.结论: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
作者:俞鹏飞;姜宏;刘锦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安冲调任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中药安冲调任汤(山药、白术、石莲子、续断、山茱萸、荆芥炭等)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以宫血宁和复方甲地孕酮按人工周期调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治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50例,治愈18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冲调任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显著.
作者:谷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内经》中“天牝从来,复得其往”理论强调在瘟疫预防中的意义是要守住鼻窍这一关,把疫气阻挡在鼻外.对于部分从鼻进入体内的疫气可以通过探鼻取嚏法,将其再通过鼻窍驱逐出去.古代医家创立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简便易行的瘟疫预防方法:如雄黄涂鼻、诸油涂鼻、药物塞鼻、取嚏法等,为现代传染病的预防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董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期感冒在临床上较常见,妊娠妇女发病后,常担心服用感冒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拒绝西药治疗,甚则放弃治疗.银翘散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遵循顾护胎元,中病即止原则,银翘散加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感冒.
作者:宋香金;姚美玉;贾梅;刘树辉;吴效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看病贵是社会热议的问题,但是人们对看病贵的理解却并不一致.目前认为,把看病贵定义为医疗费用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承受力较为严格.这是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一个需要周密调查的数据支持的定义,也是一个有利于澄清在看病贵的问题上混乱看法的定义.采用这个定义,可以在分析问题和确定政策时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立医疗保险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政策措施;二是不要对直接降低医疗费用有过高的期望.
作者:邢华;张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n=10)、Ps-341阳性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连续7d腹腔注射雨蛙素50 mg/kg及10 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观察2组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 <0.05,P<0.01).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 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阻断SAP患者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改善SAP患者预后.
作者:陈卫红;王欣;李瀚;袁卫东;程风华;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口疮溃疡病因外与风、火、燥邪及口腔不洁、口内破损,邪毒直入有关,内与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导致阴虚火旺,热毒炽盛,内夹湿热,上蒸于口,以及情志不遂而损及心脾.中医辨证将其分为心脾(胃)积热型、胃热阴虚型、脾胃气虚型、阴虚火旺型.治疗关键调理中焦脾胃,辨证的同时应注意虚实分辨,虚则补,实则泻.
作者:王雅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葛根30 g,黄芩20 g,黄连6 g,炙甘草6 g)治疗,每日1剂,4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2例,有效7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有效改善阴虚燥热的相关症状.
作者:金莉;安文灿;安文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和整体调节的优势.
作者:李中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针挑疗法属中医外治方法,通过挑纤维、取脂、刺络、放血等手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使瘀血浊气外泄,改善肛周气血,促使瘀血消退,炎症吸收.
作者:曹亚秋;周建华;冷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