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112例临床观察

钱超;姜亚军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治疗应用, 菟丝子, 灵芝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药用菟丝子、灵芝、川芎、黄精等)治疗,采用全国老年医学会老年痴呆专题学术会修订的疗效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满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失眠5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作者:许飞;尹明浩;姚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桂枝汤加减治验4则

    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理中气、疏肝理脾等诸多功效,概括为扶正祛邪,更加侧重于扶助正气,“祛邪”则是在“扶正”的过程上所形成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一个自然结果.临诊使用桂枝汤,应紧紧抓住桂枝汤调和营卫、建立中气的特性,方证相对,灵活应用于内外科杂病及各种疑难病证.

    作者:黄德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肌电图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评价及应用

    目的:通过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预后评估,采取电针治疗后观察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分别于病程7~10d、电针治疗结束后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5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肌电图检查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经电针治疗后症状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发病7~10d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卫哲;尚颖;董哲;宫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留院医师轮转期间超声科培养计划探讨

    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渗透到临床的每个学科.合理、有计划的安排新留院医师在轮转到超声科过程中的实习内容,可使轮转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意义,为轮转医师早日成为合格医师创造出优化成长的环境.

    作者:刘美含;石卫东;陈恩琪;乔锋利;姜薇;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仍以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为主,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统中药、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化瘀、清瘟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钟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遗症验案2则

    脑卒中后遗症[1]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非独在经络、血脉,还与肝脾肾密切相关[2].笔者应用抗栓再造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每获良效.兹举验案2则,以资佐证.例1 王某,男,63岁,脑血栓形成2个月来诊.现病人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手足麻木、饮水反呛、口眼歪斜、语言尚流利,头晕,时耳鸣,无胸闷心慌,食欲不佳,二便正常,舌质暗淡,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作者:王俊香;郭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元御辨伤寒与温病探究

    黄元御论伤寒、温病,从六气出发,以六经论病,统治伤寒、温病,不为王叔和《伤寒例》所束缚,也不与叶天士、吴鞠通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同,具有明显的学术特色.

    作者:梁伟海;黄曼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为新药开发确立佳剂量.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细胞H22模型,熊胆粉分为100、200、400、800、1 600 mg/kg 5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2 d.停药后24h颈椎脱臼处死荷瘤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分别取瘤、胸腺、脾、肝称重.结果:熊胆粉100、200、400、800、1 600 mg/kg剂量组对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6.00%、52.81%、61.44%、51.39%、45.96%;各剂量组对肝癌H22小鼠的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肝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肝癌H22的3个佳剂量为200、400、800 mg/kg.

    作者:王硕;睢大筼;陈志鸿;惠敏;陈丽玲;王琦;曲绍春;于晓风;富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化纤通络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羟脯氨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纤通络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羟脯氨酸(HYP)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化纤通络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周后,检测大鼠肝组织中SOD、MDA、GSH-PX和HYP的变化.结果:用药组SOD和GSH-PX活性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1);HY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化纤通络颗粒可以通过提高SOD和GSH-PX活性及降低MDA和HYP的含量而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白静丽;姜海燕;刘庆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测指标与中医辨证诊治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C反应蛋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检测与中医辨证诊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P IgM阳性56例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水平,并与26例对照组比较,MP IgM阳性56例患儿全部做C反应蛋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的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补体C3、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热闭肺型和痰湿闭肺型中重症者心肌酶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在痰热闭肺型、痰湿蕴肺型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指标的水平,对其病情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袁卫东;程风华;陈卫红;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n=10)、Ps-341阳性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连续7d腹腔注射雨蛙素50 mg/kg及10 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观察2组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 <0.05,P<0.01).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 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阻断SAP患者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改善SAP患者预后.

    作者:陈卫红;王欣;李瀚;袁卫东;程风华;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11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益髓养脑化痰汤(药用菟丝子、灵芝、川芎、黄精等)治疗,采用全国老年医学会老年痴呆专题学术会修订的疗效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满意.

    作者:钱超;姜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温补法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

    中医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阳)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临证无论从心力衰竭的病机、辨证论治,还是名家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均证明,温补法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非常重要.临床遣药需重视疾病的标本缓急进行加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曾黎华;王肖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宫腔镜插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桂枝茯芩胶囊,治疗3~6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作者:陶航;张颖;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茅梅提取物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茅梅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甘利欣组(5 mL/kg)、茅梅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 mL/kg)及低剂量组(2.5 mL/kg).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茅梅提取物及18a-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损伤(P<0.05).结论:茅梅对CC1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远;孔棣;宋书辉;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腹部术后较早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证的发生.中医药采用内治法多运用承气汤类,外治法多采用中药灌肠、中药敷脐、针灸疗法等,均能有效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季星澎;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B超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盆腔内均可发现肿块,一般为囊性或囊实性,偶可见一囊一实双肿块图像,肿块位置一般较高,少数蒂部特长者甚至可达对侧,肿块为中等以上大小,早期蒂部有压痛,后期有触痛,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29%(29/34).结论:B超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简便有效,其图像特征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孟伟莉;赖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脊髓空洞症

    导师郑健刚博士临床上采用针刺夹脊穴,两侧膀胱经排刺,针刺百会、印堂、曲池、外关、合谷、上八邪、气海、关元、中极、大巨、水道、归来、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阿是穴,在感觉异常点配合刺血拔罐等方法,治疗脊髓空洞症,使病人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吴雨蒙;郑健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的降糖、降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通络汤(药用黄芪、丹参、黄精、地龙等);对照组给阿托伐他汀钙口服.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HBG)、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TC、TG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许文东;梁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挑疗法治疗痔的临床研究

    针挑疗法属中医外治方法,通过挑纤维、取脂、刺络、放血等手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使瘀血浊气外泄,改善肛周气血,促使瘀血消退,炎症吸收.

    作者:曹亚秋;周建华;冷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