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萌;夏亚一;汪玉良;王宏沛;赵琳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左腕车祸直接暴力挫伤4h就诊.查体:左腕桡侧肿胀,鼻烟壶部隆起,左手拇指外展及背伸受限,被动屈伸拇指疼痛剧烈,可触及大多角骨异常活动.
作者:崔利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因发现背部侧弯畸形6年伴腰骶疼痛4个月,于2009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脊柱胸段左侧弯曲畸形,左肩高于右肩,左髂高于右髂,L5~S1水平左侧脊柱压痛.
作者:潘文艳;姚立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64例中23例(29例次)出现早期并发症(9种),发生率为35.94%.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 并发症为:肺部感染8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颈部切口感染1例;食管瘘1例;术后低血压4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2例;椎动脉损伤1例;尿路感染4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并发肺部感染和低钠血症及尿路感染.除2例肺部感染患者死亡外,其余发生并发症患者均康复.结论 颈椎创伤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较多,主要与伤情严重程度及术者操作水平、围手术期处理相关,严格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并发症治愈率.
作者:高招文;吴建斌;张建光;赖必华;连伟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VH)的疗效.方法 18例胸腰椎VH患者累及椎体共22个(胸椎8个,腰椎14个),除1例不全截瘫患者(Frankel C级)外均采用经皮椎弓根入路,19个椎体双侧椎弓根、2个椎体单侧椎弓根注射.透视下骨水泥注入治疗,1例ⅣB型VH辅以无水乙醇注入,1例截瘫患者给予后路切开减压、骨水泥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疼痛和椎体形态的变化.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9个月~3年,平均(23.33±8.02)个月.14例疼痛即刻缓解;1例2 d缓解;1例ⅣA型VH术后神经症状明显缓解, 6个月时神经症状基本消除;1例术后症状部分缓解,仍有下腰痛, 3个月后给予椎间盘造影后,L4~5椎间隙能诱发明显下腰痛,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症状完全缓解.1例不全截瘫者3个月后逐步弃拐行走,神经恢复达Frankel E级.未见再发病例.结论 PVP治疗VH可获得即刻稳定和疼痛很快缓解的效果.
作者:周立建;王树金;张华俊;高炳俊;荆卫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较为棘手.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两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4例,临床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华;汤健;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钢板+重建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5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5例,男48例,女17例,年龄65~8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Evans分型 :Ⅰ型8例,Ⅱ型12例,Ⅲ型30例,Ⅳ型15例.合并内科疾病共33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高血压20例,糖尿病8例.患者均于伤后7 d内手术.
作者:郭世明;郭林新;洪加源;张善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3例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并发脊髓硬膜外血肿、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的临床资料,予再次急诊手术探查并行血肿清除减压术.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的首发症状均是神经症状的加重,肌力进行性下降.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仅1例完全恢复.结论 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一旦发现脊髓压迫症状较术前加重,应尽早急诊手术.
作者:谭荣;马华松;周建伟;陈志明;张峥;陈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椎管内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4例腰椎管内巨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经后正中切口入路,行椎板减压手术切除脂肪肿物.结果 患者术后肌力均恢复正常.2例发生脑脊液漏.症状完全缓解3例,好转1例.4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脂肪瘤未见复发.结论 对有椎管压迫症状的腰椎管内脂肪瘤应行手术治疗,行后路椎板减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斌;尹忠凯;郭志民;沙漠;林坤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与纤维粘连组织刨削与切除,充分松解挛缩的组织,术后在镇痛下早期行康复训练,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30例均得到随访,时间5~18(10±2.1)个月.术前膝关节屈曲角度5~60(37.5±4.22)°,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活动70~125(108±10.6)°.术前Lysholm 评分为46~60(52±3.6)分,术后6周为62~94(88±3.8)分,膝关节功能:优2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创伤小,关节内松解彻底,并发症少、痛苦小,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王晓陆;黄彰;徐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ED技术应用中采用术前划线定位进行置镜的意义.方法 对27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MED技术应用中采用术前透视定位(98例)及术前划线定位(176例)两种方法进行术前定位置镜,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定位时间、定位准确率、临床疗效等.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划线组定位时间(2.61±0.36)min,定位准确率97.7%;MacNab疗效评定:痊愈148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0例,优良率95.5%.透视组定位时间(15.96±2.58)min,定位准确率98.0%;MacNab疗效评定:痊愈8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0例,优良率94.9%.与透视组比较,划线组定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位准确率及临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划线定位省时,经济实用,准确率高,是MED技术应用中可选择的良好定位方法.
作者:袁元杏;李青;黄彦清;张爱明;梁道臣;梅治;范志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3年2月~2006年6月,笔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CPM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5例,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左侧23例,右侧1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12例,Ⅴ型3例.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5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2例.
作者:章良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THA)治疗 18例18髋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8例(18髋),男3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左侧2例,右侧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3 d.16例使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2例使用混合型假体(髋臼生物型假体、股骨骨水泥型假体),其中蛇牌人工关节7例,Depuy人工关节11例.
作者:黄德宁;叶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4年3月~2008年4月,我院应用闭合穿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 6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14岁.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14~21 d)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类型: 尺桡骨双骨折45例, 单纯尺骨骨折8例, 单纯桡骨骨折7例.不稳定骨折直接采用手术治疗41例, 手法复位失败改用手术治疗8例,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再次移位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1 d.
作者:郑志刚;马长生;王琪;杨泽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普通交锁髓内钉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6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23例,使用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39例,使用普通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两组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用Kakar评分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A组(6.7±2.0)min,B组(12.5±2.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锁定成功率:A组96%,B组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16.7±1.8)周,B组(16.9±1.6)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kar评分优良率:A组91%,B组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满意,与普通交锁髓内钉比较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势.
作者:谢洋;陈小强;王金华;陆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半髋治疗高龄Evans 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半髋治疗高龄Evans 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 4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优15例,良9例,可3 例.结论 骨水泥型半髋治疗高龄Evans 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减少并发症、改善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汤涛;庞清江;张前法;王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4年8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2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2~58岁.骨折AO分型:A型20例,B型9例,C型3例;开放性骨折8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余24例为闭合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10例.内固定材料选用胫骨中下段内侧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
作者:李铭;缪志和;徐俊;贺奇志;刘上楼;王守立;郑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DHS内固定治疗29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获随访25例,术后并发髋内翻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钢板组获随访19例,术后并发髋内翻4例,螺钉松动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朱孟勇等疗效判断标准:DHS组优13例,良10例,可2例;钢板组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DHS系统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DHS系统内固定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安全性能高,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王扬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内固定.切口为4个1.5 cm长的小切口,椎弓根穿刺操作在透视引导下进行.结果 11例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纠正良好,伤椎高度由术前(65±13)%恢复至术后(92±7)%,局部后凸畸形自术前后凸19°恢复至术后6°.2例发生小切口皮缘坏死伤口延迟愈合,1例伤口积液,1例术后11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随访24~36个月,期间未发现断钉断棒、后凸畸形加重、椎间隙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
作者:马华松;谭荣;邹德威;吴继功;周建伟;王晓平;陈志明;张峥;陈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一侧肢体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12±6)个月.6个月后X线及CT提示椎间融合,钛网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无沉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疗效评定按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评定,术前(4±0.5)分,术后(13±0.8)分,平均改善率为85%.结论 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厉晓龙;王生介;刘伟峰;夏才伟;刘俊;杨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5~16(10±3.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13.3(6.4±3.8)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9例,良4例,中2例.结论 经皮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曾杉;郭剑;胡江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