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营;张勇;相胜利;孟凌志;吴双军
2005月5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AO解剖型股骨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骨折5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18 ~65岁.开放性骨折12例,均无明显的皮肤缺损及软组织缺损.按AO/ASIF分型[1]:B1型7例,B2型8例,B3型5例,C1型12例,C2型15例,C3型9例.严重骨质疏松12例.受伤距手术时间为3~10 d.
作者:乐建辉;吴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椎管内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4例腰椎管内巨大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经后正中切口入路,行椎板减压手术切除脂肪肿物.结果 患者术后肌力均恢复正常.2例发生脑脊液漏.症状完全缓解3例,好转1例.4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脂肪瘤未见复发.结论 对有椎管压迫症状的腰椎管内脂肪瘤应行手术治疗,行后路椎板减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斌;尹忠凯;郭志民;沙漠;林坤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用Bryant三角标志术中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效果.方法 12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体检及X线片测量两侧肢体长度差,估计假体型号和位置,术中依据大转子到Bryant三角顶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平衡下肢长度.结果 126例随访3~26(9.5±0.5)个月.术前肢体长度差比例为:0~5 mm者占20.6%,5~10 mm者占46.0%;10~15 mm者占16.7%;15~20 mm者占10.3%,>20 mm者占6.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比例为:0~5 mm者占50.8%,5~10 mm者占33.3%,10~15 mm者占7.9%,15~20 mm者占5.6%,>20 mm者占2.4%.术后脱位牵引复位2例,坐骨神经痛1例,大腿疼痛3例,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Bryant三角标志平衡下肢长度预防肢体不等长效果优良,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韦良臣;谢笑宸;张晟;辛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4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8例,取得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2~67岁.肩锁关节脱位16例,为Tossy Ⅲ型.锁骨远端骨折12例,为Neer Ⅱ型.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
作者:袁瑞新;杨凤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从力学角度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手法复位过程中跟腱对跟骨于距下关节的位移变化的影响及跟腱对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作用.方法 对1例CCF住院患儿双足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患足踝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足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并分析有无跟腱作用情况下距舟关节复位过程中跟骨的位移变化及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受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距舟关节逐渐复位的过程中,跟骨在距下确有一个外展运动,向外的位移随舟骨处施加拉力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②当无跟腱拉力时,跟骨的位移要比有跟腱拉力时的位移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跟腱拉力释放使距舟关节内侧韧带受力和增加.结论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方法证实了并量化在手法治疗CCF过程中跟骨的位移,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跟腱松解有利于跟骨的复位,为CCF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杨璇;张菁;陈珽;范清;陶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渐成为脊柱创伤骨折后路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多数采用四钉内固定系统(双平面技术固定)[1],少数提示三平面技术固定(经伤椎应用椎弓根钉)[2].2006年8月~2009年4月,笔者应用三平面技术治疗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34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蒋栋;吕书军;洪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64例中23例(29例次)出现早期并发症(9种),发生率为35.94%.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 并发症为:肺部感染8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颈部切口感染1例;食管瘘1例;术后低血压4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2例;椎动脉损伤1例;尿路感染4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并发肺部感染和低钠血症及尿路感染.除2例肺部感染患者死亡外,其余发生并发症患者均康复.结论 颈椎创伤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较多,主要与伤情严重程度及术者操作水平、围手术期处理相关,严格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并发症治愈率.
作者:高招文;吴建斌;张建光;赖必华;连伟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4年8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2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2~58岁.骨折AO分型:A型20例,B型9例,C型3例;开放性骨折8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余24例为闭合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10例.内固定材料选用胫骨中下段内侧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
作者:李铭;缪志和;徐俊;贺奇志;刘上楼;王守立;郑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期经小腿后内侧入路植骨治疗胫骨下段开放骨折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二期小腿后内侧入路取髂骨植骨对24例胫骨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术后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骨外露等严重并发症;植骨融合时间距植骨后12~18 (16±2)周.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评分系统评定:优20例,良2例,可2例.结论 小腿后内侧入路因其具有显露充分、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少等优点,二期经小腿后内侧入路植骨是治疗胫骨下段开放骨折术后骨缺损有效且可靠的方法.
作者:洪加源;康两期;丁真奇;练克俭;郭林新;林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肌腱损伤是常见疾病之一.肌腱损伤后修复需相当长时间的外固定以防止肌腱再断裂,而长时间的固定使术后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功能锻炼,从而加重了肌腱粘连,严重影响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使肌腱修复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1].
作者:付有伟;王玉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普通交锁髓内钉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6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23例,使用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39例,使用普通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两组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用Kakar评分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远端2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A组(6.7±2.0)min,B组(12.5±2.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锁定成功率:A组96%,B组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16.7±1.8)周,B组(16.9±1.6)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kar评分优良率:A组91%,B组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满意,与普通交锁髓内钉比较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势.
作者:谢洋;陈小强;王金华;陆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2例(34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在DSA机监测下行PKP治疗,观察手术操作、术后疼痛、并发症情况.对止痛效果行视觉模糊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及Cobb角情况.结果 34椎均获得穿刺成功,手术时间25~90(52±7) min,单椎体注射骨水泥量2.5~5.5(3.7±0.3) ml, 8个椎体有骨水泥轻微渗漏.VAS评分:术前为6.9~9.1(7.8±0.97)分,术后24 h为3.7~4.8(4.2±0.3)分,术后15 d为3.3~4.2(3.5±0.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3.9±1.1)mm,椎体中线高度恢复(3.1±0.9)mm,Cobb角矫正5.5°±1.61°,无神经损伤和感染的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明确,增加椎体刚度和强度,恢复椎体部分力线等优点,是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徐盛文;张长春;周章武;吴媛媛;刘安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因发现背部侧弯畸形6年伴腰骶疼痛4个月,于2009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脊柱胸段左侧弯曲畸形,左肩高于右肩,左髂高于右髂,L5~S1水平左侧脊柱压痛.
作者:潘文艳;姚立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对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18~76(54±17)岁.左侧28例,右侧30例.采用Neer骨折分型:Ⅱ型18例,Ⅲ型34例,Ⅳ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 d 46例;5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者行急诊手术;7例伴有血糖过高者控制血糖延期至12~15 d手术.
作者:顾红星;杨晓东;麻文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DHS内固定治疗29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DHS组获随访25例,术后并发髋内翻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钢板组获随访19例,术后并发髋内翻4例,螺钉松动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朱孟勇等疗效判断标准:DHS组优13例,良10例,可2例;钢板组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DHS系统内固定疗效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DHS系统内固定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安全性能高,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王扬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20个椎体).结果 15例穿刺均成功.有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VAS评分:术前为6~9(8.3±1.4)分,术后2周为1~4(2.2±1.2)分,术后1年为1~5(2.0±1.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疗效较满意.
作者:左才红;张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25例股骨远段骨折逆行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后要求取出髓内钉的患者,均进行椎间盘镜系统辅助下逆行髓内钉微创取出术,效果满意.
作者:陈卫;康两期;丁真奇;沙漠;洪加源;练克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如处理不当,其后果可能致命.2002年8月~2008年3月,我科对37例褥疮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加红光照射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范利萍;徐建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往往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挫裂伤及骨端外露.2002年3月~2006年8月,我科应用自行研制的双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9例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孙达准;古松;杜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跌倒致颈部疼痛12 h于2009年8月8日入院.患者自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被他人急送往当地医院就诊.X线检查示:C4,5椎体脱位,C3,4椎体棘突骨折,见图1.
作者:李正文;陈俊麒;张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