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荣;杨子斌;王正祥;杨春艳;洪建斌
Ewing肉瘤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2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Ewing肉瘤的年发病率约为0.6人/百万人口,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统计英国24岁以下的人群中年发病率为13人/百万人口,而在非洲黑人和中国人中发病率较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2].
作者:章淼锋;杨迪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2周后行肿瘤切除术,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分析随访结果,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及处理.结果 23例经过术后3年1个月~15年随访(平均随访6年3个月),无瘤5年生存率34.8%(8/23),5年总生存率52.6%(12/23).结论术前全身化疗有利于杀灭血管内微小瘤栓,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保肢疗法.
作者:陈述祥;丁林坚;刘红光;赵崇达;司徒坚;杨运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阐明白介素1β(IL-1β)诱导骨关节病(OA)的膝关节半月板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及释放.方法取22例OA患者的膝关节半月板组织,体外组织块培养过程中加入0.1 ng/ml IL-1β进行诱导.对半月板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定量分析诱导后的组织培养上清液中NO和PGE2的含量.结果所有OA患者的半月板组织中都有NO稳定生成[(113.42±9.48) μmol*g-1*24 h-1].IL-1β诱导后,iNOS的表达和NO、PGE2的生成均明显上升(均为P<0.01).结论 OA患者炎症反应中产生的IL-1β可以刺激半月板组织,使NO和PGE2的生成增多,进一步推动骨关节炎的进程.
作者:刘明轩;丁浩;樊海峰;唐桐生;陈贤奇;仲继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获随访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按Kolmert标准,优11例,良5例,中1例,差2例. 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郑韶博;赵立强;李洪强;刘伟;余天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迁延性骨髓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A组36例采取彻底病灶清除、去除原内固定,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5例采取彻底病灶清除、保留原内固定.对于组织缺损骨外露,A、B组均采用转移皮瓣,并加以双管灌洗引流.结果 A组愈合优良34例,优良率94.4%,B组愈合优良10例,优良率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外伤后迁延性骨髓炎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去除原有内固定后,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辅以灌洗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巍峰;何爱咏;张湘生;黎志宏;毛新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0年12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成人肱骨小头骨折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炜;陈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23例Barton 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覃浩然;韦仕毅;黄燕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左腕掌侧包块伴左环、小指屈曲畸形1年,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包块逐渐增大,左环、小指伸直明显受限.体检:左腕掌侧偏尺侧可见一包块,约2.5 cm×2.0 cm×1.5 cm,质硬,轻压痛,可随屈环指移动,左环指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屈90°~伸45°,屈110°~伸90°,屈40°~伸30°.小指各关节活动范围与环指相近,未达到环、小指功能位的标准[1].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可见左腕掌侧有软组织包块影.
作者:王学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寻求一种既减少切口长度、操作简便,又加压效果可靠的钢板加压器.方法应用改良加压器治疗股骨骨折10例、胫骨骨折8例(改良组);用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5~21个月. 新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4.2个月,对照组为6个月.陈旧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6.9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结论改良钢板加压器能有效加压固定骨折,且操作简单.
作者:尚绪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颈部切割伤致臂丛神经损伤9例,均系锐器切割颈部致臂丛神经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多数病例神经损伤未得到一期修复.我们采用损伤神经探查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或移位以及晚期功能重建手术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亚高;解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年2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内固定同时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孙良业;韩玉升;吕波;吕建军;袁先发;扬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移植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传统的移植方法是开放植骨,破坏了骨与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加重了局部创伤,同时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尤其是植骨处有软组织缺损或瘢痕形成时,近期、远期疗效更差.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各学科发展较快,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但应用经皮穿刺移植技术治疗骨科疾病鲜有报道.笔者就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穿刺注射自体骨髓、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和骨水泥移植等3种技术综述如下.
作者:信维伟;董英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发生骨不连的临床原因.方法对31例骨不连患者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钢丝张力带固定、病灶清除+植骨等方法治疗,均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1例术后X线片显示,1个月骨折端周围出现骨痂,3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关节功能7个月~1年恢复正常.1例带锁髓内钉断裂,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骨不连原因主要为患者方面、内固定材料方面及技术方面三大因素综合形成.
作者:郭龙;郭仲华;刘定汉;薛建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1995年以来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髂前上棘骨折30例,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从新;邓强;赵道洲;王亚宁;史文宇;唐晓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结果术后随访55例,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2个月).39例骨折接近解剖复位,疗效评定优28例,良9例,可2例;16例非解剖复位者疗效评定优5例,良9例,可2例. 结论仔细的外科技术和选择合适的PFN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当可以进行不切开骨折部位的闭合复位时,PFN是一种好的侵害小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物.
作者:张春林;曾炳芳;罗从风;陆男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笼(ATFC)复合自身红骨髓混合植骨在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患者应用红骨髓与ATFC混合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定期X线片等资料,并与同期单纯行ATFC植骨的19例对照组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随访中发现,加红骨髓的ATFC植骨组与单纯ATFC植骨组比较并未延长手术时间或增加手术出血量,但可缩短椎间骨融合时间(P<0.01).结论 ATFC复合红骨髓植骨,柔合了异体骨植骨中没有取骨附加创伤和自身红骨髓独有的活跃成骨能力的优点,植骨可顺利融合,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良好术式.
作者:袁元杏;李青;刘康;黄彦清;曾毅军;陈尔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不稳定性和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分析12例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损伤特点,根据其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内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直、半脱位和再脱位.结论尺骨冠状突对肘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须关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中冠状突的处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家红;王栋梁;陈晓东;戴力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9~2003年我院采用镍钛形状记忆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朴成哲;阿良;李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Richard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5例经 Richard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恢复全身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 h坐起,8~10周扶拐下床活动.除2例住院围手术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采用Richard钉治疗,固定坚强,有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关节活动.
作者:于海洋;李超;干阜生;赵致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3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双根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41例,效果满意.
作者:杨蒙;林聪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