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例外伤后迁延性骨髓炎的治疗体会

刘巍峰;何爱咏;张湘生;黎志宏;毛新展

关键词:骨髓炎, 清创, 外固定器, 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迁延性骨髓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A组36例采取彻底病灶清除、去除原内固定,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5例采取彻底病灶清除、保留原内固定.对于组织缺损骨外露,A、B组均采用转移皮瓣,并加以双管灌洗引流.结果 A组愈合优良34例,优良率94.4%,B组愈合优良10例,优良率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外伤后迁延性骨髓炎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去除原有内固定后,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辅以灌洗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漏诊原因.方法 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普通髓内钉、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合并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例选用DHS、带锁髓内钉、空心螺钉固定;术前漏诊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2年.股骨干及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应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膝部X线片.一旦发现合并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争取早期手术内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卢正波;古兴光;雷廷文;段佳忠;梁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18 例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2例,后壁+后柱骨折3例,横行+后壁骨折1例,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1例.髂腹股沟入路5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2例,联合入路1例.结果解剖复位9例,良好复位6例,一般复位3例.完全恢复髋关节功能15例;遗留轻度跛行步态3例伴患髋偶有疼痛.结论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苗卫东;王明君;曹湘豫;张韶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Barton骨折23例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23例Barton 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覃浩然;韦仕毅;黄燕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神经端侧吻合术的研究进展

    神经端侧吻合术(terminolateral neurorrhaphy,TLN)是一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术式.它不同于经典的神经端端吻合,而是将损伤神经的远侧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侧壁上,或是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损伤神经和正常神经之间.

    作者:施鸿飞;宋知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治疗脊柱侧凸

    目的评价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三维矫正脊柱侧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连接矫形棒和脊柱,上达T2椎弓根水平,采用撑开、加压和旋转的方法对脊柱进行矫正,治疗17例脊柱侧凸患者.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术中椎弓根螺钉一次植入成功率为96%,术中及术后未出现脊髓功能障碍,术后Cobb 角为5°~38°,平均矫正率73.06%.矢状面后凸角度(T1~12)5°~41°(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角度丢失率≤6%,无内植物松动断裂现象.结论根据三维矫正原理设计的适合国人不同年龄脊柱结构的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具备三维矫形能力,操作方便,用椎弓根钉连接矫形棒和脊柱,增加了矫正力和稳定性.

    作者:霍洪军;肖宇龙;杨学军;黄健;邢文华;白剑强;王冉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cous kyphoplasty,PKP)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技术, 有止痛和恢复椎体的强度、硬度的作用,PKP还可恢复椎体的高度,从而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目前两者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骨髓瘤、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和症状性脊柱血管瘤等[1~5].

    作者:米忠友;邓忠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体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正常人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法采用活体踝关节为标本,应用CT扫描技术及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踝关节的三维坐标,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通过确定材料特性参数和网格化,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与材料特性的还原性良好,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结论采用CT扫描资料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靠,实体建模法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征和边界条件的定义与有限元网格的生成分开进行,减少了模型生成的困难.

    作者:潘宏;卜海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0例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综合征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取保守治疗、颈椎前路、后路脊髓减压手术.结果平均随访4年8个月,根据ASIA分级标准,在21例非手术治疗组中,治疗前B级1例,C级5例,D级15例,治疗后恢复至D级者4例,恢复至E级者15例,无明显恢复者2例;在9例手术治疗组中,治疗前B级2例,C级4例,D级3例,治疗后恢复至C级者1例,恢复至D级者3例,恢复至E级者4例,无明显恢复者1例.结论对于MRI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多可取得满意疗效.对于MRI显示脊髓明显受压的患者,行颈椎前、后路脊髓减压手术,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立民;姚猛;孙崇毅;姜永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显微外科修复75例

    Ⅱ屈指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其治疗结果常不满意,主要是术后粘连问题.1998 ~ 2003年本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5例患者95条屈指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作者:魏鹏飞;成毅;张诚;严巍;刘长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脊髓压迫及减压后运动诱发电位及病理学改变

    目的探讨脊髓慢性压迫及减压后神经病理学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方法选用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轻、中、重压迫组和减压组.应用磁刺激MEP各组行30 min、6 h和1、2、4周动态观察.用HE染色观察脊髓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轻度压迫组MEP潜伏期在损伤后30 min及6 h比术前分别延长0.29倍和0.32倍,至4周恢复,与术前相比,伤后30 min和6 h中度压迫组MEP潜伏期延长0.83倍和0.88倍,重度组延长1.14倍和1.22倍,减压后MEP潜伏期分别缩短了0.21倍和0.23倍.结论轻和中度压迫组的病变是可逆的,而重度压迫导致神经细胞和运动功能的不可逆改变.MEP能反映脊髓受损程度,可作为评价减压效果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京升;孙正义;汪玉良;董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Richard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评价Richard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5例经 Richard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恢复全身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 h坐起,8~10周扶拐下床活动.除2例住院围手术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采用Richard钉治疗,固定坚强,有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关节活动.

    作者:于海洋;李超;干阜生;赵致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AO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5例,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磊;曹前来;翟伟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wing肉瘤治疗进展

    Ewing肉瘤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2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Ewing肉瘤的年发病率约为0.6人/百万人口,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统计英国24岁以下的人群中年发病率为13人/百万人口,而在非洲黑人和中国人中发病率较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2].

    作者:章淼锋;杨迪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总结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经验. 方法应用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2例13肢.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8月~17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肢,良7肢,可2肢,差1肢.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伟方;王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结果术后随访55例,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2个月).39例骨折接近解剖复位,疗效评定优28例,良9例,可2例;16例非解剖复位者疗效评定优5例,良9例,可2例. 结论仔细的外科技术和选择合适的PFN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当可以进行不切开骨折部位的闭合复位时,PFN是一种好的侵害小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物.

    作者:张春林;曾炳芳;罗从风;陆男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正确选择肱骨干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对107例肱骨干骨折分别进行交锁髓内钉(34例)、加压钢板(29例)、Y型钢板(38例)、螺钉(6例)等内固定,并随访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交锁髓内钉、螺钉内固定组全部愈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愈合26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Y型钢板内固定组全部愈合,伴肘关节僵硬2例. 结论根据肱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志烈;帅克宁;范军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臂丛切割伤的特点及治疗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颈部切割伤致臂丛神经损伤9例,均系锐器切割颈部致臂丛神经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多数病例神经损伤未得到一期修复.我们采用损伤神经探查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或移位以及晚期功能重建手术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亚高;解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少儿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适合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3岁,以下称少儿)股骨干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 25例少儿股骨干骨折,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闭合或开放复位后,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术后2~4周部分负重,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经6~15个月随防,2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13周.下肢无短缩、旋转及畸形愈合,无深部感染,无再骨折, 无断钉和螺钉拔出.下肢功能优良率100%.浅表钉道感染8例(占32%),共15个钉孔(占15%).结论应重视年龄和治疗方法的关系,对少儿股骨干骨折应手术治疗,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少儿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简单有效.

    作者:吴希瑞;马战备;贾志刚;高乐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入院6 h前工作时自3 m高处跌落,胸背部着于水泥地面,当即昏迷约20 min,醒后自觉胸背部持续性剧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丧失,活动障碍,伴头痛,头皮少量出血.急诊行头部清创缝合术.术后因截瘫未见好转而以高处跌落后胸背部肿痛,伴下肢活动障碍6 h为主诉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血压16/9.3 kPa,神志清楚,右枕部见一5 cm手术切口,呼吸稍促,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林建聪;郑亚才;严康宁;李应国;李洪瀚;陈进鸿;林文祥;徐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获随访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按Kolmert标准,优11例,良5例,中1例,差2例. 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郑韶博;赵立强;李洪强;刘伟;余天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