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忠友;邓忠良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9例患者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9例随访12~40个月,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肩胛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陈其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颈部切割伤致臂丛神经损伤9例,均系锐器切割颈部致臂丛神经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多数病例神经损伤未得到一期修复.我们采用损伤神经探查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或移位以及晚期功能重建手术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亚高;解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正常人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法采用活体踝关节为标本,应用CT扫描技术及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踝关节的三维坐标,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通过确定材料特性参数和网格化,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与材料特性的还原性良好,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结论采用CT扫描资料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靠,实体建模法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征和边界条件的定义与有限元网格的生成分开进行,减少了模型生成的困难.
作者:潘宏;卜海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Ewing肉瘤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2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Ewing肉瘤的年发病率约为0.6人/百万人口,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统计英国24岁以下的人群中年发病率为13人/百万人口,而在非洲黑人和中国人中发病率较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2].
作者:章淼锋;杨迪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寻求一种既减少切口长度、操作简便,又加压效果可靠的钢板加压器.方法应用改良加压器治疗股骨骨折10例、胫骨骨折8例(改良组);用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5~21个月. 新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4.2个月,对照组为6个月.陈旧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6.9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结论改良钢板加压器能有效加压固定骨折,且操作简单.
作者:尚绪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2例,后壁+后柱骨折3例,横行+后壁骨折1例,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1例.髂腹股沟入路5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2例,联合入路1例.结果解剖复位9例,良好复位6例,一般复位3例.完全恢复髋关节功能15例;遗留轻度跛行步态3例伴患髋偶有疼痛.结论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苗卫东;王明君;曹湘豫;张韶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1年9月~2003年3月,笔者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髌骨接骨板治疗有冠状位骨折线的髌骨粉碎性骨折15例,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志;梁忆;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左腕掌侧包块伴左环、小指屈曲畸形1年,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包块逐渐增大,左环、小指伸直明显受限.体检:左腕掌侧偏尺侧可见一包块,约2.5 cm×2.0 cm×1.5 cm,质硬,轻压痛,可随屈环指移动,左环指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屈90°~伸45°,屈110°~伸90°,屈40°~伸30°.小指各关节活动范围与环指相近,未达到环、小指功能位的标准[1].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可见左腕掌侧有软组织包块影.
作者:王学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内固定和神经探查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33例患者行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髋臼骨折,同时行坐骨神经探查术,神经损伤者予以神经松解减压或束膜吻合.结果髋臼骨折复位程度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16例,不满意复位3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按MCRR标准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4%.髋关节功能按修订的dAubigen-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9%.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及坐骨神经探查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益民;安美华;刘在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腕部切割伤治疗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对72例腕部切割伤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72例患者中随访58例.手术效果: 优49例(占85%),良6例(占10%),可2例(占3.4%),差1例(占1.6%);臂丛麻醉意外死亡1例. 结论保证腕部切割伤疗效的关键是:处理及时,清创彻底,争取血管、肌腱、神经无创Ⅰ期吻合.
作者:王立琴;满运泓;徐健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AO斜T型钛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1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应用AO 斜T型钛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14个月,优11例,良9例,优良率95.24%.结论 AO 斜T型钛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陈兴礼;张少先;邓杰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3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双根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41例,效果满意.
作者:杨蒙;林聪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髓慢性压迫及减压后神经病理学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方法选用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轻、中、重压迫组和减压组.应用磁刺激MEP各组行30 min、6 h和1、2、4周动态观察.用HE染色观察脊髓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轻度压迫组MEP潜伏期在损伤后30 min及6 h比术前分别延长0.29倍和0.32倍,至4周恢复,与术前相比,伤后30 min和6 h中度压迫组MEP潜伏期延长0.83倍和0.88倍,重度组延长1.14倍和1.22倍,减压后MEP潜伏期分别缩短了0.21倍和0.23倍.结论轻和中度压迫组的病变是可逆的,而重度压迫导致神经细胞和运动功能的不可逆改变.MEP能反映脊髓受损程度,可作为评价减压效果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京升;孙正义;汪玉良;董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年2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内固定同时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孙良业;韩玉升;吕波;吕建军;袁先发;扬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同期手术的效果及优点. 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双侧DDH者21例分次手术;B组:双侧DDH 26例行双侧同期手术. 结果随访2年~6年2个月,按照Muller和Seddon评分标准,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平均疗程恢复时间分别为2年3个月及1年1个月;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35万元及0.56万元. 结论双侧DDH同期手术与分次手术治疗效果基本相同,前者具有双下肢对称性功能恢复好、无骨盆及脊柱代偿倾斜性疼痛、住院疗程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手术创伤加倍,不能耐受者应行分次手术.
作者:徐洪海;常彦海;弓立群;罗振群;李勇;刘时璋;马战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cous kyphoplasty,PKP)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技术, 有止痛和恢复椎体的强度、硬度的作用,PKP还可恢复椎体的高度,从而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目前两者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骨髓瘤、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和症状性脊柱血管瘤等[1~5].
作者:米忠友;邓忠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后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再次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均切开复位,利用原外固定支架固定,大块长条髂骨植骨,2枚螺钉固定植骨块于远近骨折端.结果 19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个月.双下肢等长,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该方法除具有外固定支架的优点外,还有手术时间短、简单可靠、患者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阮才政;张振辉;黄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不稳定性和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分析12例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损伤特点,根据其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内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直、半脱位和再脱位.结论尺骨冠状突对肘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须关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中冠状突的处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家红;王栋梁;陈晓东;戴力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神经端侧吻合术(terminolateral neurorrhaphy,TLN)是一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术式.它不同于经典的神经端端吻合,而是将损伤神经的远侧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侧壁上,或是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损伤神经和正常神经之间.
作者:施鸿飞;宋知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0年12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成人肱骨小头骨折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炜;陈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