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斌尚;王坤正;张建华;吕惠茹
颈椎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即作出正确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CT、MRI等影像学先进技术在颈椎损伤诊断中逐步得到应用和普及, 传统的放射学检查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颈椎损伤的X线平片诊断要点及研究进展, 并对CT和MRI检查的特点与适应证选择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戴力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跳跃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2例中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10例.结果漏诊率达22.7%;按Frankel功能分级,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脊髓功能均有恢复但差异不明显.结论对该类损伤要明确受伤机制,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警惕其他脏器合并伤.
作者:李翔;王道新;秦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前准确复位非常重要.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Wellmerling股骨颈骨折复位技术并加以改进,治疗移位的股骨颈骨折3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传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
作者:冯亚高;汪功久;王伟;高成杰;付丽华;王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我科1994~1998年收治2例由游离髓核形成的神经根肿块,临床较为罕见,报道如下.
作者:车坚;袁东堂;张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1999年9月,笔者应用有远、近端瞄准器带锁髓内钉固定胫、股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唐根林;朱礼贤;陈浩;陈守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椎管内肿瘤的漏/误诊率.方法对13例X线CT检查漏/误诊的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瘤,1例行保守治疗.随访12例,时间3个月~6年5个月,优11例,良1例.结论对怀疑椎管内肿瘤的患者须尽早做MRI及增强MRI检查,避免椎管内肿瘤的漏/误诊.
作者:黄建华;张明贵;高伟;丁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表达在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对46例骨巨细胞瘤(含10例肿瘤复发)进行Jaffe分级与综合分级;同时镜下确认有否侵袭周围组织与出血坏死,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i67,bcl-2,c-erbB-2及nm23 4种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在肿瘤的出血坏死、侵袭与复发方面,Ⅰ、Ⅱ、Ⅲ级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Ⅲ级分类与综合分级也无相关性.4种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侵袭复发有关.结论单纯Ⅲ级分类法在反映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参照综合分级可能成为推断骨巨细胞瘤的性质与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县城;吴文乔;沈洪武;刘林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例1,女,57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干咳半年余、加重2天入院.无外伤史.查体:右肱骨下段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经X线摄片诊断为骨转移性肿瘤.后到赤峰市医院进一步做CT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左肺下叶周围性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转移到右肱骨下段.另自述3 个月前在旗医院摄右肩关节正侧位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肩周炎.
作者:刘成;张守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第1跖骨内收,其轴线与第1楔骨纵轴线夹角增大,此夹角简称跖楔角.笔者通过第1楔骨远端截骨,经内侧楔形植骨矫正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减小跖楔角治疗足拇外翻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新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5月用指神经深低温冷冻法预防和治疗痛性神经瘤34例42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谢祖宏;胡金城;应启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明确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关节内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患者的16侧病髋和12侧健髋的关节内压进行被动活动下动态测定.结果 16侧病髋中立位关节内压高达18.42 kPa±3.87 kPa,高于健侧的0.27 kPa±0.26 kPa(P<0.01);屈髋时关节内压进行性下降,屈40°时低,平均为3.36 kPa±1.77 kPa,压力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牵引等强制性伸髋措施可导至持续性髋关节内高压状态,会对股骨头血供造成严重危害.
作者:阚金庆;冯志军;赵明祥;吕冠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手术后腰椎间隙感染9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保守治疗7例,再手术治疗2例.结果随访1~3年,8例恢复正常生活,1例仍有腰痛和活动受限.结论早期确诊较困难,CRP是敏感性指标之一,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龙剑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均达骨性愈合,6~13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13例,良7例.结论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高成杰;王伟;孙辉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在2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Hispeed螺旋CT机进行扫描,再将资料通过Windows工作站应用成像软件进行表面遮盖法三维成像,或再以关节解体技术充分显示损伤的关节面,细致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CT三维图像重建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关节内骨折及损伤细节情况,结合关节解体技术,能逼真地显示关节损伤的立体形态.所示结构清晰,与临床实际相符,无失真现象.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关节解体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能显示关节内骨折的细节,术前应用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失误.
作者:袁元杏;刘康;唐秉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介绍Richard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体会.方法用国产Richard钉治疗不同类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50例.结果随访45例,平均时间2年11个月,优良率9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 Richard钉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作者:杨明东;梁清宇;郭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协助诊断,并行局部封闭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均经保守局部封闭治疗,5例缓解;3例疗效不佳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对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凤东;范顺武;蒋红;赵凯;尹庆锋;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指人咬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9例手指人咬伤患者受伤分期、致伤部位、主要表现及并发症、细菌培养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早期病例9例,中期病例14例,晚期病例6例;以Swanson等及TAM系统标准评价伤指功能,优17例,良4例,可4例,差4例;截指2例;培养结果以葡萄菌属、链球菌属及肠道杆菌属为主要感染致病菌;2例伤后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度怀疑为咬伤所致.结论手指人咬伤应尽早接受正确的外科清创处理,丧失早期治疗时机及院外非正确的处理均可导致高比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抗感染;应重视患者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预防,并积极治疗;注意伤指功能的早期锻炼.
作者:董玉霞;金霞;张根娣;王伟杰;雷红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椎弓椎体楔形截骨治疗L1~3后凸畸形伴不全瘫的疗效.方法经椎弓椎体楔形截骨,行椎弓根螺钉加短Luque棒或Dick钉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后凸角平均纠正42°.Frankel评分进步1~2级,截骨处愈合.结论该方法治疗L1~3后凸畸形伴不全瘫,效果良好,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易出现脊髓及大血管损伤,宜掌握好适应证.
作者:苏仕奎;陈恩山;黄俊涛;王传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架不同时间动力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3组共15只山羊,每只行左侧胫骨横断后,用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各组分别于术后2、4、6周实施动力化,定期摄X线片、行B超检查、生物力学测试,骨折愈合后行三点弯曲试验、组织学检查.结果 4周动力化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支架适时动力化后可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进程,骨折术后4周动力化佳.
作者:程爱新;王玉华;张元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