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霞;金霞;张根娣;王伟杰;雷红利
目的观察3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方法观察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其中Harrington棒内固定17例,Dick 棒内固定8例,Socon内固定10例.结果术后近期疗效观察显示,2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椎体高度Socon内固定恢复至92%,Harrington棒恢复至82%,Dick棒恢复至74%.结论脊柱骨折复位Socon内固定器较Dick棒、Harrington棒效果好.
作者:陶杰;曹云;张明贵;黄恭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椎弓椎体楔形截骨治疗L1~3后凸畸形伴不全瘫的疗效.方法经椎弓椎体楔形截骨,行椎弓根螺钉加短Luque棒或Dick钉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后凸角平均纠正42°.Frankel评分进步1~2级,截骨处愈合.结论该方法治疗L1~3后凸畸形伴不全瘫,效果良好,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易出现脊髓及大血管损伤,宜掌握好适应证.
作者:苏仕奎;陈恩山;黄俊涛;王传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在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若发生假体松动,处理非常棘手.为了延缓半骨盆假体松动,我们曾在术中加用自体骨移植1例,随访至今,疗效满意.
作者:李剑;祝天经;罗彦文;胡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皮瓣移植是修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有效的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或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可以一期修复多种复杂创伤创面,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有利于功能恢复.笔者自1990~1998年间,共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56例,吻合血管皮瓣移植24例,均一期修复创伤性组织缺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维虎;闵三旭;付林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1999年9月,笔者应用有远、近端瞄准器带锁髓内钉固定胫、股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唐根林;朱礼贤;陈浩;陈守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在2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Hispeed螺旋CT机进行扫描,再将资料通过Windows工作站应用成像软件进行表面遮盖法三维成像,或再以关节解体技术充分显示损伤的关节面,细致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CT三维图像重建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关节内骨折及损伤细节情况,结合关节解体技术,能逼真地显示关节损伤的立体形态.所示结构清晰,与临床实际相符,无失真现象.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关节解体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能显示关节内骨折的细节,术前应用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失误.
作者:袁元杏;刘康;唐秉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架不同时间动力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3组共15只山羊,每只行左侧胫骨横断后,用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各组分别于术后2、4、6周实施动力化,定期摄X线片、行B超检查、生物力学测试,骨折愈合后行三点弯曲试验、组织学检查.结果 4周动力化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支架适时动力化后可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进程,骨折术后4周动力化佳.
作者:程爱新;王玉华;张元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临床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软骨型9例,平均生存5.5年;典型脊索瘤15例,平均生存3.5年.3例手术完全切除,随访2、2.5、4年未复发;不完全切除21例,2年复发13例.结论软骨型脊索瘤比典型脊索瘤预后佳.包括骶骨的肿瘤完全切除术预后良好,但常难以实现.
作者:兰斌尚;王坤正;张建华;吕惠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明确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关节内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患者的16侧病髋和12侧健髋的关节内压进行被动活动下动态测定.结果 16侧病髋中立位关节内压高达18.42 kPa±3.87 kPa,高于健侧的0.27 kPa±0.26 kPa(P<0.01);屈髋时关节内压进行性下降,屈40°时低,平均为3.36 kPa±1.77 kPa,压力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牵引等强制性伸髋措施可导至持续性髋关节内高压状态,会对股骨头血供造成严重危害.
作者:阚金庆;冯志军;赵明祥;吕冠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均达骨性愈合,6~13个月后去除内固定物.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13例,良7例.结论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高成杰;王伟;孙辉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16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71例,手术治疗96例:其中螺钉固定52例,麦氏鹅头钉固定12例,130°角状钢板固定17例,Richard钉固定15例.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的病死率和优良率、手术内固定组间的优良率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死率:非手术组8.06%,手术组1.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良率:手术组80.68%,非手术组55.0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手术内固定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以手术治疗为宜,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骨折类型来确定.
作者:徐生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以后关节功能.由于其复杂移位,所以在临床上复位、固定都很困难.我院1997~1999年共收治9例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的肘后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骨栓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钟永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锁钢板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行前路椎体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治疗15例颈椎肿瘤患者,其中颈椎转移瘤5例,原发性肿瘤10例.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6.6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全部病例植骨均在3个月内获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与螺钉的松动、滑脱、折断等.5例颈肩剧烈疼痛者术后症状即有明显改善.除1例Frankel A级和2例E级者外,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手术切除颈椎椎体、植骨后再辅以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可明显缓解症状,即刻稳定颈椎,改善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较大.
作者:袁文;贾连顺;肖建如;陈德玉;倪斌;毛志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协助诊断,并行局部封闭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均经保守局部封闭治疗,5例缓解;3例疗效不佳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对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凤东;范顺武;蒋红;赵凯;尹庆锋;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儿童臀部硬纤维瘤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儿童臀部硬纤维瘤30例,完整切除22例,次全切除 8例.结果完整切除术组术后无复发;次全切除术组术后3例局部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发与术中肿瘤残留有关,广泛完整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傅阳;苏昌祺;闵若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沿髋臼缘截骨,通过髋臼的整体旋转来加大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结果 6例平均随访2.5年,根据Gordon等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结论该方法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亚文;王永春;于大海;梁光宇;李志刚;董庆双;刘玉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5月用指神经深低温冷冻法预防和治疗痛性神经瘤34例42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谢祖宏;胡金城;应启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指人咬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9例手指人咬伤患者受伤分期、致伤部位、主要表现及并发症、细菌培养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早期病例9例,中期病例14例,晚期病例6例;以Swanson等及TAM系统标准评价伤指功能,优17例,良4例,可4例,差4例;截指2例;培养结果以葡萄菌属、链球菌属及肠道杆菌属为主要感染致病菌;2例伤后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度怀疑为咬伤所致.结论手指人咬伤应尽早接受正确的外科清创处理,丧失早期治疗时机及院外非正确的处理均可导致高比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抗感染;应重视患者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预防,并积极治疗;注意伤指功能的早期锻炼.
作者:董玉霞;金霞;张根娣;王伟杰;雷红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我院1996年4月~1999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3例,其中27例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采用顶撬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鸥;茅治湘;王全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胸腰椎损伤亦日趋增多,损伤的分类及救治逐渐引起重视.以往对脊柱损伤的分类众说不一.近20年来,诊断技术不断提高,CT、E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电子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生物力学的研究,建立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物及损伤模型,使脊柱损伤的诊断更加直接、明了,也促使脊柱损伤的分类不断完善.由于脊柱损伤的复杂性(一种暴力可产生一种以上的损伤)、检查条件的多层次性及研究侧重点的多面性,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分类方法,往往根据治疗与研究需要,选择不同依据分类或多种分类方法并用.依据Denis三柱概念,目前趋向于按脊柱损伤机制和损伤后的形态、功能、时期分类,因其对各类损伤的治疗更加实用.现将有关分类介绍如下.
作者:贾连顺;宋海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