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仕奎;陈恩山;黄俊涛;王传良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
作者:冯亚高;汪功久;王伟;高成杰;付丽华;王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肘关节侧方脱位临床少见,1993年6月~2000年3月我们收治3例,其损伤机制、临床体征和X线表现均有别于肘关节前后脱位类型.
作者:季卫平;孙勇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椎管内肿瘤的漏/误诊率.方法对13例X线CT检查漏/误诊的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瘤,1例行保守治疗.随访12例,时间3个月~6年5个月,优11例,良1例.结论对怀疑椎管内肿瘤的患者须尽早做MRI及增强MRI检查,避免椎管内肿瘤的漏/误诊.
作者:黄建华;张明贵;高伟;丁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协助诊断,并行局部封闭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均经保守局部封闭治疗,5例缓解;3例疗效不佳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对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赵凤东;范顺武;蒋红;赵凯;尹庆锋;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在2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Hispeed螺旋CT机进行扫描,再将资料通过Windows工作站应用成像软件进行表面遮盖法三维成像,或再以关节解体技术充分显示损伤的关节面,细致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CT三维图像重建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关节内骨折及损伤细节情况,结合关节解体技术,能逼真地显示关节损伤的立体形态.所示结构清晰,与临床实际相符,无失真现象.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关节解体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能显示关节内骨折的细节,术前应用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失误.
作者:袁元杏;刘康;唐秉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我科1994~1998年收治2例由游离髓核形成的神经根肿块,临床较为罕见,报道如下.
作者:车坚;袁东堂;张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或轻微神经症状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Dick、RF、AF复位内固定27例.结果除1例排尿功能55天后恢复外,余26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均在1~12天内恢复或基本恢复.随防5个月~2年,27例均痊愈,恢复原有工作.结论早期手术冶疗是减少脊髓继发损害、恢复生理功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郝鹏;陈德武;何少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166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6例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用Lauge-Hansen法对骨折分类,并用Olerud评分方法评出获随访的60例患者得分,研究低评分患者的主要原因.结果在Lauge-Hansen骨折分类基础上,所采用的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功能恢复,总优良率95%.结论踝关节骨折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优良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亚东;曹德良;周泰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16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71例,手术治疗96例:其中螺钉固定52例,麦氏鹅头钉固定12例,130°角状钢板固定17例,Richard钉固定15例.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的病死率和优良率、手术内固定组间的优良率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死率:非手术组8.06%,手术组1.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良率:手术组80.68%,非手术组55.0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手术内固定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以手术治疗为宜,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骨折类型来确定.
作者:徐生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4年2月~1999年12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60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正明;杨惠光;张云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儿童臀部硬纤维瘤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儿童臀部硬纤维瘤30例,完整切除22例,次全切除 8例.结果完整切除术组术后无复发;次全切除术组术后3例局部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发与术中肿瘤残留有关,广泛完整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傅阳;苏昌祺;闵若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我院1996年4月~1999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3例,其中27例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采用顶撬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鸥;茅治湘;王全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1999年9月,笔者应用有远、近端瞄准器带锁髓内钉固定胫、股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唐根林;朱礼贤;陈浩;陈守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例1,女,57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干咳半年余、加重2天入院.无外伤史.查体:右肱骨下段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经X线摄片诊断为骨转移性肿瘤.后到赤峰市医院进一步做CT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左肺下叶周围性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转移到右肱骨下段.另自述3 个月前在旗医院摄右肩关节正侧位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肩周炎.
作者:刘成;张守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第1跖骨内收,其轴线与第1楔骨纵轴线夹角增大,此夹角简称跖楔角.笔者通过第1楔骨远端截骨,经内侧楔形植骨矫正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减小跖楔角治疗足拇外翻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新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胸腰椎损伤亦日趋增多,损伤的分类及救治逐渐引起重视.以往对脊柱损伤的分类众说不一.近20年来,诊断技术不断提高,CT、E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电子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生物力学的研究,建立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物及损伤模型,使脊柱损伤的诊断更加直接、明了,也促使脊柱损伤的分类不断完善.由于脊柱损伤的复杂性(一种暴力可产生一种以上的损伤)、检查条件的多层次性及研究侧重点的多面性,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分类方法,往往根据治疗与研究需要,选择不同依据分类或多种分类方法并用.依据Denis三柱概念,目前趋向于按脊柱损伤机制和损伤后的形态、功能、时期分类,因其对各类损伤的治疗更加实用.现将有关分类介绍如下.
作者:贾连顺;宋海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在半骨盆假体置换术后若发生假体松动,处理非常棘手.为了延缓半骨盆假体松动,我们曾在术中加用自体骨移植1例,随访至今,疗效满意.
作者:李剑;祝天经;罗彦文;胡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例断手再植成功以来,断肢再植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断指再植成功率多数报道在90%以上,术后血管危象是再植失败的首要因素.多数学者对其中的静脉危象采用患指侧切放血及水蛭吸血等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对 7例(12指)断指再植发生静脉危象的患者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吸血的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谭小云;蒲涛;夏立群;魏国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前准确复位非常重要.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Wellmerling股骨颈骨折复位技术并加以改进,治疗移位的股骨颈骨折3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传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骶骨脊索瘤临床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软骨型9例,平均生存5.5年;典型脊索瘤15例,平均生存3.5年.3例手术完全切除,随访2、2.5、4年未复发;不完全切除21例,2年复发13例.结论软骨型脊索瘤比典型脊索瘤预后佳.包括骶骨的肿瘤完全切除术预后良好,但常难以实现.
作者:兰斌尚;王坤正;张建华;吕惠茹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