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菜团子,像是造物主和食物开的一个玩笑.这位色泽暗黄,香味寡淡,味道粗糙,外不秀而中不慧的卡西莫多,即使再高明的厨师,也很难把它做成登得大雅之堂的食物.相较之下,包子还算幸运,可以被做成蟹黄小笼包,水晶虾包,三鲜灌汤包等等,都是美味.然而菜团子,只能是用玉米面把蔬菜包起来,至多是把野菜换成新鲜蔬菜,味道亦然.
作者:明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化冻用冷水,冻肉、冻虾等用热水化冻会失去鲜味.2.直接用冷水做清炖鱼或鱼汤无腥味,但必须一次放足,如果中途加水,会减少原来的鲜味.
作者:耿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发肤靓丽,不仅取决于名贵的化妆品和华丽的服饰,更取决于平时所摄取的食物.这是因为人体的健美与体内的营养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你想美丽一点,不妨从食中寻找颜如玉.
作者:康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海蜇又称水母,属海蜇科海洋腔动物,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产品,也是市场上热门的海味珍品.
作者:耿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杂粮食疗方,配料可在超市购买,制作简单,经济实惠.只要花上几十分钟,你和家人就能吃上既营养又防病的保健膳食(以下均为2~3人的食量).
作者:菲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前,对肝病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即以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相辅的三结合疗法.肝病病人应适量补充蛋白质,足量补充维生素,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限制脂肪及糖的摄入量.下面为患者提供几款食疗配方.
作者:沈晓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什么有人连皮吃某种水果能治好病?为什么有些人吃荔枝比你多1倍,他自我感觉良好,你却上火?其实,吃水果也是很有讲究的,若懂了吃水果的学问,不仅能使你吃得更有滋味,还能治病.
作者:陈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瑞典人酷爱咖啡,面包宁可不食,咖啡则不可不喝.在别的地方,不少人喝了咖啡睡不着觉,瑞典人则是不喝咖啡睡不着.他们一天到晚老在喝咖啡,早、午、晚三次,边喝咖啡,边吃点心,必不可少,每餐吃上半个钟头至一个钟头是平常事.
作者:黄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小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手掌发热发干--甲状腺机能亢进.2.手掌上出现红斑点--肝炎或糖尿病.3.手背上起小的白色丘疹--胆固醇过高.
作者:耿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并不意味着饮得越多越浓就越好.恰恰相反,常饮浓茶害处很多,既浪费茶叶又有损于身体健康.常饮浓茶的主要害处在于:
作者:程柱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个母亲都希望宝宝不但有健康的身体,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因此,减少眼病危害,强调预防为主,保护眼睛要从母亲妊娠时做起.本文即从母亲饮食角度,谈一谈防治眼病的要点,希望每一位父母能重视宝宝眼睛的保护,愿我们的宝宝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作者:慧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川芎白芷鱼头汤鳙鱼头500克,川芎3克,白芷3克,葱节、胡椒、生姜片、精盐各适量.
作者:徐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水晶舌掌原料:生鸭掌8只,生鸭舌16只,水发香菇2片,熟青豆10粒,胡萝卜1根,香菜10克,猪肉皮100克,葱段、姜片各适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欣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假如你调配得科学合理,不仅增加营养,而且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相反,你若是偏嗜其中一味,则有害于身体.
作者:蓝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食品原料,已有几千年的食用史.大豆不仅是非常优良的营养源,而且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其中,大豆异黄酮是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具有重要生理及药理作用的成分,因为结构与天然雌激素相似而被称为植物雌激素.那么,大豆异黄酮与天然雌激素有什么相似与区别呢?
作者:王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及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营养非常丰富,但吃多了也会对健康带来危害.尤其是身体瘦弱和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宜大量食用辣椒.
作者:周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粮谷类、薯类、豆类、蔬菜和水果中,特别是其成熟度越高的时候,含膳食纤维越多.具体地说,杂粮、绿豆、红豆、云豆、燕麦粒、大麦粒、韭菜、芹菜、菠菜、萝卜、白菜、黄苹果、梨等含膳食纤维比较多.一般来说,每天如果吃300克粮谷、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应该算是合理膳食,这基本上可以满足膳食纤维的供给量.然而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水果多是可溶性的纤维,而蔬菜是不可溶性的.果汁也不能代替水果,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已经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
作者:维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