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绛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混合稀土常乐对大鼠心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对象,分别以每日1次混合稀土常乐0.1、0.2、2.0、10.0、20.0mg/kg连续灌胃6个月,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Cu-ZnSOD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混合稀土常乐6个月后,20.0mg/kg组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LPO含量则显著升高;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较高剂量(20.0mg/kg、10.0mg/kg)的常乐直接损伤可使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2.0mg/kg,0.2mg/kg、0.1mg/kg)时对大鼠心脏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无影响。
作者:黄可欣;聂毓秀;李树雷;陈曦;黄可敬;李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麝香接骨丹是多年临床实践探索总结出的临床验方,由红花、血竭、大黄及麝香等药味组成。对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血凝结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红花是方中君药之一,因此,对它和大黄进行薄层鉴别;同时对血竭、麝香等主要药昧进行显微鉴别,对控制制剂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1 仪器与试药BH-2电光显微镜(日本0LYMPUS);BTQ-1薄层涂铺器;BXT-1薄层层析点样台(陕西前进机械厂)。 红花、大黄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
作者:魏海;付艳敏;李伯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自2001年11月~2002年2月,以NM(21)S治疗临床常见的脊柱四肢痛性疾病30例,临床疗效显示,NM(21)S对多种急、慢性痛症有显著的止痛效果,且对某些痛证的原发疾病有确切的治愈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门诊患者16例,住院患者14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8~60岁,其中18~30岁5例,31~40岁7例,41~50岁10例,51~60岁8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急性扭挫伤9例,腰椎……
作者:洪杰;刘洪恩;赵立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案举例 患者,男,30岁。4天前眼部受外伤来诊,当时眼睑外伤较重,并伤及眼球,急行CT扫描,CT报告:球内未见明显异物,故行外科手术缝合,术后4d,患者虽疼痛缓解,但视力恢复较慢,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7.5~10.0MHz。嘱患者仰卧位,轻闭双眼,将探头轻轻地放在其上方,使眼球呈现在仪器屏幕正中,可见左眼眼轴正常,外眦处球壁增厚毛糙,于玻璃体内可探及直径约1.0mm的强回声光点,其后方无声影,随眼球的转动而轻微漂动,彩色DOPPler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超声诊断:玻璃体内异物。……
作者:孙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采收季节野生穿龙薯蓣和栽培穿龙薯蓣皂苷元和总皂苷元的含量。 1 仪器和材料 仪器:日本岛津CS930双波长扫描仪,上海752型分光光度计;试剂均为分析纯;著蓣皂苷元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样品材料详见表1。 2 实验条件 扫描方式: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λS=475nm,λH=700nm;扫描速度:20mm/min;线性参数SX=3;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410nm;展开剂:甲苯—氯仿—甲醇(4.5:5:0.3);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
作者:张大军;王兆华;徐国经;赵玉兰;严仲铠;侯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面瘫,中医又称“口眼喁斜”、“口噼”、“歪嘴风”等,归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目前治疗本病方法很多。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频谱治疗面瘫11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1994年9月~2000年10月就诊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63例;年龄大88岁,小2岁;病程长1年,短1d,发病1~7d者92例,8~30d者15例,1个月以上者3例。右侧面瘫54例,左侧面瘫56例。……
作者:张兰杰;郑平;张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年来,我科共收治220例左室梗塞患者,其中检出合并右室梗塞者15例,占7.3%,男8例,女7例;年龄39~80岁。其中左室下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者13例,现结合诊断特点报道如下。 梗塞组:经抢救存活10例,死亡5例。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心前区痛不易缓解者5例,心源性休克7例,室性心律失常7例,房性心律失常3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心电图改变:除左室梗塞的特异性改变外,V3R-V7R导联的ST段抬高>0.05~0.1mV者8例,≥0.15~0.20mV者6例,ST段无改变者1例,但此例QRS波群呈QS型,15例中有10例V3R-V7R……
作者:佟艳丽;王琦;杨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嗜铬细胞瘤是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次为交感神经节及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嗜铬组织。本文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其CT表现。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38.7岁。临床表现为阵发或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高达37.3kPa,持续性者可有阵发性加剧,并伴有基础代谢增高,糖、脂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侯群。……
作者:王景宇;辛颖波;崔喜民;刘树敏;侯继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多见于青年妇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痛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年龄大50岁,小14岁;病程短3个月,长15年。 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经期小腹胀、冷痛、拒按,疼痛可引起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伴胸胁乳房作胀,经色紫黯有块,量少,血块排出后痛减,……
作者:金明玉;柳振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案举例 例1 王某,女,43岁,住院号97-01555。发作性心悸、气短近半年,加重半个月。伴左侧头面部,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呈进行性加重。入院诊断:(1)心律失常,偶发房早。(2)脑梗塞。行抗心律失常、抗凝血药物治疗2周,无效。请我科会诊。查体:G(3-4)、C(4-5)左侧棘旁压痛(+),左侧上、下肢肌力Ⅴ级。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试验(+),头部CT未见异常。X线检查:颈椎C4(4-5)后缘增生,相应椎间孔变窄。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脊髓型、交感神经型)。……
作者:孔力;吴向东;林大伟;陈永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偏头痛是指由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致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而造成的周期性的一侧头部剧烈刺痛、胀痛或搏动性跳痛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本病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根据反复发作特点,又称“头风”、“首风”。现将催眠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简介如下。 1 催眠疗法 催眠治疗适用于慢性偏头痛或其即将发作时。偏头痛发作时则应先按压或按揉太阳穴、风池穴和内关穴,并用药物加以控制,待发作缓解后进行催眠治疗。具体如下:……
作者:李淑娟;赵会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近10年,我国冠心病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日益增加,这往往是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先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自老年病科2000~2001年住院的老年患者30例,均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74岁。……
作者:杨秀娟;高怡红;杨清;张国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实验通过大鼠脑缺血区中生化代谢研究及离子代谢变化,证实环孢霉素A(CSA)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为CSA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及试剂 环孢霉素A(C(62)H(111)N(11)O(12)=1202.6)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1.2 动物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00只,体重250~300g。 2 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白鼠10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缺血2h颈总动脉给CSA乳剂再灌流6h组;缺血2h颈总……
作者:刘立;孙德君;迟国兴;王桂侠;李广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众所周知,中医学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是因其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反过来又一直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 理论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医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另一方面临床的诊治不能用中医理论给予解释。实际上并非理论不能指……
作者:李奕祺;刘卫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药火试鉴别是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仍为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现将临床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方法归纳、整理如下供鉴别参考。 ①人参用火烘烤可嗅到特殊的香气;②天麻用火烘烤有“马尿臭”气味;③降香火烧时有黑烟及油冒出,香气浓烈,白色灰烬;④沉香火烧时发生浓烟及强烈的愉快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⑤檀香火烧时发生极浓列香气;⑥乳香火烧时冒黑烟,微有香气(不应有松香气);⑦没药点燃显油性,微有香……
作者:马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易反复发作,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采用疏肝理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1994~2000年住院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1岁~68岁。病程3年~26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3例;吸人型2例,感染型6例,混合型22例。所选病例的中医诊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的病例为选择……
作者:张芬兰;姜海燕;魏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2000年以来,我科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gG)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3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5个月~60岁。其中,慢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急性儿童血小板减少症2例。 1.2 用药方法 HD-IgG(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经病毒灭活/除病毒膜过滤,水剂,每瓶2.5g),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续5d。……
作者:汪萍菲;应爱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肝脂溶颗粒剂是由丹参、黄芪、何首乌、甘草等12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我们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该制剂的水提药材的佳提取工艺,以黄芪中主要成分黄芪甲甙的提取量作为考核指标,现将实验内容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定量毛细管(美国),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黄芪甲甙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材均购于药材公司(经鉴定均为正品),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王凯;董金香;邱智东;魏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参与及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无论任何原因导致其分泌水平的异常,均可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疾病,简称甲亢或甲低。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以高代谢症候群或低代谢症候群为主,故临床并不难以诊断,但对于老年人,其发病多较隐袭,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多以其它疾病就诊而导致误诊。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共收治过13例以心血管病而就诊的老年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下面就诊断及中医药辨证治疗谈几点体会。……
作者:姜丽红;马大实;李丽贤;张京燕;关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35例,女85例;年龄小18岁,大76岁;病程短1d,长10年。 2 治疗方法 取穴:风池、内关、太阳、悬厘、率谷。手法:令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风池穴用2.5寸毫针向下颌方向斜刺1.5~2寸,采用提插捻转法,以酸胀为宜,其它穴位用常规针刺法斜刺,以酸麻胀为宜,留针30min,7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周志跃;孙艳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