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荣;赵英霖;朱荃
为了提高干扰素抗病毒的疗效,自1999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赛若金(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94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会议诊断标准。男65例,女29例;年龄16~42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3.8年。治疗前ALT在80~400u/L之间,TBil<26umol/L,HBeAg、HBV DNA均为阳性,抗HCV、抗HDV阴性。其中10例行肝穿……
作者:尹有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细胞中较多,心肌梗塞时增高,肝炎时,AST可明显增高,我院自引进ALCYON1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后,发现其测定AsT的值偏高,为此,对GPT的3种测定方法(全自动法、半自动法、赖氏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采集150份临床常规检查的血样标本,采用3种方法检测AST。赖氏法:试剂为自配的0.1M磷酸盐缓冲液,2,4二硝基苯肼,4%氢氧化钠。半自动法:BECKMAN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生产。全自……
作者:葛春莲;孟高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年龄主要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及眼色素膜炎,组成口、眼、生殖器三联症,可累及皮肤、血管、关节、胃肠及神经系统。以局部损害者,病情较轻,伴发系统损害者预后较差,其死亡原因主要是伴发神经系统的病变。西医一般多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难以避免其副作用。笔者根据中医对该病的理论,在临床上选用益气养阴、清热化湿、解毒敛疮的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统计资料较全面的作如下总结。……
作者:王士军;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按摩点穴法治疗青少年近视1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6~20岁;病程1年以下6例,1年以上10例,16例均为学生。临床表现为视远物不清,视近物较清楚,读书写字距离较近,常伴有程度不同的顽强、头痛、眼胀、多泪,影响正常工作与学习。 2 手法治疗 2.1 抹揉眼周放松 患者仰卧,全身放松。两拇指指腹分抹眼框上下缘,拇或食指轻揉眼框上下缘。 2.2 点揉腧穴明目法 体位同前。两食指指端点按双侧晴明穴10s,用力适中,继之患者双目顺时针缓缓旋转3周,再逆……
作者:徐明;楚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介绍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猪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及其含量。游离氨基酸通过邻苯二甲醛和3-巯基丙酸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扩展的ODS柱(pH值2~11)分离,340nm紫外检测器检测,多种氨基酸均得到较好的分离,定量结果准确度较高。 在许多领域尤其是药物中,氨基酸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虽然大部分氨基酸很难直接进行检测,需要经过化学衍生化后再用荧光和紫外检测器进行……
作者:王玲;陈刚;周秀清;单洪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易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常单眼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病后外眼无任何异常表现,只是自觉视物昏蒙不清,如隔纱状,或眼前有灰黄色暗影,视物变形,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的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的关系为密切。脾主运化水湿,黄斑位于眼底之中心,中央属土,故黄斑区应属于脾。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聚而生痰化热,上攻于目,引起黄……
作者:李时;夏清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4例,女8例,左侧8例,右侧10例;年龄大65岁,小23岁,平均29岁,受伤前腕关节活动均正常,伤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自行跌伤4例,机器伤2例。 1.2 骨折分型 按ASIF系统分类 C1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骨后端骨折,简单)10例;C2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骨后端骨折,粉碎)6例;C3……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临床难治疾病的一种,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透析疗法又过于昂贵,患者难以接受。笔者采用中药口服及灌肠疗法治疗4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严格按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随机分成2组,2组病人一般资料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口服中药汤剂。方药组成:……
作者:陈晓;李奕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于1998年2月~2002年1月,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并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2002年1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发病年龄45~78岁,病程短3月,长1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伴随着针灸临床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灸治疗病症的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创新,对《针灸治疗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21世纪针灸医学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调整教学思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势在必行。 1 《针灸治疗学》源于临床理论必须联系实践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专业本科生在大四时开设的一门临床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即将走向毕业实习前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学好《针……
作者:王宛彭;刘洪恩;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怎样发挥中医诊疗肝病的作用?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发挥中医特色,而中医特色的关键在于中医理论核心——阴阳学说。 古人云:“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就是说,物质的绝对运动为阳,相对静止为阴。凡事物皆可归于阴阳二类,这在传统医学中运用尤为突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体生理、病理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各种分子、原子的运动——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它们要做何种方向的运动,是由原子、分子结构决定的。但是,它们无论做何种运动,都必须以能量为基……
作者:鲁浩;杨世忠;卢静;王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面瘫,中医又称“口眼喁斜”、“口噼”、“歪嘴风”等,归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目前治疗本病方法很多。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频谱治疗面瘫11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1994年9月~2000年10月就诊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63例;年龄大88岁,小2岁;病程长1年,短1d,发病1~7d者92例,8~30d者15例,1个月以上者3例。右侧面瘫54例,左侧面瘫56例。……
作者:张兰杰;郑平;张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世纪的来临,使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新的课题、新的挑战。现代的中医人才应具有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理论的能力,具有临床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即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去探讨研究中医理论,使之走向现代化。教师应以大的程度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新世纪培养新一代学子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
作者:高玲;刘洪恩;逄紫千;刘延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易反复发作,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采用疏肝理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1994~2000年住院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1岁~68岁。病程3年~26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3例;吸人型2例,感染型6例,混合型22例。所选病例的中医诊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的病例为选择……
作者:张芬兰;姜海燕;魏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混合稀土常乐对大鼠心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对象,分别以每日1次混合稀土常乐0.1、0.2、2.0、10.0、20.0mg/kg连续灌胃6个月,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Cu-ZnSOD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混合稀土常乐6个月后,20.0mg/kg组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LPO含量则显著升高;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较高剂量(20.0mg/kg、10.0mg/kg)的常乐直接损伤可使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2.0mg/kg,0.2mg/kg、0.1mg/kg)时对大鼠心脏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无影响。
作者:黄可欣;聂毓秀;李树雷;陈曦;黄可敬;李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骨盆骨折病人必须仰卧硬板床,不能翻身,不能垫气圈、软垫等,并极易造成尾骶部骨突处褥疮,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近年来我们对14例骨盆骨折病人采用六神特效爽身粉配合手法进行护理,未见1例褥疮现象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3~45岁,平均34.2岁,伴有膀胱破裂修补术5例,尿道会师术6例,平均住院29.7d。 1.2 方法 ①首先同医生取得联系,了解病情,防……
作者:岳彤;甘莉莉;崔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案举例 某女,41岁,工人。因呕吐鲜血1h于1999年10月25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用西药治疗,呕血曾一度停止。12h后,再度出现呕血,故转入我科(1999年11月26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近2年一直服用肠溶阿司匹林0.5mg/d,心痛定20mg/d。1年前因上腹部不适,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慢性咽炎病史10余年,无肝炎病史。体检:Bp18.7,12kPa神志情,锁骨上淋巴结不大,无蜘蛛痣及肝掌,双肺呼吸音清,HR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线,无压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化验:WBC9.7×10~9/L,……
作者:王华静;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和血管渗透促进因子。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中有关VEGF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携带抑制VEGF基因的载体有望成为治疗DR的新手段。 1 VEGF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的意义 1983年,Senger等发现肿瘤细胞可分泌一种能引起小静脉对血液中大分子物质通透性增高的蛋白质,命名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989年,David等从正常牛垂体滤泡星……
作者:江国荣;赵英霖;朱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热痹临床常以发热,关节剧痛,皮下瘀血等为主证,若久病不已或失治误治,病深入于内,则出现心悸,脉细涩或结代等证。现结合本文调查的75例热痹病人讨论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风热入侵,气血失宣 本文调查的75例热痹病人,以发热、咽痛、口渴等为初起症状者占29%,说明风热入侵这一病因对热痹发病的重要性。此类痹证,临床以发病急骤,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局部灼热红肿,伴全身热象,或夹湿邪留着为其病症特点。临证有热偏重及风偏重的不同。热偏重者,关节红肿疼痛,灼热感明显,发热较重,皮肤可见红……
作者:李咏梅;李焱;侯宁;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药火试鉴别是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仍为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现将临床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方法归纳、整理如下供鉴别参考。 ①人参用火烘烤可嗅到特殊的香气;②天麻用火烘烤有“马尿臭”气味;③降香火烧时有黑烟及油冒出,香气浓烈,白色灰烬;④沉香火烧时发生浓烟及强烈的愉快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⑤檀香火烧时发生极浓列香气;⑥乳香火烧时冒黑烟,微有香气(不应有松香气);⑦没药点燃显油性,微有香……
作者:马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