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亚;李小鹰;叶平;范利;刘秀云
目的为了及时正确掌握老年抑郁症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方法根据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对1990~1999年解放军253医院124名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社会心理因素及大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是发生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及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检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治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邢红英;杨允;陈晓红;李金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000年6~7月对某军队院校在职高中级干部进行了营养评价和健康状况调查,以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和存在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为今后对他们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军;李素云;田京利;张丽彩;滑丽美;高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渐年轻,使冠心病的防治与康复治疗任务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我国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抢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的迅猛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但目前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发展比较缓慢,这与冠心病其他领域的发展很不适应.据此,我们只有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与康复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冠心病的防治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柳士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4年.于1990年2月24日晚19∶00时因提煤球炉突然摔倒,当即昏迷,由家人抬至床上随即叫诊,值班医生3min后赶至现场,见病人神志呈昏迷状态,口吐白沫,伴鼾声,四肢燥动伴有抽搐,右侧瞳孔比左侧缩小约2mm,对光反射消失,血压206/104mmHg(1mmHg=0.133kPa),呼吸浅快26次/min,心率105次/min,克氏征和巴氏征均阳性,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双手呈握拳状.初步诊断:急性脑溢血.经吸氧、脱水、降压、镇静、以及头部冷敷、针刺人中等,30min后血压降至174/94mmHg,病人仍处昏迷状态.于当日20∶30分转入医院,于22∶00时开颅手术,出血量约45ml,术后因病情重,于次日13∶20分逝世.
作者:黄亚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的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防治意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四十多年来在我院就诊的206例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鸿雁;刘雪虹;刘剑立;滕玥;张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现将1995~1998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24例并发肾损害的资料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其中并发肾损害者24例.24例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为42~84岁,平均年龄63岁.临床诊断:所有患者早期均行脑CT或磁共振检查,临床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24例中脑出血18例,脑血栓6例.既往有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8例.24例患者无1例患慢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用甘露醇前查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顾珏;王芙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糖耐量异常(IGT)往往是2型糖尿病初发阶段,若不经有效治疗许多患者可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本文对照比较糖耐量异常和正常人群的糖、脂肪代谢、胰岛功能、体脂分布等参数的差异,分析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因素来探讨在糖耐量异常的高危人群中进行干预治疗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丁勇;王坚;汪宁;郭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病人24h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观察到糖尿病非临床肾病时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呈现增高,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与糠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提示检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有助于早期判断肾脏损害,以便尽早积极治疗.
作者:张茵;洪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86例老年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的2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6例稳定性心绞痛,36例自发性心绞痛(均未做冠脉造影),54例2期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6例慢性肺心病,全部患者进行24h连续监测,并准确记录活动日志.结果共检出颈部明显活动期间发生或明显加重的心律失常68例,发生率36.6%,均为阵发性.第2~4及第7颈椎病变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多见;第5~6颈椎病变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 DCG检查结果发现,颈椎病与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较强的重复性,并可指导患者预防其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马西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周围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及抢救危重病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静脉穿刺失败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亦影响护患关系,尤其可能影响到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为提高周围静脉输液的成功率,作者调查了701例次老年人周围静脉输液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行多因素分析,以期找出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供临床行静脉输液时参考.
作者:王苗新;刘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膝关节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治疗亦难获满意效果,我们自1998年始应用中药蜡敷加薰洗的方法治疗120例,疗效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志宏;王丽;宋少军;徐成荣;王浩;宋爽;李法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在家中突然出现腹痛、腹泻,继之头晕、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查体BP 75/55mmHg,心率42次/min,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Ⅲ呈QR型,Q波深达0.5mV,宽0.03秒,STⅢ上抬0.15mV,aVF有上抬趋势,STⅠ、aVL、v5~6、v2~v6水平下移0.15~0.2mV,Tv1、v2双向,Tv3~v6直立.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吸氧、静滴药物等治疗.1小时20分钟后,病情相对稳定,遂转入医院.入院查心电图:Ⅱ、Ⅲ、aVF均出现ST段上抬,Ⅲ、aVF异常Q波.急查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95 IU/L,肌酸激酶94 IU/L,乳酸脱氢酶275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24IU/L,除肌酸激酶外,均轻度升高.次日升至高峰,肌酸激酶1930 IU/L,谷草转氨酶245 IU/L,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经溶栓等治疗,住院18d患者症状缓解,酶类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张荣诺;孔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患甲型肝炎,于2001年4月10日8时30分在我院行促肝细胞生长素40mg加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当液体滴入100ml左右,患者自述胸闷憋气,上腹部不适,伴恶心欲吐.查体患者意识清楚,面色潮红,烦燥,心率90次/min,血压90/60mmHg,立即停止液体输入.当患者一阵恶心、呕吐后,面色由潮红迅速变为苍白,全身冷汗,四肢湿冷,双眼球结膜高度水肿,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当即给予鼻导管吸氧,肾上腺素1mg肌注,开辟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多巴胺40mg静滴,非那根25mg肌注,约20min后病人意识清楚,血压回升至90/60mmHg,心率106次/min,呼吸16次/min,胸闷憋气缓解,面部转红润,四肢转暖,抢救成功.
作者:柳士秀;何虹;高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调脂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军干部保健查体制度,是党和军委总部对每个军官的政治关怀,是保证军官、特别是高中级军官健康体魄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保健的重要内容.但保健查体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以及血压控制状况,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血压控制状况进行病史、问卷及体检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压水平分别为1级47.07%,2级44.16%,3级8.77%,降压难度与危险分层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的患者,其靶器官受损及并存临床情况也相对较多.结论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危者占86.04%,高危者占13.96%.
作者:郑华彬;祖玉梅;尹胜敏;郝东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9年以来,我们对120例各种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提高大充气水平和减慢放气速度的方法,进行了血压测量,并与常规的血压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摸索出一套心律失常患者准确测量血压的规律.
作者:刘霖;岳利群;鄢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65~83岁,平均74.5岁),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化疗药为表阿霉素30~50mg、5-氟尿嘧啶500~1000mg、丝裂霉素C 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及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用量为5~20ml;每例患者治疗1~4次,两次治疗间隔4~5周;共治疗110次).结果治疗后94.6%患者甲胎蛋白(AFP)不同程度下降,86.5%患者肿瘤缩小;半年生存率95.2%,1年生存率71.4%,2年生存率28.6%;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下降、白细胞下降,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注意及时处理.
作者:马新;谢宜奎;黄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的许多因素中,如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低劳动强度或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等是其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治疗仍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与预防疾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运动疗法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基础治疗之一,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消除肥胖,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与稳定血糖水平的作用.因此,运动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是多方面的.
作者:姜凤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心跳骤停也逐年增多.现将我院对24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成功14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翠瑶;杜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