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栓塞化疗老年肝癌患者42例临床分析

马新;谢宜奎;黄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摘要: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65~83岁,平均74.5岁),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化疗药为表阿霉素30~50mg、5-氟尿嘧啶500~1000mg、丝裂霉素C 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及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用量为5~20ml;每例患者治疗1~4次,两次治疗间隔4~5周;共治疗110次).结果治疗后94.6%患者甲胎蛋白(AFP)不同程度下降,86.5%患者肿瘤缩小;半年生存率95.2%,1年生存率71.4%,2年生存率28.6%;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下降、白细胞下降,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注意及时处理.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以及血压控制状况,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血压控制状况进行病史、问卷及体检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压水平分别为1级47.07%,2级44.16%,3级8.77%,降压难度与危险分层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的患者,其靶器官受损及并存临床情况也相对较多.结论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危者占86.04%,高危者占13.96%.

    作者:郑华彬;祖玉梅;尹胜敏;郝东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膀胱按摩预防高龄老年泌尿系感染的1例护理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5岁,患冠心病35年,前列腺增生25年,诊断前列腺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4年,慢性尿潴留,进行性老年痴呆3年入院治疗.入院时检查:体温37.6℃,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Hg,表情淡漠,无认知能力,不能交流对答,自动体位,大小便不能自控,尿频,查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一周后再次出现发烧,在半年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7次.其中一次并发肺部感染,高烧3天,经抗生素治疗、特护,病情好转.临床多次进行腹部B超发现患者膀胱残余尿增多,少则100~200ml,多时残余尿可达900ml.经泌尿科会诊建议插入导尿管引流治疗.由于家属拒绝行导尿治疗,我们采用了膀胱区按摩协助排尿护理方法,大限度地减少了膀胱残余尿的潴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现已半年未再出现发烧、尿频等泌尿系感染症状.尿常规多次监测检查,由原来常常出现白细胞满视野转为尿常规正常水平.

    作者:李葭灰;戴智云;刘宏;石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37例非糖尿病人群8年前瞻性观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在137例非糖尿病人群中分析了空腹血清血脂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按初检时血脂水平分成二组,67例为高脂血症组,7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年复查空腹血脂、血糖水平,可疑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认.结果高脂血症组8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对照组的5.6倍(P<0.001).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高脂血症三个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峰;辛苏宁;赵淑兰;张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4813名离休和在职人员健康检查结果比较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离休和在职人员健康检查疾病发生情况,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同一人群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离休干部2106人,平均年龄69±7岁(60~82岁),在职人员12707人,平均年龄42±9岁(26~59岁).

    作者:郑兰;慈书平;张建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仅Ⅲ导联出现梗死波形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在家中突然出现腹痛、腹泻,继之头晕、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查体BP 75/55mmHg,心率42次/min,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Ⅲ呈QR型,Q波深达0.5mV,宽0.03秒,STⅢ上抬0.15mV,aVF有上抬趋势,STⅠ、aVL、v5~6、v2~v6水平下移0.15~0.2mV,Tv1、v2双向,Tv3~v6直立.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吸氧、静滴药物等治疗.1小时20分钟后,病情相对稳定,遂转入医院.入院查心电图:Ⅱ、Ⅲ、aVF均出现ST段上抬,Ⅲ、aVF异常Q波.急查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95 IU/L,肌酸激酶94 IU/L,乳酸脱氢酶275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24IU/L,除肌酸激酶外,均轻度升高.次日升至高峰,肌酸激酶1930 IU/L,谷草转氨酶245 IU/L,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经溶栓等治疗,住院18d患者症状缓解,酶类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张荣诺;孔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整体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整体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逐级负荷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对比观察整体康复医疗组(观察组)与传统疗养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后心率、血压增值减少,步行距离延长,心肌耗氧量降低(P<0.05).VO2max、VO2max/kg,VO2max/HR,HRmax、VEmax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康复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肺功能,提高生存率很有益处.

    作者:雷莹辉;尹宝玉;臧晓军;张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干部健康查体制度执行难的思考

    我军干部保健查体制度,是党和军委总部对每个军官的政治关怀,是保证军官、特别是高中级军官健康体魄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保健的重要内容.但保健查体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影响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预后的临床因素和机理.方法对66例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者,进行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临床比较分析.结果心脏多次、多部位梗死,Killip分级的严重度,心肌酶峰值,死亡组高于生存组.结论心脏的总梗死面积和泵衰竭的严重度是影响泵衰竭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东亚;李小鹰;叶平;范利;刘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周围静脉输液失败的多因素分析

    周围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及抢救危重病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静脉穿刺失败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亦影响护患关系,尤其可能影响到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为提高周围静脉输液的成功率,作者调查了701例次老年人周围静脉输液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行多因素分析,以期找出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供临床行静脉输液时参考.

    作者:王苗新;刘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蜡敷加薰洗治疗慢性膝关节病120例疗效观察

    慢性膝关节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治疗亦难获满意效果,我们自1998年始应用中药蜡敷加薰洗的方法治疗120例,疗效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志宏;王丽;宋少军;徐成荣;王浩;宋爽;李法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49名军队院校高中级干部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

    2000年6~7月对某军队院校在职高中级干部进行了营养评价和健康状况调查,以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和存在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为今后对他们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军;李素云;田京利;张丽彩;滑丽美;高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现况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的许多因素中,如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低劳动强度或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等是其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治疗仍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与预防疾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运动疗法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基础治疗之一,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消除肥胖,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与稳定血糖水平的作用.因此,运动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是多方面的.

    作者:姜凤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北方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沿海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我们于2001年7月对辖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房芳;王聪聪;毕可玲;王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老年肝癌患者4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65~83岁,平均74.5岁),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化疗药为表阿霉素30~50mg、5-氟尿嘧啶500~1000mg、丝裂霉素C 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及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用量为5~20ml;每例患者治疗1~4次,两次治疗间隔4~5周;共治疗110次).结果治疗后94.6%患者甲胎蛋白(AFP)不同程度下降,86.5%患者肿瘤缩小;半年生存率95.2%,1年生存率71.4%,2年生存率28.6%;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下降、白细胞下降,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注意及时处理.

    作者:马新;谢宜奎;黄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4734名干部及疗养员脂肪肝情况的调查分析

    脂肪肝是近年来部队工作人员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也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病程可以逆转的慢性病,长时期的重度脂肪肝可以继发肝硬变,给部队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带来很多不利.

    作者:陈瑛;王淑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疗体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医疗体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医疗体育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h的医疗体育治疗,观察运动前后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医疗体育组运动治疗后血压与一氧化氮水平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1),医疗体育组运动前与对照组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血压及一氧化氮观察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医疗体育治疗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一氧化氮活性的恢复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之一.

    作者:高军;姚素芬;王长轩;刘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律失常的血压测量方法探讨

    1999年以来,我们对120例各种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提高大充气水平和减慢放气速度的方法,进行了血压测量,并与常规的血压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摸索出一套心律失常患者准确测量血压的规律.

    作者:刘霖;岳利群;鄢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检测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病人24h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观察到糖尿病非临床肾病时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呈现增高,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与糠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提示检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有助于早期判断肾脏损害,以便尽早积极治疗.

    作者:张茵;洪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6例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的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防治意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四十多年来在我院就诊的206例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鸿雁;刘雪虹;刘剑立;滕玥;张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心病的现代康复与长期防治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渐年轻,使冠心病的防治与康复治疗任务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我国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抢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的迅猛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但目前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发展比较缓慢,这与冠心病其他领域的发展很不适应.据此,我们只有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与康复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冠心病的防治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柳士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