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郝虹;何飞;吴麟;陈振宇;王干;王佩杰;张佳
目的:观察鼻舒灵内服外用联合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术后采用鼻舒灵内服及冲洗鼻腔,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结果观察两组术后疗效、不同时间术腔清洁率及术腔上皮化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采用鼻舒灵内服外用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铁英;张雄;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194例儿童OSAHS的患儿,采用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行腺样体电动吸切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94例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6个月~1年完全消除打鼾或仅有轻微鼾声。治愈140例,好效52例,无效2例,有效率98.9%。结论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鼻内镜下经口径行腺样体电动吸切术治疗儿童OSA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桂晓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2014学术年会”定于2014年9月1-4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并召开第六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议。同时,评选表彰2013年度优秀编委和2012年度优秀论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三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耳鸣的效果,为特发性耳鸣的治疗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点,确定研究对象,设计三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案一(治疗组T):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方案二(对照组A):银杏叶片+弥可保,方案三(对照组B):弥可保,每一个体的治疗方案随机抽取,分别对比各个不同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治疗组T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和对照组B相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三药联合治疗对急性期特发性耳鸣的疗效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措施,多种药物联合可能对病人有正性心理暗示作用;激素在急性期特发性耳鸣治疗过程中可能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作者:皮士军;于德先;李永强;黄健;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8小时完成11例接台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体会。方法安排两个手术房间,准备两套手术器械和设备,在一组手术医生的情况下将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分为两组,统筹安排手术资源,优化手术接台流程。结果11例患儿均顺利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术中电极阻抗和神经反应测试,平均手术用时(47.27±6.06)分钟,平均接台时间(9.45±1.29)分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开机调试均有听觉反应。结论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优化接台手术流程,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患儿术前禁食水和等候时间。
作者:张莹;王林娥;张道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报道较多,但分型的研究极少,本文重点研究分型及分型后的诊断、治疗。BPPV分为主观性BPPV(S-BPPV)和客观性BPPV(O-BPPV),两者的区别是主观性BPPV无眼球震颤(眼震)。目的比较S-BPPV和O-BPPV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上的不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8月诊治的202例BPPV患者。结果 S-BPPV眩晕发作的潜伏期为(4.38±2.10)s,持续时间(8.65±3.98)s,而O-BPPV组分别为(3.17±1.09)s和(15.12±4.8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8.8%,O-BPPV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颗粒复位手法次数S-BPPV组为(1.67±1.02)次,O-BPPV组为(2.98±1.0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S-BPPV与O-BPPV相比,眩晕发作潜伏期长但持续时间短,治疗循环数较少,前者治疗结果优于后者。
作者:储杨;刘业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收治的声带突肉芽肿1例,采用全麻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安全,病变切除完全,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声带突肉芽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喉功能保存好。
作者:罗伟;郝虹;何飞;吴麟;陈振宇;王干;王佩杰;张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扶突、肺俞穴注射蝎毒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桂林西瓜霜组、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组、蝎毒低、中、高剂量穴位注射组,每组10只,采用15%氨水局部刺激3天建立急性咽炎大鼠模型,于第4~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治疗并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血常规、炎症介质PGE2,观察大鼠咽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扶突、肺俞穴注射中、高剂量蝎毒能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一般状态,维持大鼠的体质量(P<0.01);明显降低急性咽炎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个数、中性粒细胞个数,降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PGE2含量(P<0.01);可较大程度地改善大鼠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结论扶突、肺俞穴注射蝎毒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改善咽部黏膜组织病变,对急性咽炎大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媛;于天洋;尹雅平;王霞;王云芳;周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时间护理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病理时间规律特点调整服药时间及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时间给药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握人体心理、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特点,将时间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投诉及纠纷发生,降低患者的烦躁、焦虑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泽琴;巫岚;覃纲;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8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流涕、鼻塞、头痛评分(2.32±1.16、2.91±0.79、1.81±0.75)、鼻塞通气、嗅觉障碍、鼻黏膜水肿消退、头疼头昏消失时间(3.18±1.02、4.22±1.26、6.18±1.32、2.86±1.23)d明显(P<0.05)。结论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森;宫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黏膜修复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儿依从性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后黏膜修复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炎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综合比较优于后者。
作者:郭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速电钻磨削及等离子射频处理术后兔下鼻甲的形态学变化,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荷兰兔22只,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20只随机分为电钻磨削组及等离子射频组,分别于两组动物右下鼻甲行高速电钻磨削或等离子射频手术,左侧下鼻甲仅注射少量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分别在术后第1、3、7、14、21天取下鼻甲组织于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肉眼观察见电钻磨削组下鼻甲缩小较等离子组明显;光镜下见等离子组下鼻甲组织炎症坏死范围较电钻磨削组大、纤维渗出多;电钻磨削能有效去除下鼻甲骨质;电镜下显示两组下甲黏膜纤毛于21天后均修复良好,且以电钻组纤毛损伤区域较局限而术区外纤毛保护良好。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兔下鼻甲纤毛上皮均有损伤效应但可恢复;电钻磨削能有效去除骨质并对黏膜纤毛损伤较轻。
作者:陈著声;肖仪;康宗辉;吴健;韩明其;范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入院手术的II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根据其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是否伴有过敏性疾病史及支气管哮喘病史、术前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检查、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过敏性鼻炎,筛选出伴有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无变应性因素的单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疗效,并同时比较各种变应性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伴有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疗效为80.95%(136/168),同期单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疗效为91.75%(189/20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各种变应性因素中,伴有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嗜酸粒细胞阳性、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E、过敏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与无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伴有过敏性疾病史及伴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与无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变应性因素与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时,必须加强围手术期抗变应性治疗。
作者:黄晓悫;吕志刚;李万辉;吕龙辉;邓晓微;陈方方;刘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80例慢性鼻窦炎Ⅱ型患者,常规行FESS,术后按1:l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症状体征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月与治疗后3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序贯治疗能促进鼻窦炎术后黏膜上皮化、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作者:彭清华;覃冠锻;侯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方中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竹茹为臣,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降气化痰、开结除痞,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此三者同为佐药。生姜和胃化痰、兼制半夏之毒,大枣调和脾胃,甘草益气和中、合茯苓健脾,此三者共为佐使。此方为理气化痰之经典方剂,耳鼻咽喉疾病与胆胃关系密切,吾师谯凤英主任在临床诊病中谨遵“辨证论治”“异病同治”原则,将此方灵活应用于本科疾病的治疗中,如耳聋耳鸣、脓耳、眩晕、鼻渊、慢喉痹、梅核气、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往往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列举典型治疗案例,以供临证参考。
作者:樊凌杉;谯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早期喉癌多采用微创手术,早期喉癌患者术后由于大可能保留了喉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因此早期喉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5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48例Tis、T1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6个月~3年10个月的随访观察,本组复发率2.1%,2例失访,余患者均无复发,随访超过2年者22例,尚无死亡病例,整体疗效较满意。
作者:严尚;王宗贵;星杰;李金秋;杨景朴;李萍;张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同年龄声嘶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580例声嘶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声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2580例声嘶患者的主要病因及其例数分别为:声带小结906例、声带息肉659例、急慢性喉炎519例、声带麻痹151例,喉癌121例、喉乳头状瘤89例、声带囊肿71例、其他64例,它们在各个年龄组的分布不尽相同(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引起声嘶的原因各不相同:小儿以声带小结、急慢性喉炎和喉乳头状瘤多见;中青年以声带息肉、小结、急慢性喉炎为主;老年人以喉癌、声带麻痹为主;值得注意,声音嘶哑可涉及临床多个科室,需多方面检查,认真鉴别,这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准确的诊治疾病。
作者:唐守英;王建波;陈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手术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科行腺样体切除术的103例患儿,对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耳鼻咽喉手术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术前焦虑、麻醉维持方式、使用右美托咪啶、术后疼痛、术后镇痛与躁动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使用右美托咪啶、术后疼痛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相关(P<0.05)。结论耳鼻咽喉手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使用右美托咪啶及术后疼痛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树群;李剑;吴艳琴;熊俊成;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并下鼻甲结构异常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下鼻甲结构异常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情况,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结构异常矫正手术治疗;B组单纯行聚焦超声治疗。参照我国兰州标准(2004年),对术前及术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100%;6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4.54%,B组88.51%,两组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12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2.73%,B组75.86%,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结论伴有下鼻甲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结构异常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聚焦超声治疗,近期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先锋;陈竹林;毛多喜;刘晶;张红霞;高媛;熊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6例,采用鼻内镜或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6例病变复发,2例术腔存在炎性肉芽组织,48例痊愈,治愈率85.7%。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应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术式,术后宜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妥当处理局部病变。
作者:李维文;庞帅;黄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