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体训练中肌肉酸痛的预防

高扬;高升

关键词:肌肉酸痛, 乳酸, 军事训练
摘要:多数新学员开始对军体课都有一种新鲜感,表现为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因而常常会自行增加练习强度,从而导致肌肉酸痛过重,并在短时期内不能恢复,后对军体课教学产生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帮助学员减轻和预防肌肉酸痛,是军体教员在开学初上好新学员军体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干骺端致密带征原因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干骺端致密带征 X 线及临床表现。方法在 1000 例儿童腕、膝关节 X 线片中寻找具有干骺端致密带征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31 例有干骺端致密带征,根据 X 线表现和临床资料分析由 7 种原因所致。结论干骺端致密带征缺乏特异性,其原因的确定要借助 X 线表现和密切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作者:杨立生;刘维民;党润民;贾存玮;盛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脑的细胞凋亡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中脑细胞凋亡资料后,现对其诱导因子和控制因子及中脑细胞凋亡之相关调控基因进行综述。1 细胞凋亡特征及中脑细胞凋亡现象 细胞凋亡或程序化细胞死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其形态学特征为:细胞核固缩、胞质浓缩、胞体急剧变小、骨架解体、凋亡小体形成;生化特征为:“梯状”条带,即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将核小体间连接的 DNA 降解,形成长度为 180~200 bp 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在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梯状”条带,胞浆 Ca2+升高。 宋业纯等[1]用酪氨酸羟化酶抗体、TUNEL 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和免疫电镜技术对 14 d 的胎鼠至生后 3 个月的大鼠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显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发生始于孕 16 d,但胚胎期处于较低水平且无规律,可能由于神经元处于增殖、分化、迁移状态的缘故。生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呈双峰状,高峰期恰与神经元之间发生突触整合期相吻合。认为中脑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生后的早期阶段,可能与其靶器官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的调控作用有关。

    作者:陈辉;姜思燕;吴江锋;周莉;高振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儿纤连蛋白与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儿纤连蛋白(FFN)与早产和绒毛膜羊炎膜之间的关系,为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及判定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 ELIAS(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42 例先兆早产孕妇(实验组)和同孕龄健康孕妇 48 例(对照组)进行宫颈阴道分泌物 FFN 检测。结果实验组 FFN 阳性率 45.2 %(19/42),对照组 FFN 阳性率 4.8 %(2/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 FFN 阳性者发生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者分别为 68.4 %(13/19)、73.6 %(14/19),与 FFN 阴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FN 对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围产期保健提供重要监测手段。

    作者:王冬;安晓芬;刘会玲;文英;王占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TH)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竞争技术检测 186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3,3,5′-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rT3)、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急性肝病组 T3、TSH 含量正常,仅 T4 增高;慢性肝病组 T3 含量降低,T4 正常,仅 rT3 增高;重症肝病组和肝硬化组 T3 和 T4 显著减少,而 TSH、rT3 明显增高。结论急、慢性肝病组患者随病情稳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重症肝病组和肝硬化组异常改变者增多,恢复较差;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鉴别与评价病毒性肝病预后及转归。

    作者:贾京萍;杨晓艳;张红艳;淡以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断面标本加图像及注字在教学中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里的检查和诊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 CT、磁共振(MRI)、超声和断层扫描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不断提高,使疾病的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要掌握这些技术,就必须掌握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结构,因此,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标本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单位制作了人体断面标本,同时配以图片、文字,使其更清晰地显示了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收到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湛波;周强;马月秋;郑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妇女更年期保健培训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据统计,女子平均寿命已达 76.85 岁,这就意味着妇女的后半生甚至是超过一半的生命时期会在更年期后渡过。要使广大妇女在更年期后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就应加强对妇女更年期的保健培训教育工作。

    作者:程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可分为肽类和非肽类两类,前者以沙拉新为代表,可拮抗 AⅡ的生理作用,但其口服无效,作用时间短,且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非肽类 AⅡ受体拮抗剂以其与 AⅡ受体亲和力强,选择性高,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无激动作用,WHO/ISH(国际高血压协会)在这类药物上市 3 年后就建议将其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笔者拟对非肽类 A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简要综述。

    作者:王艳春;吴晓东;沈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猪肉火腿亚硝酸钠含量的检测

    目的检测市售猪肉火腿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方法随机采集 6 种品牌的猪肉火腿 36 份,用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检测。结果 NaNO2 的平均检出率为 94.64 %,总合格率为 61.11 %。结论零散加工的猪肉火腿 NaNO2 含量超标较多,长期食用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作者:王长文;郑燕萍;贾镭;马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肺平滑肌瘤的 X 线及 CT 诊断

    在肺部良性肿瘤中,肺平滑肌瘤罕见,国内外仅见 30 余例报道,笔者收集近几年来临床、X 线、CT 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平滑肌瘤 5 例。

    作者:张德义;范力军;蒋高民;唐化勇;杨常运;贾存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 ACP 酶的观察

    目的探讨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 ACP 酶的分布,确定溶酶体形态、整体分布及与其它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 Gomori′s 铅法进行 ACP 酶组化反应,光、电镜观察溶酶体的整体分布和定位。结果光镜下可见 ACP 反应阳性产物为棕色颗粒,散在分布于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内;电镜可见其阳性产物为电子密度高的黑色沉淀,分布于不同形状的溶酶体及高尔基体内,并常见线状溶酶体与一些细胞器相伴行。结论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的 ACP 酶反应可较好的代表溶酶体的整体分布。

    作者:黄瑛;石玉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做好学员思想教育工作应把握的问题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军队医学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军队医学院校的学员思想教育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志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救治及护理

    我国民间有食用鱼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及眼病的习俗,但可引起中毒。笔者医院自 1997 年 3 月~1998 年 11 月共收治鱼胆中毒患者 8 例,经综合治疗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因食用鱼胆引起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8 例,其中男 6 例,女 2 例;年龄 18~55 岁;服用鱼胆量为 1~4 个,发病 3~6 d 入院;入院时合并有抽搐、昏迷 4 例,心衰、肺水肿、少尿、无尿(1~3 d)、恶作者简介:王丽(1966-),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大专,护师收稿日期:2000-04-29心、呕吐 2 例。经血液透析等综合性治疗,全部治愈。

    作者:王丽;王军晖;王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前一般采用局部物理治疗,使糜烂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后,由新生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笔者医院从 2000 年 8~11 月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 168 例,取代了以往电灼、冷冻、激光等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刘会玲;徐勤东;文英;任宝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水抗 PPD-IgG 和 PCR 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检测方法,提高阳性检出率。方法将已确诊的 82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别进行抗 PPD-IgG 、PCR 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单独应用检出率分别为 70.5 %、59.8 %;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 80.5 %。结论胸水抗 PPD-IgG 和 PCR 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赵大力;马爱新;王典瑞;李妍;苗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体训练中肌肉酸痛的预防

    多数新学员开始对军体课都有一种新鲜感,表现为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因而常常会自行增加练习强度,从而导致肌肉酸痛过重,并在短时期内不能恢复,后对军体课教学产生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帮助学员减轻和预防肌肉酸痛,是军体教员在开学初上好新学员军体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高扬;高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肠癌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研究大肠癌病灶区淋巴管及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直肠灌注法对 Wistar 大鼠每日灌肠,定期取材。结果 16 周 HE 染色可见局限粘膜层发生癌肿;22 周可见粘膜下层癌肿;26 周可见肌层内癌肿。结论 MNNG 直肠灌注法诱发大肠癌成功率高,周期相对较短;但也存在操作有一定难度的缺点。

    作者:聂春生;赵玲辉;张慧博;刘宝全;薛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 82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41 例和对照组 41 例,在内科常规治疗下,对干预组采取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用药、密切观测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

    作者:刘海莹;董学茹;吕欣;施红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癌盆腔广泛转移误诊为盆腔炎 1 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 岁,因下腹疼痛 3 d,加重 1 d,伴发热于 2000 年 8 月 3 日门诊以“急性盆腔炎”收住入院。以往患者月经规律,无停经史,体温 38.2 ℃,脉搏 94 次/分,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下腹为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有举痛,后穹窿不饱满,有触痛,子宫及双附件触不清。B 超检查发现子宫左则可见 4.87 cm×3.98 cm 低回声区,周边似有包膜,内有散在光点,子宫后方见较模糊回声,边界不清,左下腹腹膜下见 3.99 cm×2.25 cm 低回声,界限尚清。住院后给予消炎治疗,3 d 后出现新鲜血便,总量 150 ml/d。既往史,儿时曾患“阿米巴痢疾”,近 4 年来时有稀便及便中带血,未曾就诊。半年前曾因“急性盆腔炎”在其它医院治疗,其间曾出现粘液脓血便及便中带有新鲜血,静滴消炎药后症状消失。考虑既往有血便及稀便史,于 8 月 7 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镜至 4~5 cm 处直肠侧壁有菜花样肿物,并有活动性出血,14~15 cm 处见环肠腔生长菜花样肿物,质脆,表面有出血及坏死组织,取病理活检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于 8 月 15 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术中见腹膜及大网膜上有多个散在的粟粒状结节,左下腹部有 5 cm×4cm×3cm 大小肿物,质硬,不光滑,活动欠佳,与子宫后壁、左输卵管、卵巢、腹后壁粘连紧密,阑尾未见异常,行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及造瘘术,术后给予消炎及支持治疗。切口术后 7 d 拆线,愈合良好,并进行化疗。

    作者:闫进;孙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左位下腔静脉合并右肾静脉变异 1 例

    笔者在解剖 1 具成年女尸时,发现其下腔静脉左侧变异,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该具成年女尸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腹主动脉分叉(分为左、右髂总动脉)的左后方合成,约平第 5 腰椎下缘水平沿腹主动脉左侧上行,根据其从下向上走行,下腔静脉分为左侧段、斜行段和右侧段 3 部分。下腔静脉上行至第 1 腰椎下缘水平,斜行穿越过腹主动脉的前方移行为斜行段,此段长约 4.7 cm,在腹主动脉的右侧与右肾静脉汇合后入肝脏面的腔静脉窝。腹主动脉位置、走行均属正常。下腔静脉在腹腔内的行程属右侧异位,部分下腔静脉的属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1)左肾静脉在第2腰椎处平行于左肾动脉的下方直角注入下腔静脉,而右肾静脉在第 2 腰椎水平行于右肾动脉的上方,上升 2.6 cm 后,以锐角汇入下腔静脉;(2)左侧卵巢静脉横径 0.8 cm 注入下腔静脉,而右侧卵巢静脉横径 1.0 cm 却注入右肾静脉,这两条静脉均与正常相反的位置回流,这种变异很可能与下腔静脉的移位有关。同时左右肾的位置和左右输尿管过骼血管的位置也发生了与正常相反的变化。左肾下端低于右肾下端 1.5 cm,左肾位于第 12 胸椎至第 3 腰椎体之间,右肾上端平第 11 胸椎,下端平第 2 腰椎体。左输尿管过骼外动脉起始处进入盆腔,右侧输尿管则过骼总动脉的末端进入盆腔。两肾门的位置均属正常,约与第1腰椎平齐,左肾明显缩小平右肾。肾上腺形态位置属正常。

    作者:唐立勇;傅东然;张慧博;张占波;葛小平;周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稀土对大鼠胃粘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短期服用硝酸稀土对胃粘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分组给药 30 d 后检测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硝酸稀土 2.0 mg/kg 和混合稀土 0.1 mg/kg 组 SOD 含量显著升高;硝酸稀土 20.0 mg/kg 组 LPO 含量显著升高,混合稀土 2.0 mg/kg 和 0.1 mg/kg 组 LPO 显著降低。结论短期口服 20.0 mg/kg 硝酸稀土可促进胃粘膜内脂质过氧化过程,0.1、2.0 mg/kg 的硝酸稀土可增强胃粘膜抗氧化能力,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

    作者:李树蕾;聂毓秀;黄可欣;陈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