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臣
目的探讨胎儿纤连蛋白(FFN)与早产和绒毛膜羊炎膜之间的关系,为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及判定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 ELIAS(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42 例先兆早产孕妇(实验组)和同孕龄健康孕妇 48 例(对照组)进行宫颈阴道分泌物 FFN 检测。结果实验组 FFN 阳性率 45.2 %(19/42),对照组 FFN 阳性率 4.8 %(2/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 FFN 阳性者发生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者分别为 68.4 %(13/19)、73.6 %(14/19),与 FFN 阴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FN 对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围产期保健提供重要监测手段。
作者:王冬;安晓芬;刘会玲;文英;王占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研究大肠癌病灶区淋巴管及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直肠灌注法对 Wistar 大鼠每日灌肠,定期取材。结果 16 周 HE 染色可见局限粘膜层发生癌肿;22 周可见粘膜下层癌肿;26 周可见肌层内癌肿。结论 MNNG 直肠灌注法诱发大肠癌成功率高,周期相对较短;但也存在操作有一定难度的缺点。
作者:聂春生;赵玲辉;张慧博;刘宝全;薛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透析器复用的适宜次数。方法选用德国产 B.Braun 透析器,复用 10 次,每次透析前后分别留血标本测定血清 Cr、BUN。结果复用少于 8 次透析膜对 Cr、BUN 的清除率无明显差异,复用 10 次 Cr、BUN 的清除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 B.Braun 透析器复用 8 次为宜。
作者:孙淑清;王凤华;王丽;王军辉;陈国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MC)对小鼠大、小脑组织神经元 c-fos 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 10 mg/kg MMC,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 h 时取小鼠大、小脑组织,以免疫组织化方法观察 MMC 对大、小脑神经元 c-fos 表达的影响。结果 MMC 可诱导小鼠大、小脑神经元 c-fos 表达,实验组小鼠大、小脑神经元 Fos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C 可诱导小鼠大、小脑组织神经元 c-fos 表达。
作者:李永进;李志超;石玮;毕晓颖;王长文;王新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军队医学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军队医学院校的学员思想教育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志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干骺端致密带征 X 线及临床表现。方法在 1000 例儿童腕、膝关节 X 线片中寻找具有干骺端致密带征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31 例有干骺端致密带征,根据 X 线表现和临床资料分析由 7 种原因所致。结论干骺端致密带征缺乏特异性,其原因的确定要借助 X 线表现和密切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作者:杨立生;刘维民;党润民;贾存玮;盛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 ACP 酶的分布,确定溶酶体形态、整体分布及与其它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 Gomori′s 铅法进行 ACP 酶组化反应,光、电镜观察溶酶体的整体分布和定位。结果光镜下可见 ACP 反应阳性产物为棕色颗粒,散在分布于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内;电镜可见其阳性产物为电子密度高的黑色沉淀,分布于不同形状的溶酶体及高尔基体内,并常见线状溶酶体与一些细胞器相伴行。结论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的 ACP 酶反应可较好的代表溶酶体的整体分布。
作者:黄瑛;石玉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多数新学员开始对军体课都有一种新鲜感,表现为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因而常常会自行增加练习强度,从而导致肌肉酸痛过重,并在短时期内不能恢复,后对军体课教学产生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帮助学员减轻和预防肌肉酸痛,是军体教员在开学初上好新学员军体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高扬;高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 82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41 例和对照组 41 例,在内科常规治疗下,对干预组采取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用药、密切观测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
作者:刘海莹;董学茹;吕欣;施红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可分为肽类和非肽类两类,前者以沙拉新为代表,可拮抗 AⅡ的生理作用,但其口服无效,作用时间短,且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非肽类 AⅡ受体拮抗剂以其与 AⅡ受体亲和力强,选择性高,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无激动作用,WHO/ISH(国际高血压协会)在这类药物上市 3 年后就建议将其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笔者拟对非肽类 A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简要综述。
作者:王艳春;吴晓东;沈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韦格特染色法可用于神经系统教学标本的制作,主要显示人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别是纤维束的位置和进程,其效果比较稳定、可靠。但也存在耗时和耗料等不足。为此,笔者对韦格特染色法进行了改进。
作者:海力斯;张湛波;杨玉风;唐力勇;宋士英;马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鼠膈淋巴液形成的机制。方法大鼠腹膜腔内注射兔血和示踪剂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膈腹膜及膈毛细淋巴管的变化。结果膈腹膜间皮和膈毛细淋巴管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影响膈淋巴液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膈腹膜吸收孔和呈开放性连接的毛细淋巴管,囊泡系统在膈淋巴液形成和物质转运中也起一定作用;管腔内表面突起具有释放作用,管腔外表面突起具有吸收作用。
作者:马晶;柏春枝;刘丽;唐立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直肠癌动脉内置泵灌注化疗的治疗方法。方法 38 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采取选择性动脉内置泵进行灌注化疗。结果 38 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B 超检查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者 24 例(占 84.9 %),有 16 例(占 42.1 %)再获手术机会,生存期达 3 年者有 5 例(占 13.1 %)。结论选择性动脉内置泵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飞跃;高占军;宁国礼;王利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前一般采用局部物理治疗,使糜烂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后,由新生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笔者医院从 2000 年 8~11 月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 168 例,取代了以往电灼、冷冻、激光等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刘会玲;徐勤东;文英;任宝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 受体(IL-2R)表达与浸润 T 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53 例胰腺癌患者进行 IL-2R 及 T 细胞定量研究。结果浸润在癌巢中的 T 细胞明显少于间质;随肿癌病程进展浸润 T 细胞密度和 IL-2R 表达水平呈一致性下降。结论胰腺癌患者浸润的 T 细胞部分被活化,表达 IL-2R,但活化增殖功能随肿瘤病程进展有不同程度抑制。
作者:方青;方芳;王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 岁,因下腹疼痛 3 d,加重 1 d,伴发热于 2000 年 8 月 3 日门诊以“急性盆腔炎”收住入院。以往患者月经规律,无停经史,体温 38.2 ℃,脉搏 94 次/分,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下腹为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有举痛,后穹窿不饱满,有触痛,子宫及双附件触不清。B 超检查发现子宫左则可见 4.87 cm×3.98 cm 低回声区,周边似有包膜,内有散在光点,子宫后方见较模糊回声,边界不清,左下腹腹膜下见 3.99 cm×2.25 cm 低回声,界限尚清。住院后给予消炎治疗,3 d 后出现新鲜血便,总量 150 ml/d。既往史,儿时曾患“阿米巴痢疾”,近 4 年来时有稀便及便中带血,未曾就诊。半年前曾因“急性盆腔炎”在其它医院治疗,其间曾出现粘液脓血便及便中带有新鲜血,静滴消炎药后症状消失。考虑既往有血便及稀便史,于 8 月 7 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镜至 4~5 cm 处直肠侧壁有菜花样肿物,并有活动性出血,14~15 cm 处见环肠腔生长菜花样肿物,质脆,表面有出血及坏死组织,取病理活检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于 8 月 15 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术中见腹膜及大网膜上有多个散在的粟粒状结节,左下腹部有 5 cm×4cm×3cm 大小肿物,质硬,不光滑,活动欠佳,与子宫后壁、左输卵管、卵巢、腹后壁粘连紧密,阑尾未见异常,行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及造瘘术,术后给予消炎及支持治疗。切口术后 7 d 拆线,愈合良好,并进行化疗。
作者:闫进;孙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TH)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竞争技术检测 186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3,3,5′-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rT3)、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急性肝病组 T3、TSH 含量正常,仅 T4 增高;慢性肝病组 T3 含量降低,T4 正常,仅 rT3 增高;重症肝病组和肝硬化组 T3 和 T4 显著减少,而 TSH、rT3 明显增高。结论急、慢性肝病组患者随病情稳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重症肝病组和肝硬化组异常改变者增多,恢复较差;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鉴别与评价病毒性肝病预后及转归。
作者:贾京萍;杨晓艳;张红艳;淡以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据统计,女子平均寿命已达 76.85 岁,这就意味着妇女的后半生甚至是超过一半的生命时期会在更年期后渡过。要使广大妇女在更年期后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就应加强对妇女更年期的保健培训教育工作。
作者:程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多媒体技术可将声频、视频、图形、图象和文本融为一体,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教材,使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我院从 1997 年开始制作多媒体教材,其中《X 线诊断学多媒体教材》在 1998 年被总后评为“双百计划”多媒体教材二等奖。为满足教学的需要,还先后购进《脑与脊髓的传导通路》、《血栓的形成》等多媒体教材 50 余部,多媒体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斌;王世英;李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 B 超检查的普及,脂肪肝检出率逐年增多。笔者单位于 2000 年对 234 名人员(含离退休干部)进行体检,经 B 超等检查确诊脂肪肝 32 例。现就其发病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寻求脂肪肝的预防及保健措施。
作者:曹志友;孙泽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