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吕静瑶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应用自体耳廓软骨喉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38例喉部分切除应用自体耳廓软骨喉成形术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早期肠内营养,24小时口腔pH监测,颈部强负压持续引流,气道管理、康复训练、并发症观察.结果 本组病例耳软骨均成活,术后7~10天进食,吞咽功能良好,恢复口鼻发音功能.结论 喉部分切除应用自体耳廓软骨喉成形术患者系统的护理,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全面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笑微;胡桂芬;张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4月~2003年1月对6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3、6个月后分别观察其症状,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鼻窦黏膜病理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糖精传输时间(saccharine time,ST).结果 3、6个月后66.7%、73.0%鼻腔通气改善,65.1%、74.6%鼻涕量减少;73.5%、85.3%头痛减轻;30.0%、35.0%嗅觉改善;55.8%、69.2%鼻内镜检查好转;61.4%、68.4%CT扫描较用药前改善;38.5%、61.5%病理检查示鼻窦黏膜炎症减轻.平均ST治疗前为35.5±6.3分钟,用药3个月后为27.8±6.6分钟,6个月后为24.7±7.1分钟.结论 长期低剂量应用克拉霉素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封新荣;张红霞;刘英;孙兆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 对我院1992年7月~2003年8月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32例(占同期喉癌手术59.2%)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23例,声门上型喉癌9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室带下移修复术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带状肌修复14例,垂直喉部分切除会厌修复3例,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例,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7例,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舌根修复2例.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87.0%(20/23)、72.2(13/18).总拔管率为90.6(29/32).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一经拔管均能发音.术后复发率为12.5%.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不仅是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而且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桂长俊;刘业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发声矫治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例如咽音练习法虽然效果好,但比较复杂,又由于接受发声矫治的患者多在门诊治疗,医者和患者均不易学会和坚持.作者自1995年开始依据这类患者的特点,参考传统嗓音矫治方法和林俊卿介绍的咽音练习法,逐渐简化练习程序,在采用手术和药物等其他传统治疗的同时,采用收腹张口扩咽发声练习法进行发声矫治,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黄金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传统额镜下和鼻内镜下手术,对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矫正,并观察对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8例患者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18~72岁,平均35岁.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脓涕、嗅觉减退和鼻出血.鼻镜检查:C型偏曲者27例,S型偏曲者15例,嵴突者34例,棘突者22例.
作者:张伟;孟中华;王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SAS患者的HRV变化规律,从而达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并对其心血管事件发生机率作出一定的预测.方法 在141例OSAS患者中同步进行PSG检查及动态心电监测,按AHI值分为轻、中、重组,统计其HRV的时阈指标:SDNN、rMSSD;频阈指标:LF、HF及LF/HF;采用SPSS/PC统计软件方差分析中的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法进行处理.结果 SDNN、LF、LF/HF等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MSSD、HF及年龄仅在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OSAS患者的病情越重,HRV越小,致使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升高,应予以积极防治.
作者:陈立燕;宫常铭;邹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可有舌味觉异常、迟钝、麻木等不适,同时常伴有胃肠道反应,表现便秘、抑郁、烦躁失眠.
作者:马贵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渊舒口服液结合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1周和术后1月(围手术期)服用鼻渊舒口服液,两组其它治疗措施相同包括内镜鼻窦手术.随访6个月后,以鼻内镜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34例中,23例治愈,7例好转,4例无效,有效率为88.2%;对照组34例中,16例治愈,6例好转,12例无效,有效率为64.7%.经χ2检验,χ2=5.23,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结合内镜鼻窦手术能显著提高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鼻渊舒口服液在围手术期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学勇;刘苏辐;姬巍;周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本院收治的6例鼻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资料,并复习近25年相关文献,重点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相关问题.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43.2岁,平均病程3.5月;病理证实为小细胞型4例,中分化型2例;2例子就诊后3月内死亡,1例失访,3例仍在随访治疗中.结论 本病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应尽早采用综合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吴开乐;杨克林;刘业海;陆地红;江立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外耳道真菌病系指霉菌引起的外耳道炎症,多为麴霉菌感染,可单纯局限于外耳道,严重者可穿透鼓膜进入鼓室或乳突腔.治疗方法有口服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耳内涂用抗霉菌的二性霉素B、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等.临床上我们曾用克霉唑软膏及达克宁霜治疗本病.我们从2000年7月~2001年12月用哌瑞松霜治疗本科门诊55例病例进行总结和讨论,并与既往所使用药物进行对照.
作者:李萍;李雪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诱导初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抗原递呈细胞.抗原递呈细胞能吞噬呈递变应原,调节初始T淋巴细胞向Th1或Th2分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原递呈细胞在变应原所诱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过程的建立中担任重要角色,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燕志强;章如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与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病理生理联系、诊断及治疗.方法 2例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合并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经鼻漏液检验、MRI和鼻内镜检查确诊,行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均治愈,随访2年余无复发.结论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和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有紧密的病理生理联系,MRI对空蝶鞍有诊断意义,治疗方法首选经鼻内镜下修补.
作者:邹华;林琳;龚坚;刘翔;郑亿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于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门诊50例(6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鱼腥草穴位注射加外用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彪;倪宪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在全身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局部加用碘甘油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江波;柴鸣雷;王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内耳免疫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活性与FasL表达相关性.方法 16只雌性白色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只.所有动物均先以钥孔虫戚血蓝蛋白全身免疫.然后,实验组再以相同抗原进行单侧内耳局部免疫,对照组则于单侧内耳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3天后处死动物,取内耳免疫侧(或对照注射侧)耳蜗制备石蜡切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内耳细胞凋亡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耳FasL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动物内耳Corti器毛细胞、血管纹的缘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存在阳性着色的凋亡细胞,对照组豚鼠内耳则否.实验组动物内耳Corti器、蜗管侧壁、螺旋神经节细胞FasL表达阳性,对照组则为阴性.结论 内耳免疫反应可诱导局部细胞凋亡活性增高,FasL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许丽娟;龚树生;汪吉宝;黄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变化,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刺激物刺激57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增加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以评价其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鼻咽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鼻咽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文;吴平;谭继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内镜技术与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为外科治疗泪囊炎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即在鼻内镜下经鼻内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我科自1998年7月~2003年11月以该术式治疗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喉外伤是很常见的,但单纯的气管断裂伤比较少见[1,2].而且可以无皮肤创伤造成气管断裂,很容易误诊.即使有皮肤创伤,抢救时未及时把气管端端吻合,就在断裂器官中放入气管套管,气管上下两端收缩形成瘢痕,给未来气管成形造成困难.本文报道5例.
作者:谢钢;杨宝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7例施行鼻内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的34例进行分析.结果 脑脊液鼻漏1例,脑膜炎1例,眶内炎性肿块1例,鼻泪管损伤1例,眶周瘀斑和气肿11例,鼻腔粘连19例.总发生率为16.43%,其中严重并发症占1.93%,轻微并发症占14.49%;围手术期并发症占7.25%.结论 熟悉并发症的发病机理、鼻及鼻窦解剖、详细的术前评估、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防止鼻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鲍红琴;任明中;陈晓平;张天驯;胥伟华;陈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五龙颗粒对脾虚型AR大鼠IL-4、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造模,用RT-PCR法检测鼻黏膜mRNA的表达.结果 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鼻黏膜IL-4、IFN-γ mRNA表达具有明显调节作用,降低IL-4水平,提高IFN-γ水平.结论 五龙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4、IFN-γmRNA的表达而对大鼠实验性AR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付文洋;谢慧;熊大经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