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方便超声探头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的辅助装置的研制

焦留宏;杨阳;孙阳

关键词:辅助装置, 体内异物, 超声探头, 定位,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方便超声探头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的辅助装置.方法:该辅助装置由支撑板、定位针管及弹力橡胶套构成.支撑板为具有弧度的矩形板状结构;定位针管与支撑板一体成型,固定于支撑板的外侧中部,用于容纳定位针;弹力橡胶套为中空橡胶圆套,扩张后套置于支撑板及定位针管外.结果:使用该辅助装置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穿刺时简捷、迅速、平稳,方便了超声探头的体内异物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和成功率.结论:该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飞利浦Brilliance16排CT硬件故障维修2例

    0 引言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已在国内很多医院安装并投入使用,具有运行速度快、扫描层薄、球管热容量大、运行噪声小等特点[1].由于CT是由多个硬件部件和软件系统组成,一旦出现故障,需要排除的故障点很多.我院有1台该型CT于2010年在妇幼分院装机,投入使用6a以来工作稳定,运行状况良好.在此将该CT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发生的2例重大硬件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过程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作者:羊月祺;张晖;金奇;杨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生全自动血型配血仪补液系统的改进设计

    目的:通过对强生全自动血型配血仪补液系统的改进设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方法:对补液系统进行漏斗式引流设计,在仪器配置的柜门上设置2个聚乙烯(polyethylene,PE)漏斗,高度为14.6 cm,受纳口径为15 cm,顶端有硬纸板制成的防护盖,容量约为700 ml.2个漏斗各连接一根直径为21 mm的大口径冲洗管路作为引流管,末端分别插入需要补充液体的0.9%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容量瓶中.结果:改进后补液速度明显提升,避免了因液体溅洒造成的物表污染,提高了工作时的舒适度与效率.结论:改进后的补液系统集可隐藏、无污染、成本低、使用便捷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

    作者:李学慧;任兴旺;迟桂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常见故障及维修

    0 引言腔镜于1806年发明,时至今日已有了质的飞跃.根据用途、结构、外形的不同,可将腔镜分为软镜、硬镜、电子镜3类.腹腔镜技术已在各大医院得到普及,为众多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所欢迎.但是,随之而来的腹腔镜维护修理任务对医院设备维修工作者而言就成了新挑战.

    作者:田野;陈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栓塞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新进展

    阐述了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分析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及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诱因、危险因素,论述了PE早期诊断的意义及方法,介绍了PE的几种诊断技术和急性PE的治疗方法,对PE诊断及治疗在医学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多排CT、MRI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影像检查技术的日趋规范,以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规范化,为PE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巨大改变.

    作者:都日娜;耿园园;李培秀;焦亚斌;杨奋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智慧医院的数据中心建设实践

    目的:为了满足智慧医院的新需求,保障医院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设一个先进、专业、实用的数据中心.方法:结合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实际应用,对医院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进行改造.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容灾技术、云计算技术、存储技术,实现基于虚拟化的同城异地“双活”数据中心.结果:实现了医院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业务数据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了一套将存储和容灾、应用和备份、内网和外网完美融合的医院“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结论:“双活”数据中心的成功实施为智慧医院的整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马如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SYSMEX HISCL5000化学分析仪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性能评价

    目的:分析SYSMEX HISCL5000全自动高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HISCL5000化学分析仪”)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性能.方法:用HISCL5000化学分析仪分别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分析其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检测范围、一致率、生物参考区间、检出限等指标,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EP系列文件的要求,评价其验证结果.结果:HISCL5000化学分析仪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时,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0.60%~4.17%,批间精密度CV为0.04%~5.35%;线性验证中,r2值为0.980 5~0.998 7,a值为0.970 9~1.022 6;携带污染率为0.00%;与其他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00%~100.00%;生物参考区间和检出限验证均合格.结论:HISCL5000化学分析仪可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可用于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

    作者:郑齐锶;戴蕾;陶月;宁明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医疗设备维修的各项工作,保障医疗设备临床使用质量与安全.方法: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搭建系统框架,采用PowerBuilder语言进行编程,利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与查询工作,设计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结果:通过2a的临床应用,该系统运行稳定,临床科室每次医疗设备故障均能在网上报修,并可随时查询每次维修的详细记录,且可以很轻松地对这些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该系统达到了信息化管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要求,提升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作者:崔锐;李保君;陈绵康;夏冠群;张元江;鲍俊成;周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功能检查室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的:构建肺功能检查室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门诊、病房、体检机构及社区医院肺功能数据的共享.方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和企业级的SQL Server数据库,连接肺功能仪、蓝牙自动身高体重仪、扫码枪、补录系统、交换机和医院信息系统,实现肺功能仪与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结果: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诊疗效率.结论:该系统规范了肺功能检查的流程和质量控制,实现了门诊、病房患者信息的共享,方便了科研数据采集,适应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莉芬;常晓红;韩志海;舒六一;刘方;逯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氧气湿化瓶烘干装载架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烘干装载架用于干燥湿化瓶及内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回收后的600套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清洗消毒,随机分为烘干架组(实验组)300套,篮筐组(对照组)300套.实验组的湿化瓶及内芯倒置于装载架上,放入电热恒温干燥柜(45℃)中烘干3h;对照组的湿化瓶紧靠着倒置于塑料篮筐中,内芯倒立插入湿化瓶间的空隙,置于电热恒温干燥柜(45℃)中烘干3h.分10次进行,每次30套.结果:实验组的干燥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x2=79.675,P<0.005),说明实验组的干燥效果好.实验组的侧翻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7%(x2=58.14,P<0.005),说明实验组的侧翻率低.结论:氧气湿化瓶烘干装载架固定及干燥湿化瓶的效果好,可保障消毒质量,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网络数据库的高压氧治疗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传统的高压氧治疗信息管理出现的重复操作过多、检录信息量过大、誊写易出错等问题.方法:应用网络数据库建立信息存储单元,设计系统软硬件架构,开发出医护终端、自助服务终端、手持智能终端、预约App应用程序等信息处理单元.结果: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快速打印、识别,服务器响应迅速,计费模块准确无误,自助服务终端人机交互高效,预约功能反映良好.结论:该系统优化了高压氧就诊流程,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敦晓;李琳;王海东;胡慧军;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医保管理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实践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在医保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实践.方法:介绍高值医用耗材在医用耗材中的界定,分析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在现行医保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准入与采购管理、高值医用耗材审批、组织医保政策培训、建立高值医用耗材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规范医保管理中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结果:通过科学规范化管理,医院人均医用耗材增长幅度减缓,住院医用耗材总量得到控制,国产化率有所提高.结论:各大医疗机构应以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管理规定与制度为依据,以完善的审批流程为关键环节,以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为手段,去除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增长因素,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叶红梅;王红仙;温静;余红;郑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高原单兵急救盒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高原单兵急救盒,用于官兵急性高原反应的救治.方法:根据军事预防医学相关理论和部队进驻高原的卫生防护、治疗实践经验,以盒体结构设计和内装药材筛选为重点,研制新型高原单兵急救盒.将2 100例官兵分为对照组(1 000例)和观察组(l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处置,观察组先自主使用新型高原单兵急救盒后再按常规救治流程处置,观察并比较2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情况和救治效果.结果:该急救盒的应用明显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急救反应速度,急性高原反应的救治效果明显提高.进入高原1周后,观察组头痛、胃肠症状、疲劳、头晕4个症状评分分别为(1.5±0.5)、(1.7±0.4)、(1.3±0.6)、(1.6±0.7)分,对照组症状评分分别为(2.3±0.6)、(2.4±0.5)、(2.2±0.5)、(2.4±0.6)分;1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99.2%,平均治愈时间为(8.1±3.3)d,对照组治愈率91.2%,平均治愈时间为(15.2±6.4)d.观察组病情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急救盒使用方便、轻便易携,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王展儒;曹洪亮;李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军卫一号”的高值耗材管理与实践

    目的:有效解决医院高值耗材从采购、入出库到使用、计费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在“军卫一号”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条码技术制定高值耗材管理制度,探求高值耗材的佳管理模式.结果:逐步实现了高值耗材统一管理、全程监控、使用安全、计费方便准确的目标.结论:条码技术的运用减少了高值耗材库存,减轻了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实现了临床科室高值耗材安全使用及计价零误差,方便财务核算,可以作为高值耗材管理的有效模式.

    作者:王荣荣;陆艳玲;廖欢心;彭辽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认知储备在大脑老化中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认知储备的代理指标与定量策略,讨论了认知储备与脑老化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一些研究结果,得出应用认知储备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个体在增龄性脑衰退或AD病理条件下大脑物理性损伤与功能性损伤不完全吻合的现象,指出认知储备的假说虽然已经被大量应用在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等医学研究中,但尚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展望了未来对于认知储备的研究应集中在如何制定出既涵盖多种因素又能跟踪动态发展的代理指标中,以及更广泛地运用于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

    作者:林岚;张柏雯;王婧璇;高宏建;吴水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种方便超声探头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的辅助装置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方便超声探头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的辅助装置.方法:该辅助装置由支撑板、定位针管及弹力橡胶套构成.支撑板为具有弧度的矩形板状结构;定位针管与支撑板一体成型,固定于支撑板的外侧中部,用于容纳定位针;弹力橡胶套为中空橡胶圆套,扩张后套置于支撑板及定位针管外.结果:使用该辅助装置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穿刺时简捷、迅速、平稳,方便了超声探头的体内异物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和成功率.结论:该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留宏;杨阳;孙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6月收治的37例进行氧疗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面罩(face mask,FM)组(n=18)和HHFNC组(n=19).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1h、治疗5h血气分析数值变化.结果:2组治疗1h、治疗5h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h、治疗5h组间数据比较,HHFNC组pa(O2)均显著高于FM组(P<0.05).结论:HHFNC氧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有效纠正缺氧,又能提供很好的舒适度.

    作者:赵林;黄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招标参数的重要性分析及其制定要素探讨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招标参数重要性,提高招标参数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方法:对医疗设备采购的全过程进行介绍,重点分析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中招标参数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对制定招标参数需考虑的要素、技巧、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招标参数直接关系中标结果,决定着所采购设备的质量层次以及是否能满足使用单位的诊疗需要.结论:制定科学严谨的招标参数,既可以保证医疗设备质量,又可以有效保护医疗单位的权益.

    作者:李雪源;卢娟;葛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深度学习在轻度认知障碍转化与分类中的应用分析

    介绍了预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风险对于延缓AD发病的重要意义,简述了广泛用于AD相关疾病研究的ADNI(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数据库,回顾了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MCI分类中的运用.用深度学习算法可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特征,为解决MCI的转化预测与分类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有监督和无监督2个方面重点阐述了目前深度学习的方法运用于以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为主的神经影像数据在MCI 的分类与转换预测的研究现状,后分析与讨论了深度学习算法在该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柏雯;林岚;吴水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掌型经络检测仪稳定性验证

    目的:验证200F掌型经络检测仪检测性能的稳定性.方法:受检者除去与身体接触的金属物件,平坐放松,将双手掌安放在掌型检测单元上,医师输入受检者个人信息建立档案后开始检测,依次检测手指上的十二经络反射区的电阻,分别采集同一天不同时刻的经络检测信息和不同日期的经络检测信息.结果:每个人的各条经络检测值走势虽都有波动,但相关经络的走势图在整个时间趋势变化中均保持彼此之间相对稳定的差值,即在任何时刻检测的结果都能反映全身各条经络的客观比值,十二经络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结论:200F掌型经络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与时间无关,基本上不随时刻与日期的改变而改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郑志杰;董树永;骈巍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远程影像诊断的新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远程影像诊断新模式,探索国内远程影像诊断发展方向.方法:综合国外远程影像发展情况和国内远程影像的实际情况,对国家医疗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分析现有远程影像诊断情况,总结其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远程影像诊断在进行“互联网+”改造升级后,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方便患者就医的目标,提升了医生工作效率、医院自身运营效率等.结论:远程影像诊断的新模式既解决了现有远程影像诊断所存在的问题,又实现了医疗上多方面的共赢,为国家医改和医疗业务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苏玉成;张亚娜;禹汛;蒋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