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黄栋才;黄永建;向红霞

关键词:碳酸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摘要: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20例(320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表面麻醉组(A组)176例,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组(B组)144例,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视力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A、B组患者均能在表面麻醉下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满意、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且以上3项观察指标经卡方检验后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表面麻醉下能完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表面麻醉安全、有效.
临床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在角膜外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AS-OCT)在角膜外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91只眼)各类角膜外伤:穿通伤56只眼,钝挫伤18只眼,角膜异物10只眼,化学伤7只眼.所有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除常规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外,均以AS-OCT观察了角膜形态结构,部分患者进行了角膜厚度测量.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清晰AS - OCT角膜图像,8只眼角膜穿通伤病例清创缝合术后患眼发现严重角膜伤口内口对合不佳,3只眼LASIK术后眼球钝挫伤发现角膜层间积液,对于透明/半透明角膜异物病例,AS-OCT可显示异物在角膜内具体位置.但对于金属异物,在AS-OCT检查所获图像中异物后的部分呈现为无反射区,故而无法判断异物深度.AS-OCT可清晰显示急性期角膜化学伤患者角膜水肿情况并可进行厚度测量.1只眼因陈旧性化学伤导致的角膜白斑,裂隙灯显微镜下无法窥见眼内结构,AS-OCT显示前房、虹膜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AS-OCT可清晰显示外伤后角膜的形态结构,对于角膜外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强;高新蕊;王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与A型超声测厚仪对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的对照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型超声测厚仪对中央角膜厚度(CCT)测量结果的差异,研究Sirius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随机抽取屈光手术前175例(175只眼),分别应用Sirius(意大利科以康)和A超(DGH500)进行CCT测量,用SPSS13.0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Sirius系统测量的CCT平均值为(534.75±33.757)μm,A超所测CCT平均值为(550.70±35.037) μm.A超比Sirius测量的CCT厚15.95 μm,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呈正相关(r =0.954,P=0.00).因Sirius测量不受操作者影响且样本量较大,便以Sirius所测CCT分3组(1组CCT <500 μm,2组CCT500~550 μm,3组CCT >550μm),3组结果均为A超比Sirus测量的CCT厚,但都有很好的相关性.1组Sirius系统和A超的CCT分别为(478.96±13.408)μm和(496.70±20.003)μm,r1=0.823,P=0.000;2组分别为(524.49±14.031) μm和(540.08±16.981)μm,r2 =0.794,P=0.000;3组分别为(571.08±15.769)μm和(586.90±18.952)μm,r3 =0.839,P=0.000.结论 用Sirius三维地形图、眼前节分析系统进行屈光手术术前CCT测量,其结果可靠性好、影响因素少且操作简单、无创,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乐梅;王顺清;张小兰;孙成淑;邓应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层自体巩膜荷包缝合羟基磷灰石眼座肌锥腔内植入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层自体巩膜荷包缝合羟基磷灰石(HA)眼座肌锥腔内植入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39例(39只眼)眼内容物剜除术后行Ⅰ期或Ⅱ期HA眼座植入,剪断视神经,将眼座植入肌锥腔内,双层巩膜壳重叠后荷包缝合.结果 随访1~2年,37例患者对外观及义眼活动度满意,无感染、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等并发症,1例结膜裂开、1例眼座暴露,均通过手术修复并未再复发.结论 双层自体巩膜荷包缝合HA眼座肌锥腔内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凌;田卫群;钟晓东;洪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的研究

    目的 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年龄为36~63岁,其中以41~50岁为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1∶7;上眼睑无痛性非充血性持续肿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眼眶MRI成像扫描显示,16例患者病变均累及眼睑和泪腺组织,受累泪腺明显肿大,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另外,3例患者眼外肌受累,1例颞肌受累,1例额神经受累;实验室检查仅1例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余未见异常.结论 眼睑肿胀是BLEL的典型症状,受累泪腺以双侧居多;MRI成像检查在诊断BLEL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该病需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支持.

    作者:李静;葛心;马建民;史季桐;崔忆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C-PR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可植入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PRL)植人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12月对16例(3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植入PC-PRL,观察其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PC-PRL的拱高等指标.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UCVA)较术前明显改善,佳矫正视力(BCVA)均达到或优于术前BCVA,矫正效果确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眼压(14.04 ±2.48)mm Hg与术前平均眼压(14.74±2.78) 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前房深度(2.56±0.21)mm与术前前房深度(3.13 ±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PC-PRL的平均拱高稳定(0.37±0.07)mm,未见人工晶状体与自身晶状体贴近或晶状体位置明显改变.结论 PC-PRL也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确切,稳定性安全性良好,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昌凤;廖荣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残留观察与处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rmileusis,LASIK)是目前治疗各种屈光不正的有效手术之一.其特点是安全、术后视力恢复快、几乎无疼痛感、稳定,得到广泛近视患者的接受和认同[1].但术中产生角膜层间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1504例患者观察,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治疗近视患者1504例(2796只眼),其中男性853例(1625只眼),女性651例(1171只眼).年龄18 ~45岁.术前情况:近视度为-9.25~-1.25 DS,柱镜屈光度0~5.50 DC.裸眼视力0.1~0.05,矫正视力1.0以上.

    作者:王晓红;潘绍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视野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视野指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以评估视野在DR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DR患者按照DR的国际新分型分成4组(1期DR为DO组,2期DR为D1组,3期DR为D3组,4期DR为D4组),采用瑞士Octopus101型全自动视野计,分别对4组患者(共40例40只眼)以及正常对照组(12例12只眼)行白/白视野(W/WP)和蓝/黄视野(B/YP)检查.结果 W/WP检查中,D0组患者的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YP检查中,各组患者的MS和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WP检查与B/YP检查的MD与DR分级呈正相关(r=0.724,P=0.000;r=0.688,P=0.000),MS与DR分级呈负相关(r=-0.819,P=0.000;r=-0.578,P=0.000).结论 视野缺损与DR程度呈正相关,即视野缺损随着DR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蓝/黄视野可提示糖尿病患者早期视功能改变,在DR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慧萍;丁慰祖;刘嫣;许宇东;钱钧;叶芳;张菊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制、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4例(3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只眼中视力<0.1者1只眼(3.13%),0.1~0.3者2只眼(6.25%),0.3~0.8者25只眼(78.12%),其中>1.0者4只眼(12.5%);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1mm Hg)者30只眼;2只眼术后术后出现浅前房伴低眼压(<9mm Hg),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联合手术操作简便、疗效佳,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大传;张静;查明轩;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化病眼底RetcamⅡ检查表现2例

    例1,女,7岁.系领养儿,生产史、家族史不详.查体:营养中等,智力发育正常,全身皮肤、毛发色泽呈全白,四肢、指趾未见异常,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1,双眼球呈钟摆性眼球震颤,外眼未见异常,屈光间质透明,虹膜透光,色素缺失,纹理欠清,瞳孔圆,约3 mm×3 mm,对光反射存在,瞳孔红光反射呈现耀眼的红色.

    作者:李娜;李丽红;姜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交感性眼炎1例

    患者男性,49岁.主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伴黑影遮挡7d”于201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右眼被钢筋头崩伤,急诊于沈阳医科大学医院,诊断为“右眼巩膜破裂伤,右眼玻璃体积血”,建议患者摘除眼球,告之该眼球无保留价值,患者强烈拒绝摘除眼球,急诊行“右眼巩膜破裂伤缝合术”,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患者于2011年7月20后1次复查,当时伤眼恢复良好,以后未再继续复查,7d前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伴黑影遮挡来我院.

    作者:王金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

    目的 探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适应证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47例(47只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或联合环扎术进行治疗,38例(38只眼)术中眼内注入消毒空气,观察术后视网膜脱离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中,巩膜外加压或或联合环扎术治疗后视网膜完全复位40例(40只眼),其余7例(7只眼)视网膜未复位,再次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硅油填充术复位视网膜.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患者,采用巩膜外加压术进行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既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蒋华章;罗菊花;王莉;杨安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本院160例(178只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31例(31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高眼压发生原因如下:葡萄膜炎症反应(18只眼,58.1%)、无晶状体眼(4只眼,12.9%)、激素引发(4只眼,129%)、硅油填充过量(3只眼,9.7%)、眼内炎(2只眼,6.5%).给予降眼压药物、停用激素类药物、硅油部分取出、前房穿刺或换用敏感抗生素等治疗后,眼压均降至正常.结论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在本研究的发生率为17.4%,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为常见原因,及时的预防和处理能减少视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庆;张军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四种仪器测量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Oculyzer眼前段分析系统、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角膜内皮镜与超声测厚仪测量屈光不正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连续选取行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34例(68只眼),对每位患者分别用Oculyzer、Lenstar、Tomey内皮镜、超声测厚仪四种仪器测量其C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简单线性相关、Bland-Altman分析.结果 Oculyzer、Lenstar、Tomey内皮镜、超声测厚仪测量CCT平均值为(557.69±32.99) μm、(546.75±34.44) μm、(539.44±33.58) μm、(555.87±34.97) μm.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两种测量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厚仪与lenstar、Tomey内皮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相关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Lenstar和Tomey内皮镜三种仪器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965、0.968.Bland-Alunan分析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Lenstar和Tomey内皮镜比较95%一致性界限范围分别为(-24.71~21.07)μm、(-8.79 ~27.03)μm、(-10.74~23.60)μm.结论 Oculyzer测量值与超声测厚仪接近;三种仪器与超声测厚仪之间呈正相关;三种仪器与超声测厚仪的一致性均较好.

    作者:莫婷;沈政伟;姜黎;尹禾;李丽;吴金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巨大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男性,78岁,农民.右眼肿物生长10年,视物遮盖5年伴间断渗血20d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右眼球结膜偏颞侧长一肿物,轻度异物感,无明显疼痛,未引起重视.近5年肿物逐渐增大,沿球面蔓延于角膜,逐渐遮盖角膜面,视力下降.无畏光流泪,无恶心呕吐,无头痛.20d前右眼表面肿物破溃,少许渗血,来院求治.右眼视力:可疑光感,眼睑无红肿,眼球活动度正常.眼球表面可见30 mm×15 mm×10 mm大小肿物,覆盖整个角膜及颞侧球结膜面,肿物表面呈桑椹状,色泽灰红,新生血管长人,质中,边界清楚,无活动度.

    作者:张磊;罗丰年;陈静;杜刚;袁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如何安全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方法 对79只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进行总结,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该手术可以安全开展,疗效满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陈春霞;赵重;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114例(141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114例(141只眼)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临床疗效满意,显著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作者:李慧燕;丁艳;葛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斜V征的手术探讨

    目的 探讨外斜V征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 外斜V征患者44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直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常规矫正相应的水平斜度.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 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以上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结论 下斜肌功能异常是外斜V征的主要原因,应依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亢进、亢进程度决定行下斜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

    作者:张彬;李任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眼底血管充盈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观察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AION)眼底血管充盈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10间住院治疗的AION室68例(68只眼),随机分为非眼压干预组(对照组)30例,眼压干预组38例,对眼压干预组38例在发病时的眼压基础上用药物降低眼压≥8mm Hg或降低眼压≥30%,其它进行常规治疗,观察FFA血管充盈指标的变化,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非眼压干预组(对照组)平均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为(16.9±0.46)s,视盘荧光染料渗漏显现时间为(22.3±0.37)s;眼压干预组平均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为( 13.4 ±0.51)s,视盘荧光染料渗漏显现时间为(16.3±0.32)s.经统计学处理,双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降眼压治疗对AION的眼底血管充盈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薛尚才;李惠荣;孙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斜视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分析斜视矫正术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9例(59只眼)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0只眼),行Swan结膜切口或Limbus切口;B组29例(29只眼),行Parks结膜切口.分别观察术前1d及术后7、14、28d患者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并行泪液分泌检查(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FS)测定.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 ①主观症状:术后7、14 d,患者于眼主观症状明显,A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It试验:术后7、14d,SIt明显增加,A组SIt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UT:术后7、14 d,BUT明显缩短,B组BUT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FS评分:术后7、14 d,CFS评分增加,A组CFS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Swan结膜切口或Limbus切口行斜视手术,显著降低泪膜的稳定性;Parks结膜切口行斜视手术,轻微影响泪膜的稳定性.

    作者:谭业双;周霞;袁均;王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的眼科临床考核模式探索

    目的 为促进以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通过新的眼科临床教学考核模式的探索,为临床教学模式的变革积累相关经验.方法 (1)实施基础:依托我科目前的眼科检查设备,常见眼科疾病的各项临床资料均可以通过相关检查设备进行采集、保存;(2)考核环境的建立:基于上述基础,通过临床病例题库的建立,相应的考核软件的编制,基于网络平台,建立模拟临床环境的考核环境;(3)初步实践:进行基于网络的新的考核模式的实际应用,获得相关反馈.结果 (1)以CBL教学理念,初步建立基于临床病例的考核题库;(2)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临床模拟考核系统;(3)进行相关初步实践,获得反馈信息.结论 新的以临床为导向的眼科考核模式将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目前的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作者:刘堃;刘海芸;叶强;樊莹;孙晓东;许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杂志

主管: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