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菲菲;万振;刘晓龙
目的:探讨Site~Rite*5超声波系统在引导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ICC)中的应用情况、优点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将62例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28例),分别进行直视下普通置管和超声波系统引导下PICC置管,由固定的人员操作,统一评估标准,对比2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度.结果:应用Site~Rite*5超声波系统引导PICC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明显提高护患满意度.结论:使用Site~Rite*5超声波系统引导PICC置管提高了护理人员PICC置管的成功率,有效降低了穿刺失败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宁;金慧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和应急救援时使用的具有加压功能的采输血器.方法:该采输血器包括采血、输血2个部分,采血部分由采血针头、采血管路、采血水止等组成,输血部分由输血针头、输血管路、输血水止、输血过滤器等组成.袋体使用聚乙烯材料,集成采血和输血管路,经热压熔合而成.结果:在大量失血伤员不能及时后送的救治中使用该采输血器,可发挥紧急救治的作用.结论:该采输血器具有采血、输血功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刁春红;付志刚;关洋;尹创新;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白细胞、细菌定量检测联合亚硝酸盐定性检测在诊断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中的应用.方法:将551份患者中段尿标本做定量细菌培养,并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常规检测,记录亚硝酸盐(NIT)结果、白细胞(WBC)计数、细菌(BAC)计数,将上述结果同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IT定性试验的灵敏度为38.3%,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64.6%,准确度为70.1%.WBC计数和BAC计数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6.7%、49.8%、60.0%、81.2%、67.0%和65.2%、71.1%、66.8%、70.4%、68.8%.3项联合应用诊断UTI的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44.1%,阳性预测值为58.6%,阴性预测值为85.5%,准确度为66.1%.结论:WBC计数试验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可以较大程度筛选出尿路感染的患者,而BAC计数和NIT灵敏度比WBC计数低,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3项联合应用时,可以大程度地筛选出UTI患者,其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排除UTI.
作者:朱文波;戴蕾;张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阐述了基于生物雷达的人体运动探测识别技术在反恐作战、安全防护、灾害搜救方面的重要应用优势,并从运动检测、信号分析、特征值提取和识别分类4个方面对人体运动生物雷达探测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后指出了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祁富贵;吕昊;梁福来;李钊;刘淼;安强;李川涛;王健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0 引言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凭借其成像速度快、放射剂量低、图像动态范围大以及图像后处理功能强等优势,在各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1].我院于2010年和2012年分别购入飞利浦DR-VS和DR-TH,有效提高了影像质量和工作效率.2款DR设备在操作系统和大部分硬件上是相同的,区别在于DR-VS是单板DR,它的检查床是简易床,而DR-TH是双板DR,它的检查床是带有平板探测器的电动升降床.为确保DR系统能正常运行,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参考和交流.
作者:陆丽英;沈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保证CT检查的工作流顺畅、中间没有等待,提高日检查量.方法:每天扫描之前对CT机进行性能验收测试,确保扫描间的温湿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分析造成患者等待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结果:通过确保CT机在扫描之前的图像性能满足诊断要求和优化造成等待的不同场景,达到了即使在日扫描量很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扫描工作流的顺畅.结论:每家医院都有自己具体的扫描场景,需要根据自身CT机的特点和所使用的协议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达到既保证图像质量又保证扫描顺畅的目的.
作者:张远林;杨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DR全脊柱成像在脊柱侧凸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脊柱侧凸的200例患者进行全脊柱成像,采用站立前后位和侧位分段曝光后进行自动拼接,将全脊柱显示在一张图像上.结果:进行检查的200例患者中193例自动拼接成功,7例自动拼接失败,其中4例因身体发生晃动、3例因曝光条件选择欠佳而失败;自动拼接失败者中5例经人工校正、2例经重拍后获得满意图像.结论:DR全脊柱成像能将脊柱全长及相邻组织准确、直观地显示在一张图像上,对脊柱侧凸的临床诊治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朱晓军;钱学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0 引言OLYMPUS AU2700生化测试速度达到恒速1 600个测试/h,附加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electrode,ISE)方法的测试速度达到2 134个测试/h.它在我院的生化检查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如何保证它准确、安全和有效正常运行,是摆在维修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1a多的仪器保养与维修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故障预防措施,大大地减轻了维修压力.
作者:潘月鸯;赵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发一种配药连接器,用于连接软体输液瓶与西林瓶,实现全封闭、无污染的药液配制.方法:配药连接器由瓶塞穿刺器、通道口、防脱锥、握指器和空心通道5个部分构成,整体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一次注射成型.使用时,将软体输液瓶和西林瓶瓶塞分别插入配药连接器两端的瓶塞穿刺器,形成密闭的输液配制系统.通过反复挤压、松弛软体输液瓶外壁,利用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之间的压强变化及药液自身重力,促使药液在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间流动而实现输液配制.结果:使用该配药连接器操作过程简便,可使输液配制系统全封闭、输液配制时间缩短,而且药品几乎不浪费,对人体也无伤害,解决了软体输液瓶和西林瓶易滑掉的问题.结论:该配药连接器节能环保,更安全有效,其开发、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张景平;张洛嘉;张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设计一款适合小儿惊厥急救的便携式急救箱,以满足小儿惊厥急救需求.方法:超市选购耐磨损、半透明的硬塑材质封闭式医药箱一个,分上下2层,上层有7小格,下层不分格,箱盖有提手,以便于携带.经全科护士讨论后分类放置小儿惊厥常用抢救药品及物品.结果:观察护士在患儿突发惊厥时应用急救箱及抢救车的应答时间比较,护士采用急救箱单人应答所需时间为(20.80±2.24)s,采用抢救车单人应答所需时间为(30.96±1.07)s、双人应答所需时间为(26.66±2.10)s.在对护士应用急救箱及抢救车急救惊厥患儿的比较中,急救箱组的措施落实及时率、护士使用满意度及医护配合满意度均优于抢救车组.结论:便携式惊厥急救箱轻便、实用,能满足小儿惊厥急救需求,节约了护士人力资源,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金晓红;沈娟;马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伽马刀治疗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某院采用体部伽马刀治疗的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并进行完整随访.结果:56例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9例、无缓解9例,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83.93%.l、2、3a生存率分别为87.50%(49/56)、51.78%(29/56)和17.85%(10/5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13/56)和放射性肺炎(9/56),多为1~2级,且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结论:伽马刀治疗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瘤安全有效,可作为食管癌术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彩珍;黄润生;安有明;房景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探讨消毒灭菌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环节.采用医学工程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和医院感染管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开展消毒灭菌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根本目的.通过对医院已有和近期新购消毒灭菌设备使用情况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同时也根据对其他单位相关设备管理情况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在消毒灭菌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的4个关键环节,对开展消毒灭菌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黔;马世武;李晓云;曾婷婷;谭晶;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Oracle数据库的DataGuard机制进行了研究,用于“军卫一号”数据库的异地容灾.方法:采用Oracle数据库的DataGuard机制,建立“军卫一号”数据库的主库和备库.主库设置为强制记录日志模式,备库增添4个联机日志文件并启动到MOUNT状态.在“军卫一号”系统中进行操作,主库将事务记录在数据库联机日志文件中,实时或定时传送给备库,备库通过增添的4个联机日志文件接收,并读取数据库日志文件中主库提交的事务,依据数据重做机制,在备库中重新执行.结果:“军卫一号”数据库主库出现故障,引起异常宕机无法恢复,备库切换成主库模式,宕机重启,“军卫一号”系统可正常运行,数据零丢失.结论:该方案实现“军卫一号”数据库实时同步备份,数据零丢失,操作简单,数据库容灾恢复时间短,可行性强,恢复后的数据库经严密测试,系统运行平稳.
作者:王兴强;侯玉玲;刘长兴;刘国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0 引言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GC)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分析、烟草制品分析、生物医药和临床分析以及公安系统和法医鉴定等行业,对待测样品(气体或液体)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仪中有一根流通型的狭长管道,这就是色谱柱.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本文着重对美国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仪器公司Clarus系列气相色谱仪[1]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进行介绍,希望对仪器的使用者和维修人员有所帮助.
作者:蒋君刚;陈正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出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医学图像三维重构中的边缘提取问题.方法:结合小波变换理论,在经典边缘检测算法基础上采用一种多尺度小波变换法对脑部、腹部CT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建立数学模型,并同经典边缘检测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算法检测边缘连续性好,抗噪性好,边缘定位准确.结论:该算法性能优于经典边缘检测算法的性能,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
作者:张剑;金延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分析了当前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简述了前期研究情况,强调了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的必要性.介绍了其目的、方法及要点,指出了建成一套严谨、完善、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的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能够为新形势下机动卫勤分队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作者:王碧涛;王东文;孟龙;高龙虎;王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CT扫描过程中体质量指数与对比剂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疑有心肌缺血性病变患者90例,按体质量指数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肥胖组3组,各30例,实行对照研究.利用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方式采集冠状动脉容积数据,然后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construction,CPR)等方法进行图形后处理.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肥胖组、正常组和偏瘦组在冠状动脉左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评分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CT扫描过程中体质量指数与对比剂用量无明显关系.
作者:王俊鹏;薛金娟;朱佳;孙琳;张亚斌;付文荣;宋立军;崔光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制一台特诊检验方舱,具备应急医院所需的心电图、B超检查和血、尿等的常规临床检验功能.方法:以一个50床应急流动医院的功能和作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与之匹配的特诊检查和临床检验所需的参数指标和作业能力,据此进行特诊检验方舱的功能、布局、结构、人机工程、微环境及信息系统设计.结果:依据设计方案制造了特诊检验方舱,能够完成不少于300人/24 h的临床检验和25~30例/24 h的特诊检查.结论:该方舱布局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好,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作者:韩俊淑;刘志国;任旭东;谭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推动医疗机构呼吸机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开展.方法:依据《呼吸机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中的方法,使用经过校准合格的呼吸机,对全区28家实验室的呼吸机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并采用经典Z比分数法进行比对结果判定.结果:只有个别实验室呼吸机的某个参数结果|Z|>2,证明实验室有问题;其他实验室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均为(Z)≤2,符合预期.结论:对呼吸机进行检测比对,能够促进医疗机构提升高风险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呼吸机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滕越;葛剑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介绍了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物流传输系统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求,为提高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提供保障.通过实时追踪某院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物流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郭璇;牛赞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