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辉;李石保;胡公城
目的:研发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生物降解肠吻合支架,并探讨提高临床医生自主研发新型手术器械效率的方法.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将设计思路在普通计算机上三维虚拟实现,并生成工程图申报专利,提交厂家生产.结果:工程图符合专利申报、生产要求,样品顺利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结论:临床医生主动学习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新型手术器械的自主研发,避免了大量的设计更改,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作者:曹洪;禹正杨;罗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提出了一种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系统,讨论了该系统所涉及的概念、研究现状、设计该系统的意义和系统的构成,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使颅颌面畸形治疗质量更趋完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阮兴云;李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客观实时地监控医嘱执行的全过程,预防和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在防止医疗差错的需求牵引下,考虑病区环境,具体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结果:完成了对医嘱执行全程中每一步的实时检查和确认,包括对患者身份、药品、血袋等的唯一识别.结论:系统对保证患者安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王虹;吴飞;张瞩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为减轻战时士兵的负荷、提高战斗力,设计此种多用途野战便携式单兵饭盒.方法:在设计上,选用合适的材质,将饭盒体积小化并进行功能整合.结果:饭盒材质轻,体积小,在有水和无水的条件下均可使用.结论:该设计符合野战时对单兵随身携带野炊工具的要求,可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陆国忠;刘银生;刘小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野战医疗设备数字化是军队后勤保障现代化的一个标志.采用CR技术对现行野战X线装备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CR与PACS的结合,是实现野战X线影像系统数字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为此,提出了野战CR与小型PACS结合的设计方案.
作者:马虹;程志亮;卑贵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简要介绍了传统的形变模型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方法.特别介绍了形变模型中两种重要的方法——Snake模型和水平集模型.图像分割是医学三维重建、医学可视化等的基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和关键技术,也是经典难题.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对医学图像分割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改进原有方法,提出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琴;韩国强;涂泳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显色剂用于战时快速确定电解质电极受堵部位.方法:取相关的试剂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显色剂.用注射器吸取显色剂1 ml,将注射器针头弯曲,直接插入电解仪吸样针里,注入显色剂直至充满吸样管道.结果:该显色液能看到各电极的变化,可快速显示出哪个电极有故障.结论:该显色液成本低廉,使用高效便捷.
作者:周艺峰;周竹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总结5.12抗震救灾过程中医用耗材的应急保障工作,结合国家针对应急保障工作的有关法规,分析目前医用耗材应急保障的特点,进而对医用耗材应急保障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李怡勇;郑小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TEC0 COATRON M4型血凝分析仪采用光学测量法测量血液的粘度,该机使用近5 a来,工作稳定、性能较好、故障率低,现就近期出现的2例故障现象分析如下[1].
作者:汪志坚;白娟;李娅莉;丁元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临床检验危急值,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方法:研发和应用危急值提醒医疗安全警示系统,系统核心是仪器结果的警示提醒和检验危急值的短信警示提醒.结果:通过使用该系统,保证临床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检验危急值信息,缩短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通知时间,扩大了通知范围,实现了危急值分级管理.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危急值的管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成为信息化创造价值的又一例证.
作者:童思木;沈崇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现代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的必要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管理目标;医疗器械资产与物流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与管理;医疗器械报废管理.通过加强医疗器械的全程管理,达到了科学决策、合理采购、有效管理、保证供给、防范不良事件、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军;唐志前;杨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Stago Compact血凝分析仪是法国STAG0公司近生产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我院于2005年新购置了一台,本文就使用中的1例故障及维修经验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作者:姚四军;齐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纯水处理机于2002年8月随生化分析仪同期购得,使用已近6 a.当产水电阻<1.0 Ω时,应随时更换水质预处理系统[1],该系统均由我院器材科固定工程师更换.近期,因产水电阻<1.0Ω,于2008年6月7日更换水质预处理系统,当时观察产水电阻在13~16 Ω快速跳动变化,认为是新更换的水处理系统随着水的渗透交换有个稳定过程,稳定后产水电阻高18 Ω,此时应注意观察.
作者:刘红燕;唐卫民;王海燕;赵继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部队卫生装备维修备件需求率和备件储备量概率计算模型,为卫生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研究装备维修中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和维修性,着重分析了影响维修备件需求率的主要因素,利用泊松流原理分别对不可修部件的备件和可修部件的备件建立需求率计算模型.同时,利用计算备件更换概率的方法得出了一种可行的备件储备量计算方法.结果:得出了部队卫生装备备件需求率和备件储备量计算模型.结论:该模型求解方法简便易行,贴近实际,可以满足平时条件下确定卫生装备维修备件需求率和备件储备量的需要.
作者:张玉明;葛剑徽;马云升;谢迅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0人的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图像并进行评价.结果: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中,甲类片201张,甲片率95.7%;乙类片9张,乙片率4.3%;废片0张,废片率为0.结论:CR系统在新生儿床边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影像的数字化并直接进入PACS,阅片速度快,X线照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成功率高,为临床提供了影像诊断依据.
作者:曾小涛;郭元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动物疲劳性训练实验系统,以期快速建立应力性骨折动物模型.方法:采用MSP430F4270单片机控制高压发生器输出频率和时长可调的高压脉冲,迫使实验兔进行跳跃运动;训练周期结束后,采用骨闪烁显像术对建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应用该系统成功地建立了兔应力性骨折模型.结论:该系统能方便地调节实验动物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工作稳定,可靠性高,具有建模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宋天一;罗二平;申广浩;张星;甘文科;陈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牙科自动冷热循环仪,用于测定牙科材料的温度疲劳老化性能.方法:参照国家标准YY/T0112-93设定参数,进行设计、制作仪器.结果:仪器运行稳定,参数符合标准要求.结论:研制仪器可为牙科材料试验提供可靠稳定的试验条件.
作者:唐立辉;李石保;胡公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没有预先处理的心电图信号中QRS复合波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小波为母小波对来自国际上广泛承认的心电数据库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中的记录进行小波变换,选取了灵敏度更高的高斯函数一阶小波作为小波函数,并采用时频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检测出QRS突变点.结果:在完全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对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中的11幅30min的心电图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能较为准确、快速的检测出QRS波.结论:该QRS波检测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实时心电检测系统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真诚;白家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Micro CT投影图像噪声的去除,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分析了Micro CT投影图像的噪声形成因素.提出了Micro CT投影图像校正的方法,分别针对随机噪声、暗场、光场、响应不一致和瑕疵像元进行了校正.结果: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际响应不一致校正,该方法结合了光场、暗电流、增益不一致校正,只一次循环就解决了3种校正,大大提高了算法效率,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校正方案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MicroCT投影图像的噪声.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为后续三维重建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董歌;罗守华;陈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为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提供预测分析等参考意见.方法:应用经典经济学模型,根据医院实际设备发展水平来构造效益评估数学模型,形成一套评估系统.结果:结合医院放射科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已有数据反复验证模型评估效果,完成了磁共振、CT设备经济效益评估以及科室整体效益评估.结论:该方法可评价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及科室整体效益.
作者:李世俊;张楠;解迎刚;董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