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效果研究

谢凤燕;唐卫刚;崔慧芳;卢景奎

关键词:骨化三醇,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iPTH, 达标率,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65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冲击组(32例)和每日组(33例).然后,根据患者iPTH(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将冲击组分为冲击A组(300 pg/ml≤iPTH≤600 pg/ml)和冲击B组(600 pg/ml0.05).结论: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iPTH的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FES)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FES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升,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能明显提升其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康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在不同时间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并对比在不同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13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137例患者分成睡前服药组(35例)、早饭前服药组(34例)、晚饭后1h服药组(34例)和晚饭后30min服药组(34例).这四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其中,睡前服药组患者在每晚22:00服药,早饭前服药组患者在早饭前30分钟服药,晚饭后1h服药组患者、晚饭后30min服药组患者按照其指明的时间服药.治疗结束后,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晚饭后1h服药组患者和晚饭后30min服药组患者相比,早饭前服药组患者和睡前服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饭前服药组患者相比,睡前服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相比,睡前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更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吴延昊;胡小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5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应用盐酸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年其病情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较高,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留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4例患者分为沙丁胺醇组和布地奈德组,每组各有6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沙丁胺醇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布地奈德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布地奈德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沙丁胺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患者的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峰值流速)值、FEVI(用力呼气容积)值和FVC(用力后续肺活量)值均明显优于沙丁胺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李宇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miR-200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肿瘤细胞在从原发部位向远处转移的过程中会发生形态学改变-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转变为循环肿瘤细胞(CTC).本文主要对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石丽娟;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进行全身麻醉方面具有起效快、效果可靠的特点.但是,此药对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为需要长时间镇静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的安全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主要就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衍生物的研发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董灵根;王申桐;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与6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将4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设为未出血组,将6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设为出血组.我们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①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知,严重腹水、Child-Pugh分级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16s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②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严重腹水与PT>16s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如PT>16s、严重腹水等.因此,临床上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注意规避和消除上述危险因素,以降低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芮菊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便秘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82例卧床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结合组和常规组.为结合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结合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预防其发生便秘,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沈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28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全髋关节置换组的13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而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高晨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加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加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的时间、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腹痛缓解的时间、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水平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且安全性高.

    作者:邵玉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阴虚火旺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盐酸达泊西汀进行治疗,在用药12周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蔡国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的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的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预防压疮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伤口造口小组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更低,其压疮的治愈率更高,其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其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压疮,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择期进行剖宫产的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为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舒适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舒适组产妇的VAS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能减轻其疼痛的程度,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庆贤;吴兰君;刘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鼾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7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型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有87例患儿,新型治疗组有89例患儿.为常规治疗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为新型治疗组患儿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新型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患儿在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作者:王乃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脾胃科收治的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分为中医组(45例)和对比组(47例).我院使用清脂净肝饮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水飞蓟宾葡甲铵片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和血脂的水平.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72%.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ALT(谷丙转氨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TC(总胆固醇)的水平和TG(甘油三酯)的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中医组患者ALT的水平、AST的水平、TC的水平和TG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的水平.因此,使用清脂净肝饮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选方法.

    作者:蔡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09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0例小儿疝气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儿进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B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的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这些患儿出院后,对其均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进行治疗后,A组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好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进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王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变与其谷丙转氨酶、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变与其谷丙转氨酶、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然后根据其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将其分成轻中度脂肪肝组(n=38)和重度脂肪肝组(n=22).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ALT(谷丙转氨酶)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结果:与轻中度脂肪肝组患者相比,重度脂肪肝组患者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肝脏病变的程度与其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作者:顾正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研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50例患者在术前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为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若无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无需在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作者:倪明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CPBL教学法在提高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CPBL教学法在提高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医学院2014级30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这30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150名)和CPBL组(150名).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授病理生理课,为CPBL组学生采用CPBL教学法教授病理生理课,然后比较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用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成果及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CPBL组学生对CPBL教学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用C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果明显优于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果,CPBL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楚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50)、乙组(n=50)和丙组(n=50).我院为甲组患者使用美常安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乳果糖进行治疗,为丙组患者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16,P=0.1299).结论: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赵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