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
目的:探讨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征象的5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5例产妇分为常规组和欣母沛组,其中常规组有27例产妇,欣母沛组有28例产妇.为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欣母沛组产妇加用欣母沛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止血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欣母沛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止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阴道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曹东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用三步排痰法对预防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其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排痰.将2015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为其使用三步排痰法进行排痰.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量、痰液的粘稠度、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在ICU进行治疗的时间.结果:在接受护理的第2d、第4d及第6d,观察组患者的排痰量、痰液的粘稠度、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ICU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三步排痰法为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进行排痰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减少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其在ICU进行治疗的时间.
作者:王丹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腹泻的原因.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4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通过对这484例患儿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使用时间、联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腹泻的情况及其治疗和转归的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其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发生腹泻的原因.结果:1)这4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所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在这484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97例患儿发生了腹泻,其腹泻的发生率为20.04%.3)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腹泻的原因与其年龄、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使用时间和联用抗生素的情况有关,患儿的年龄越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越长,使用的种类越多,其发生腹泻的几率就越高.4)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儿发生腹泻的几率明显高于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抱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这97例腹泻患儿经对症治疗后其腹泻的症状均完全消失,其治疗腹泻所用的时间为2~10天,平均时间为(7.31±2.25)天.结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腹泻的原因较多,因此,临床上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对该病患儿进行治疗,并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其各项生理指标,以降低其腹泻的发生率.对于已发生腹泻的患儿,应及早对其进行治疗,以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65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冲击组(32例)和每日组(33例).然后,根据患者iPTH(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将冲击组分为冲击A组(300 pg/ml≤iPTH≤600 pg/ml)和冲击B组(600 pg/ml0.05).结论: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iPTH的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凤燕;唐卫刚;崔慧芳;卢景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4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例)和胸腔镜组(28例)).对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胸腔镜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CRP、IL-6、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1)胸腔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常规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胸腔镜组患者CRP、IL-6、TNF-α及其IL-10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CRP、IL-6、TNF-α和IL-10的水平.
作者:殷亚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并发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腹胀的评分、排便频度的评分、排便不尽及肛门坠胀感的评分、排便时间的评分、粪便性状的评分及排便困难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用FOLFOX方案对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对这些患者均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后,为这些患者均使用FOLFOX方案进行化疗.即在进行化疗的第1天,为患者使用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在进行化疗的第2天,为患者使用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每2周重复1次化疗.化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结果:进行化疗后,这80例患者进行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3.75%.在进行化疗期间,这些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症、感觉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对这些不良反应能耐受.结论:用FOLFOX方案对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化疗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100例)和综合组(100例).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HAMD的评分、HAMA的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PaO2和PaCO2的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HAMD的评分和HAMA的评分更低,其PaO2的水平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更高,其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发生胎膜早破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在这两组产妇的围产期内,对参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产妇进行全程护理.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3.3%(22/30),其阴道助产率为3.3%(1/30),其剖宫产率为23.4%(7/30),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6.7%(14/30),其阴道助产率为43.3%(13/30),其剖宫产率为10.0%(3/30),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8/30).与参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更高,其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提高其自然分娩率,降低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汪绍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联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联用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用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估量表(NDS)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的评分.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NDS及ADL的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NDS及ADL的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联用组患者NDS及ADL的评分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补阳还五汤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为西药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补阳还五汤组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鼾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7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型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有87例患儿,新型治疗组有89例患儿.为常规治疗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为新型治疗组患儿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新型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患儿在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作者:王乃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时接受会阴侧切术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产妇分为常规组(50例)和集束化组(50例).在分娩结束后,对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集束化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的出血量、疼痛程度和愈合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产妇相比,集束化组产妇会阴切口的出血量更少、疼痛程度更轻、愈合效果更佳,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其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其切口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川峡;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将这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这3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后,均被确诊为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使用TCD对两组研究对象双侧的MAC(大脑中动脉)、PAC(大脑后动脉)和ACA(大脑前动脉)的PSV(收缩期峰值流速)和PI(血管搏动指数)进行检查.然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及其超声图像的特点.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与健康人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且其患侧MCA、ACA的超声图像表现为波浪形圆钝血流频谱改变.结论:用TCD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效果显著,可准确检测出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为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武娟;张明耿;谢小晓;宋施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5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将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经检测,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有效地诊断其病情.
作者:卫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对这66例患者均进行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然后观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麻醉效果持续的时间、手术的用时、拔除喉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术中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拔除喉罩所用的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时间.结果:1)在这6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一次性置入喉罩成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为97%.这66例患者麻醉效果持续的平均时间为(44.5±10.4)min,手术的平均用时为(40.3±12.6)min.在拔除喉罩时,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喉部疼痛,有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4/64).2)在喉罩置入前1min、置入时及拔除后1min,这66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的变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这66例患者拔出喉罩所用的平均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平均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0±1.4)min、(7.7±5.1)min和(27.4±6.8)min.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麻醉的效果好、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小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郎玉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4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4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个性化护理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及其生活质量SF-36的总评分.结果:经过治护,个性化护理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生活质量SF-36的总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用加味银翘散治疗风热型妊娠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风热型妊娠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为治疗组患者应用加味银翘散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应用蒲地兰口服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及进行治疗后均未发生惊厥、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用加味银翘散治疗风热型妊娠感冒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依托咪酯在进行全身麻醉方面具有起效快、效果可靠的特点.但是,此药对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为需要长时间镇静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的安全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主要就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衍生物的研发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董灵根;王申桐;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这些患者使用上述两种技术诊断其病情后,均使用乳腺肿块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了病理诊断.将这些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其乳腺肿块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均较高.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加楚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