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

巫冠中;洪钢;丁玮;刘国卿

关键词:鲨肝刺激物质, 四氧嘧啶, 胰岛素, 糖尿病, 降血糖, 肝细胞, 己糖激酶, 抗氧化
摘要:目的:研究鲨肝刺激物质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果糖胺、胰岛素、肝糖原、己糖激酶、过氧化脂质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离体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研究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鲨肝刺激物质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果糖胺水平,增加血清胰岛素、肝糖原含量,提高己糖激酶活性,减轻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对原代小鼠肝细胞的损伤.结论: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与保护胰岛和肝细胞功能、提高己糖激酶活性、促进肝糖原合成和抗氧化损伤作用密切相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土贝母苷甲诱导HeLa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下称苷甲)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探索它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苷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光学、荧光和电子显微镜,以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和分析苷甲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苷甲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其24、48和 72 h 的IC50值分别为 35.7, 23.6, 17.4 μmol*L-1.在苷甲的作用下,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细胞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都出现了细胞凋亡的典型证据.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揭示bcl-2下调,bax过表达.结论:苷甲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在苷甲的抗肿瘤效果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苷甲诱导的细胞凋亡与bcl-2的下调及bax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马润娣;于立坚;苏伟明;邵海艳;廖铭能;何冬梅;黄来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对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调控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与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8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大肠癌标本SS,CD34,VEGF,TIMP-2的变化.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S表达阳性率为 66.25%,SS高表达组的大肠癌MVD的表达显著低于SS低表达组(P<0.01),SS表达与TIMP-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VEG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S及VEGF,TIMP-2在人体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一定拮抗性.SS的抑癌机制之一可能是干扰了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影响了细胞内调节细胞生长信号的传递,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

    作者:武健;李先海;夏祥厚;王亚兵;阎竟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庆大霉素对不同年龄组豚鼠的药动学与耳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治疗剂量对幼年和成年豚鼠耳毒性的程度有无差异.方法:幼年组、成年组豚鼠各35只,对照组各7只.按照与人类等效剂量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两组药动学特点;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两组耳蜗损伤情况.结果:单剂给药2组均为二室开放模型,峰浓度和达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多次给药幼年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同点成年组,存在明显体内药物蓄积;耳蜗损伤情况,幼年组较成年组重,且停药后毛细胞缺失数持续增加.结论:等效人类治疗剂量的庆大霉素对幼年组豚鼠造成的耳毒性损害较成年组严重,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重.幼年豚鼠的这种高敏性可能与药物从体内排出慢、易蓄积有关.

    作者:朱新波;王菊香;董缪武;王珊娟;林丹;金晓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钾通道开放剂埃他卡林和吡那地尔联合用药降压作用的特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种类的钾通道开放剂(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KCOs)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和吡那地尔(pinacidil,Pin)联用降压作用的特征.方法:用无创性套尾法观察药物对清醒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in在 2.0 和 4.0 mg*kg-1剂量下,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清醒大鼠的血压,加快其心率.Ipt在 2.0,4.0 和 8.0 mg*kg-1剂量下,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但不影响心率.Ipt(2.0~8.0 mg*kg-1)与Pin(4.0 mg*kg-1)合用时,其降压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但加快心率的作用与Pin相同.结论:Ipt和Pin降压特点不同,二者联用的降压作用增强.

    作者:王桂英;龙超良;汪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电流钳记录动作电位和电压钳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原液含银杏黄酮甙 0.804 g*L-1,银杏内酯 0.06 g*L-1)明显缩短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1800稀释液致APD90缩短13%(P<0.05),1200稀释液致APD90缩短23%(P<0.05);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有抑制作用,在1800时ICa-L峰值降低15%(P<0.05),1200时ICa-L峰值降低42%(P<0.05),均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I-V关系曲线逐渐上移,但出现电流峰值的电压不变.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缩短APD,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

    作者:张绪国;王家宁;李建军;刘忠武;黄从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表面电荷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阐明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为As2O3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细胞电泳仪检测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细胞电泳率的变化.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形态学观察,亚G1期细胞含量和DNA凝胶电泳等鉴定细胞凋亡.结果:1.0~20 μmol*L-1 As2O3作用于K562细胞,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FCM显示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之前,试验组细胞表面电荷已在 1.6 h 左右开始下降,6 h 内降低明显,6 h 后虽有下降,但幅度明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低于 1.0 μmol*L-1 的As2O3对细胞表面电荷影响不大.结论:细胞表面电荷的下降是K562细胞凋亡的早期事件.细胞表面电荷的下降有一定的时间范围,超过此范围,细胞表面电荷下降趋向无限大.

    作者:苏永宏;彭晓;焦宁超;王东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aspase抑制剂的若干药理学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失衡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是执行细胞凋亡的蛋白酶家族,在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它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级联激活.一些天然和合成的caspase抑制剂能够抑制caspase家族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员而发挥抗凋亡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细胞过度凋亡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宏涛;袁守军;李正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对左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 (L-thy) 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基因表达和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除对照组外,大鼠皮下注射L-thy (0.4 mg*kg-1*d-1) 共 10 d,在 d 7 给予CPU-0213(ig, 100 mg*kg-1*d-1)干预,连续 3 d.动物处死后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肌组织中总胶原含量,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的基因表达.结果:L-thy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MMPs的表达下调.TIMPs的表达上调.给予CPU-0213后TIMP-1的表达下调,TIMP-2的表达基本不改变,MMPs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CPU-0213通过抑制MMPs的表达,增加心肌胶原的含量,改善心肌病理性重构.

    作者:刘青;戴德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型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Ariflo对内皮素-1诱发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目的: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phosphodiesterase,PDE) Ⅳ抑制剂Ariflo对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 诱发的非妊娠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累积给药法观察药物对离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结果:Ariflo可降低子宫平滑肌自主收缩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 (pD2=7.90),且对ET-1 (3×10-8 mol*L-1)诱发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pD2=7.40),作用强度与Rolipram相似.结论:Ariflo对ET-1诱发的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在临床上有缓解痛经的作用.

    作者:祁红;Leroy MJ;Advenier C;张勇;Emmanuel N;陈红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随机分为3个甘草酸二铵组、正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大鼠 0.5%甘草酸二铵(20、40、60 mg*kg-1, ig)和生理盐水连续 9 d.d 6、d 7、d 8 给药后 1 h,各给药组和对照组ip环磷酰胺 150 mg*kg-1, 检测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心脏、肾、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同时检测各组的凝血时间.结果:甘草酸二铵能够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的降低,明显降低心脏、肾、肝脏组织丙二醛的含量.甘草酸二铵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凝血时间延长也有治疗作用.结论: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南;刘翠霞;但汉雄;王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醋柳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醋柳总黄酮(TFH)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在高钾、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ng Ⅱ)刺激下单层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并与传统的钙拮抗剂Verapamil(Ver)进行对照研究.结果:TFH(100 mg*L-1)对静息状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i无明显影响;TFH(60~100 mg*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高K+去极化引起的[Ca2+]i升高,与Ver作用相似,但弱于Ver;TFH(80、100 mg*L-1)对NE、Ang 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Ca2+]i升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无细胞外Ca2+存在下,TFH(80、100 mg*L-1)对NE引起的[Ca2+]i升高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结论:醋柳总黄酮通过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型钙通道双重抑制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这可能是醋柳黄酮产生舒血管降压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家富;章茂顺;王家良;符宗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鲨肝刺激物质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鲨肝刺激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果糖胺、胰岛素、肝糖原、己糖激酶、过氧化脂质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离体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研究鲨肝刺激物质对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鲨肝刺激物质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果糖胺水平,增加血清胰岛素、肝糖原含量,提高己糖激酶活性,减轻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对原代小鼠肝细胞的损伤.结论:鲨肝刺激物质降血糖作用机制与保护胰岛和肝细胞功能、提高己糖激酶活性、促进肝糖原合成和抗氧化损伤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巫冠中;洪钢;丁玮;刘国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苦杏仁苷对佐剂性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苦杏仁苷对大鼠佐剂性炎症(机体异常免疫)和小鼠碳粒廓清(机体正常免疫)的影响,以揭示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抗原,形成大鼠慢性免疫萎缩性胃炎模型,测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大鼠足跖皮内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形成佐剂性关节炎,测定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继发病变的肿胀率及炎症抑制率;小鼠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结果: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可极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减轻继发病变的肿胀率,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P<0.01);苦杏仁苷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提高小鼠廓清指数(P<0.05),极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病变的肿胀度、肿胀率(P<0.01);各剂量组的苦杏仁苷对大鼠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作用(P>0.05).结论:苦杏仁苷能抑制佐剂性炎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方伟蓉;李运曼;钟林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种新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108体外抑制P-糖蛋白功能及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新合成四氢异喹啉衍生物H108抑制P-糖蛋白(P-gp)功能及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H108对K562/ADR细胞株及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内罗丹明123(Rh123)积聚的影响,考察H108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及对血脑屏障上P-gp药物外排功能的影响.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缺血缺氧损伤模型,过氧化氢(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硝普钠(SNP)建立NO损伤模型, MTT法测定H108对三种PC12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H108浓度依赖性地增加K562/ADR及RBMECs细胞中Rh123的累积浓度.并可明显对抗Na2S2O4及SN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H108具有一定的P-gp逆转作,并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特别是用于促进血脑屏障上药物转运的P-gp逆转剂.

    作者:杨志勇;刘国卿;黄文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班布特罗对哮喘豚鼠淋巴细胞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bambuterol)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淋巴细胞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lbumin, OA)建立豚鼠哮喘模型,BALF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淋巴细胞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淋巴细胞胞浆IκB含量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班布特罗可显著增加BALF中IL-10水平及淋巴细胞胞浆IκB含量(P<0.05),降低NF-κB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P<0.05),而且这一作用可被β2-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拮抗;但IκB含量及IL-10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F-κB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F-κB与IL-10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70,P<0.01).结论:班布特罗通过抑制IκB降解和增加IL-10水平,从而抑制淋巴细胞NF-κB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洪泉;周成华;武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调控

    目的:探讨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车前子、青葙子、菊花和熟地对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ns epithelial cell, LEC)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调控.方法:将SD大鼠双眼随机分成7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组、吡诺克辛(PS)组、车前子组、青葙子组、菊花组和熟地组.无菌操作摘除眼球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晶状体,使晶状体孵育在 300 μmol*L-1 H2O2培养液中复制LEC凋亡模型,同时采用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干预, 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共同孵育 24 h.取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SD大鼠LEC中Bcl-2和Bax均有表达,Bcl-2表达较Bax表达强;H2O2组Bcl-2表达显著下调,Bax表达显著上调(P<0.01),Bcl-2/Bax比率下降;与H2O2组比较,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可明显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P<0.01),Bcl-2/Bax比率上升; PS与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调节作用相似,但弱于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作用(P<0.05).结论: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LEC凋亡的分子机制.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汪朝阳;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及其评价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AD的防治研究起重要作用.虽然AD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的制作,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本文对AD各类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各类动物模型的优劣进行评价.

    作者:王颖彦;黄韧;王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40例早孕(6~12 wk)妇女,术前静脉内注射芬太尼 0.05~0.1 mg (1.0~2.0 μg*kg-1),继以异丙酚 2 mg*kg-1静脉内注射.术中静脉每次追加异丙酚 0.5 mg*kg-1.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出血量,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同期14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行人工流产妇女为对照.结果: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100%,宫口易于扩张,缩短了手术时间(P<0.01).观察组中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和病人痛苦,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褚桂芬;徐岚;张永凤;程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扰素α对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白血病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5×103 U*ml-1以上的干扰素α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10×103 U*ml-1)作用48~60 h在Hoechst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改变.结论:干扰素α能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为干扰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作者:刘加军;伍新尧;蔡贵庆;伍祥林;童大跃;陈丽娴;潘祥林;陈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aco-2 细胞对人参皂苷Rg3的摄取及代谢研究

    目的:研究Caco-2 细胞对人参皂苷Rg3的摄取、代谢及其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检测方法测定细胞中Rg3及其代谢产物Rh2药物浓度,考察时间、pH值、温度、药物浓度及抑制剂对Rg3摄取速率及代谢物产量的影响.结果:Rg3 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是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的,其被动转运系数Kd为 0.07 nmol*h-1*mg-1prot;大摄取速率Vmax为 3.32 nmol*h-1*mg-1 prot; Km是 16.31 μmol*L-1 .加入代谢抑制剂叠氮化钠及2,4-二硝基酚时摄取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Caco-2 细胞模型适用于人参皂苷的吸收机制研究;Rg3在肠道中的代谢为其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谢海棠;王广基;赵小辰;孙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