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华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9例孕产妇。我院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孕产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在这两组孕产妇出院前,比较她们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0%。对照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7.6%。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作者:沈凤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初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加用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前两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闫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郑州市金水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为治疗组患者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的症状,还能改善其肩关节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天睿;周友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20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某院收治的2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其POSSUM风险评分表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对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指标进行评分后发现,计0分的有93例次、计1分的有82例次、计2分的有53例次、计3分的有13例次。在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评分中,得分居前6位的风险指标依次是(从高至低):年龄、手术分级、肾功能、手术时间、营养状况、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本组患者12项风险评分的人均得分为(11.3±5.8)分,其中评定结果为理想的患者1例,评定结果为低风险的患者有4例,评定结果为有风险的患者6例,评定结果为高风险的患者有9例。在本组患者中,手术风险等级的评定结果为“风险”+“高风险”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高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时间长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的合并症较多,营养状况较差,进行手术治疗的级别较高、时间较长,易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临床医师应尽量为此类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尽可能控制其基础疾病,改善其营养状况,以降低其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性。
作者:赵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TWO镍钛预备系统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体牙髓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65例(76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为对照组患者按常规使用K锉预备根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分级的情况、IAE的发生率、根充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使用MTWO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根管治疗的效果。此根管预备系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止痛药物的使用率较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照华;彭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及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被评定为症状部分缓解的患者有40例(占80%),为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7/50)。结论:在为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期间,为其施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柯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电子处方系统联合床旁自服药物二联单对住院患者自服药物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两家同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2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120患者。我院采用电子处方系统对常规组患者的自服药物进行管理,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联合我院设计的床旁自服药物二联单对实验组患者的自服药物进行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服药物到手的准确性及两组患者、医生、护士对自服药物管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服药物到手的及时性、完整性以及该组患者、医生、护士对自服药物管理方法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电子处方联合床旁自服药物二联单对住院患者自服药物进行管理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住院患者自服药物到手的准确性及患者、医护人员对自服药物管理方法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蓉;何淑君;刘萍;昝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疗的8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生长抑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所用药物和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内镜下多点套扎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陈卫星;黄乾雄;余飞跃;张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诊科是医院在第一时间抢救急、危、重病患者的场所。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是导致急诊科护理工作失败和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笔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了进行探讨。
作者:喻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时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6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2个病灶为交界性病灶,有7个病灶边界模糊。本组2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共发现21个病灶,其中有2个病灶为恶性肿瘤病灶,有18个病灶为良性肿瘤病灶,有1个病灶为交界性肿瘤病灶,有7个病灶的边界较模糊,有9个病灶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5个病灶为囊实性混合团块。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医务人员若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时发现其乳房内的肿块呈叶状分布、边界极为明显、直径超过5cm且无钙化情况时,尤其在发现其病灶有短期迅速增长史时可初步诊断其患有乳腺叶状肿瘤。
作者:薛学医;薛来平;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损害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68例患儿均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及血液流变学(简称血流变)指标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显示心肌酶升高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心肌酶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我院为观察组患儿(心肌酶升高)进行退黄、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心肌酶正常)仅进行退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液流变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心肌酶、高切变全血粘度值、低切变全血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粘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红细胞变形指数则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肌酶、高切变全血粘度值、低切变全血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血浆粘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原因之一是高浓度的脂溶性胆红素在血液循环中引起了血液粘度增高,造成血液流变学异常,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因此,对此病患儿进行退黄、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有利于降低其血液黏度,进而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缬沙坦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为氨氯地平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缬沙坦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优于氨氯地平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缬沙坦治疗老年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在为两组患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效人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敬华;朱亮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6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其均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56例患儿中,治愈的患儿有51例,死亡的患儿有5例,这些患儿的治愈率为91.07%。其中,有14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结论: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李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84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立群;左燕青;李娜;李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釆用安全性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建立静脉通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安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安全组患者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比分析其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输液的通畅率及针剌伤的发生率。结果:为安全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的脱针率为2.8%传统组患者的脱针率为5.6%,二者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输液的通畅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和输液通畅率较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低,更适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造口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造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造口护理干预,在这45例接受直肠癌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造口水肿的情况,护理人员在使用浓度为10%的高渗盐水对其伤口进行湿敷后,水肿快速消退,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造口并发症。结论:对接受直肠癌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造口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国利;张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费用较低,该疗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召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对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大尿流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