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邵佩红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骨折, 生活质量, 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为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舒适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参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舒适护理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8%,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在我市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以期为关心和救治这类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31例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我院自制的《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2009~2013年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诊治情况统计表》对这1031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死亡的原因。结果:在这10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在18~60岁之间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我们对这1031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病情进行分析后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4.87%,患有旅途性精神病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29%;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54%,患有HIV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48%。我院主要使用药物疗法对这10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对其中的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这1031例患者均未使用电休克疗法进行治疗。对于存在重症躯体疾病的患者,我们按照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在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获得转归,其中,有35例患者死亡,占患者总数的3.39%。结论:加强对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积极诊断与治疗其相关疾病,对于促进这类患者转归,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其进行化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4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化疗计划,化疗周期共计197个,平均化疗周期为4.7个。在这42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完全缓解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9.5%),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38.1%),为稳定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9.0%),为进展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33.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7.6%。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及肝肾异常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31.0%、35.7%、38.1%和7.1%。结论:应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轻微,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灿;王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胃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至今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使用甲硝唑、黄连素、阿莫西林等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甲硝唑、黄连素及阿莫西林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应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4.2%。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米司非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部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拇指缺损治疗方案探析

    拇指具备40%的手功能。拇指缺损可明显制约人的活动和生活能力。探讨可有效治疗拇指缺损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在阐述拇指缺损重建需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就常用拇指缺损的疗法及临床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作者:廖辉文;刘鸣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的声像图表现及所有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在这60例孕产妇中,被确诊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0%;漏诊的孕产妇有10例,漏诊率为16.67%;误诊的孕产妇有2例,误诊率为3.33%。在被误诊的2例孕妇中,有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1例被误诊为胎盘血窦。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钬激光碎石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4.28%,其中有1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2.8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60.00%,其中有12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34.28%。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及结石移入肾脏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的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可降低其体内的结石在被击碎后移入肾脏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红芳;李巧星;王伟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71%和20.00%。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2.86%。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其治疗的时间与治疗的费用,远期效果较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锦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80例患者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我们根据这48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及高值组。其中,中值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高值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值组患者与中值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利于明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与其肾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该病。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江红;杨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评析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宫颈未成熟等原因需要进行引产的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孕产妇。我院为对照组孕产妇使用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为观察组孕产妇使用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进行引产分娩的结果及新生儿的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产妇进行引产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引产的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孕产妇进行引产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和体重等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且服用方便,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林雪;吴鸿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在观察组150例患者中,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的患者有129例(占患者总数的86.00%),为部分依从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12.67%),为不依从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1.33%);在对照组150例患者中,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的患者有83例(占患者总数的55.33%),为部分依从的患者有49例(占患者总数的32.67%),为不依从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12.00%),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珍;郭碧娥;王家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血肿清除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彦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临床上感染菌群分布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感染菌群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51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这3512例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进行采集,将其制成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512例标本中共查到病原菌1050株。其中,肠杆菌属所占的比例大,与其他病原菌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7.5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20.95%,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4.7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头孢派姆(CFP)、阿米卡星(AMK)、左氧氟沙星(LVF)等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导致我院临床感染的致病菌以肠杆菌属为主,此菌群的耐药性较强,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作者:肖开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釆用安全性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建立静脉通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安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安全组患者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比分析其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输液的通畅率及针剌伤的发生率。结果:为安全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的脱针率为2.8%传统组患者的脱针率为5.6%,二者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输液的通畅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和输液通畅率较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低,更适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两种冲洗隧道口联合湿敷法对血透导管隧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对血透导管隧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血液透析隧道感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进行护理,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对血透导管隧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吕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替米沙坦片和氨氯地平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疗的8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生长抑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所用药物和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内镜下多点套扎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陈卫星;黄乾雄;余飞跃;张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38%,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代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孟鲁司特钠和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钠和富马酸酮替酚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对这68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体征,促进其痊愈,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文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