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性状改变后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

许卫铭;王晖;冯小龙

关键词:薄荷醇, 甲硝唑, 透皮吸收, 渗透系数, 贮库效应
摘要:目的:通过改变皮肤的性状,观察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室扩散池体外实验装置,以性状不同的兔皮作为屏障,使用薄荷醇作为促透剂,测定甲硝唑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其渗透系数.结果:当去除角质层后,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发生明显变化,与不含促透剂的完整皮肤组相比透皮作用非常显著,但与本身不含促透剂组相比透皮作用不明显;同时薄荷醇和氮酮均能增加在完整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对去角质层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无影响.结果还表明在两种不同性状的皮肤中,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的透皮作用和贮库效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薄荷醇能促进甲硝唑的透皮吸收,作用主要在角质层,角质层具有贮库效应.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药物控制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控制高血压病人插管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45例原发性高血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U组,n=15)、硝酸甘油组(N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分别于诱导时和术毕静注乌拉地尔0.5mg*kg-1或硝酸甘油1μg*kg-1或不用降压药,观察插管期及拔管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插管与拔管期C组心血管反应剧烈,各项观察指标均异常升高(P<0.01);U组和N组SBP、DBP、MAP平稳,分别与C组同期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U组与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U组和N组HR、RPP虽有升高,但升高幅度均低于C组(P<0.01).结论:乌拉地尔0.5mg*kg-1或硝酸甘油1μg*kg-1静注均能有效控制插管与拔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助于高血压病人插管与拔管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作者:柴小青;陈昆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治疗肺部感染52例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测定52例肺部感染患者白细胞、病原菌、动脉血气分析.取患者痰液,涂至羊血SS中国皿板上培养,见菌落生长后提取细菌作菌株分型鉴定.给予左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个疗程.结果: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2%,革兰氏阳性菌占28.8%.应用左氧氟沙星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均达92.3%.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良好.

    作者:赵刚;胡徽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康泰胶囊治疗帕金森病62例

    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自拟方脑康泰胶囊治疗帕金森病6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符合帕金森病诊断[1],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40~87岁,平均(63.82±10.91)岁;病程2~16年,平均(4.81±2.37)年;病情严重程度采用Hoehn-Yuhr分级[1],Ⅱ级15例,Ⅲ级22例,Ⅳ级4例,Ⅴ级21例.

    作者:曹子成;李凤莲;张耀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现状

    本文概述了中药及其复方的降压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应用,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钙离子通道,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活性物质.

    作者:李莉;王钦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日月丹胶囊对大鼠心血管药效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日月丹胶囊对心血管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大鼠模型,观察日月丹胶囊灌胃7d后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影响;采用大鼠尾容积法,观测日月丹胶囊灌胃给药7d后大鼠血压的改变;拉颈处死大鼠,分离动静脉,接通导管,观察给药前后洛氏液下滴的滴数;采用小鼠灌胃法测定日月丹胶囊的大耐受量.结果:日月丹胶囊高、低剂量组的血清胆固醇与NS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与NS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的大鼠血压与NS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日月丹胶囊具有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作用.

    作者:段嬿楠;刘元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已用于治疗人类多种疾病.随着对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是肿瘤内分泌治疗的新药物.

    作者:涂久生;吴佩;夏祥厚;芮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盐酸奈福泮缓释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目的:验证盐酸奈福泮缓释片的缓释特性并判定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多剂量连续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求算相关参数.结果:单剂量给药的结果表明:缓释片在给药后2~12h内血药浓度维持在20~40mg*L-1之间,cmax为(45.8±15.7)mg*L-1,tpeak为(3.4±0.8)h;普通片在给药后0.5~8h内血药浓度维持在20mg*L-1以上,cmax为(72.7±26.0)mg*L-1,tpeak为(1.6±0.6)h.两制剂的AUC分别为(363.4±107.7)及(374.8±125.7)mg*h*L-1,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25.多剂量给药的结果表明:缓释片和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31.5±12.7)及(33.7±10.5)mg*L-1,cmin分别为(13.4±4.4)及(10.9±5.4)mg*L-1,tpeak分别为(2.6±0.6)及(1.2±0.5)h,FI分别为0.77±0.26及1.04±0.18.结论:该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两制剂生物利用度(AUC)具有等效性.

    作者:王少华;于宝东;陈安进;初晓;姜新道;赵美玲;闫美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皮肤性状改变后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

    目的:通过改变皮肤的性状,观察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室扩散池体外实验装置,以性状不同的兔皮作为屏障,使用薄荷醇作为促透剂,测定甲硝唑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其渗透系数.结果:当去除角质层后,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发生明显变化,与不含促透剂的完整皮肤组相比透皮作用非常显著,但与本身不含促透剂组相比透皮作用不明显;同时薄荷醇和氮酮均能增加在完整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对去角质层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无影响.结果还表明在两种不同性状的皮肤中,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的透皮作用和贮库效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薄荷醇能促进甲硝唑的透皮吸收,作用主要在角质层,角质层具有贮库效应.

    作者:许卫铭;王晖;冯小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发展过程就是肝纤维化的过程,防治肝硬化的目的是制止或逆转肝纤维化,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从98年4月开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根据1995年5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选择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16例,其中男13性,女3例,年龄在26~62岁之间,均无腹水.

    作者:陈华忠;张剑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对兔体内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6只新西兰白兔灌服克拉霉素前后对稳态时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实验分为两期:Ⅰ期d1~4为单独灌服氨茶碱至稳态;Ⅱ期为d5~10,合用克拉霉素与氨茶碱.每次给药剂量氨茶碱为30mg*kg-1,克拉霉素为50mg*kg-1.对两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各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氨茶碱与克拉霉素合并应用不需要调整氨茶碱的用量.

    作者:孙成春;赵小元;曹洋;王景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及急性血淤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大剂量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淤模型,观察丹参用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J点和T波及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中(4.0g*kg-1)、高(8.0g*kg-1)剂量均明显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J点和T波的升高(P<0.05或P<0.01),丹参各剂量组能明显预防急性血淤模型高、中、低切变率的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丹参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并具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作者:汪长生;杨解人;桂常青;丁伯平;宋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米替林对谷氨酸损伤中枢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Ami)对谷氨酸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15~18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加入谷氨酸(Glu),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观察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阿米替林的保护作用.结果:加入谷氨酸后,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死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含量增加,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生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减少.Ami10-8~10-6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Ami对谷氨酸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徐庆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缬沙坦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代文)的降压效果及其对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3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6mon的缬沙坦治疗,通过治疗前后对血压、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测的对比,探讨缬沙坦对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结果:经过6mon的治疗,血压从162/102mmHg降至135/84mmHg(P<0.01),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缬沙坦长期治疗可使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

    作者:施海峰;华守明;金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52例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前列腺素E1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入前列腺素E110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d一疗程,复方丹参组加入复方丹参16ml,静脉滴注,疗程同前.结果:前列腺素E1组总有效率94.23%,复方丹参组86.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与复方丹参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

    作者:王德宝;卢等彩;张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干扰素α-2 b对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影响

    近年来有关透明质酸(HA)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关系报道较多,一般认为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血清HA水平增高,且与肝纤维化有关.有报道干扰素α、β,尤其是γ在体外及体内均可使血清中 PⅢP、I型胶原、HA的浓度和TGF-β的mRNA水平降低.本文观察了α-干扰素对慢性乙肝、丙肝治疗前后HA的含量变化.

    作者:李伊玲;王凤华;李庆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稿约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4-乙氧羰基苯氧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吖啶盐酸盐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9-(4-乙氧羰基苯氧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吖啶盐酸盐(EDT)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跳台法和Y-型迷宫法,观察EDT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EDT2.5、5、10mg*kg-1灌胃5d,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致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EDT可以改善小鼠的记忆功能.

    作者:盛瑞;刘国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菊藻丸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验方菊藻丸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实验组同时口服菊藻丸12mon,随访5年,观察生存率、复发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组5年生存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菊藻丸临床用于防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向丽萍;欧阳恒;肖毅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高危急性心肌梗死33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一种有效机械循环支持方法.现将我院心内科33例高危AMI患者使用IABP的情况作一总结.

    作者:程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六一汤及其拆方组分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六一汤及其拆方组分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血虚小鼠模型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IL-2、TNF活性.结果:复方六一汤全方对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全面增强作用,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正常.黄芪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芪参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相当,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TNF活性恢复正常,芪草配伍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正常,甘草配伍使用可明显增强各项免疫指标,调和芪参药效,起免疫调节作用.结论:复方六一汤及其拆方组分可改善血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袁栎;吴敏毓;孙瑞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