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对比

曹娟;刘贺;卢伟东;庞志路

关键词:全身麻醉,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髋部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麻醉后其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指标变化的情况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麻醉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心输出量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肺动脉压指标均明显高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秀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3.3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较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稳定。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分析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在这些患者中,男性中老年患者较多,其职业主要是农民,在1~4月份发病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乏力、巩膜黄染、纳差、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肿大、大便色变浅、脾肿大、皮肤瘙痒、腹水。患者的年龄越大,住院的时间越长,总胆红素的水平越高,ALT值和白蛋白值越低(P<0.05)。重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重叠酒精肝患者的总胆红素明显高于仅患有AHE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全年皆可发病,其中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老年患者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重叠感染患者重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飞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82颗患牙)年轻恒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患儿,40颗患牙)和对照组(39例患儿,42颗患牙)。为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这两组患儿均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常见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对其进行解决的对策。方法:对近几年我院门诊输液室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我院门诊输液室常见的差错事件主要有输液反应、静脉穿刺失败等,相关单位应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增加对输液患者的巡视频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专业素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营造洁净的输液环境等方面着手,以减少输液室差错事件的发生。结论:引起门诊输液室发生差错事件的原因有很多,相关部门应提高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蒋合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动态心电图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R-R间期超过1500ms的患者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有36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2000ms,窦房结传导时间≥22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750m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显示长R-R间期>1500ms,有部分>2000ms,呈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当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长R-R间期>1500ms时,应为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在临床检查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情绪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DS和SAS的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实验组患者SDS 和SAS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DS 和SA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柯蕊芳;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活血凉血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ro-BNP及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Pro-BNP、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凉血法进行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体内Pro-BNP和胆红素的水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颁;姜丕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不孕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不孕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186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9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1)。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进行护理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不孕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伍冬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云南省迪庆州孕妇感染乙肝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迪庆州孕妇感染乙肝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迪庆州医院进行分娩的6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6140例孕妇感染乙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她们中感染乙肝孕妇的治疗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调查发现,这6140例孕妇中有248例孕妇感染了乙肝,乙肝的感染率为3.87%。在这248例感染乙肝的孕妇中,有藏族孕妇194例,占感染乙肝孕妇总数的78.22%。感染乙肝的孕妇发生死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感染乙肝的孕妇中,进行免疫阻断治疗的孕妇其胎儿感染乙肝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免疫阻断治疗孕妇的胎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云南省迪庆州孕妇感染乙肝的几率尚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在以后的工作中,云南省迪庆州的医务人员要重点向藏族孕妇大力宣传预防乙肝的重要性,以降低她们发生死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几率。此外,云南省迪庆州的医务人员还要注意指导感染乙肝的孕妇及时进行免疫阻断治疗,以降低其胎儿感染乙肝的几率。

    作者:文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偏大、患有高血压、患有心肌梗死、患有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等。结论:年龄、罹患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在为此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期间应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降低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体位管理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对其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产程指导,为观察组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长及分娩方式。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纠正胎儿胎头的位置,缩短产程的时长,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温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为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显著缩短其病程,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单纯使用喹硫平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喹硫平和丙戊酸镁缓释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80.0%),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4.3%),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0.0%),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25.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腹泻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艾香;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97例及在编护理人员1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包含患者48例、护理人员6名,观察组中包含患者47例、护理人员6名。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及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疗风险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风险的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医疗风险的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患者的医疗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医疗风险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向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七氟烷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术对行疝修补术的患儿实施麻醉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七氟烷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术对行疝修补术的患儿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疝修补术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1例患儿。在这两组患儿进行手术时,我院使用七氟烷对对照组患儿进行麻醉,联合使用七氟烷和骶管阻滞麻醉术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T0(麻醉开始时)、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20min时)、T4(手术结束时)、T5(进入恢复室10min时)的MAP(动脉压)和HR(心率)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T1、T2、T3、T4和T5的MAP及H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术中体动的几率、呼吸抑制的几率和苏醒期躁动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七氟烷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术对行疝修补术的患儿实施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患儿发生麻醉不良反应几率低等优点。因此,此麻醉方法可作为进行疝修补术患儿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王鹤;王文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大方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目的:探讨大方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县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大方县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年大方县共有583例患儿发生手足口病,该县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为4月到9月,其中5岁以下的患儿占总病例数的95%,1岁患儿占重症病例数的50%。大方县大方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高。有75例患者的病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其中EV71病毒感染的患者较多。结论:大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对本县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较高的乡镇进行重点防治,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罗祖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9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对比分析其遵医行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分别为其采用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锁骨骨折方面的疗效优于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治疗粉碎性或复杂性锁骨骨折。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应用克氏针近端折弯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安全性略高,费用较低,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李治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