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冬春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还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动态心电图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R-R间期超过1500ms的患者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有36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2000ms,窦房结传导时间≥22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750m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显示长R-R间期>1500ms,有部分>2000ms,呈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当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长R-R间期>1500ms时,应为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在临床检查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29例)、对照2组(29例)和试验组(29例),单纯使用贝那普利为对照1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纯使用辛伐他汀为对照2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辛伐他汀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三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TG水平、HDL-C水平、LDL-C水平、TC水平、BG水平、Scr清除率、AlB水平、尿清蛋白水平及尿清蛋白排泄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半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肾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尚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心疗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诊治术的128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心疗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的前1天和出院后的第3个月,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在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院的前1天与出院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心疗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良好的影响效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夏梦君;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药灌肠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纱条填塞的平均时间为8~14min,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有9例,无一例患者发生隐性出血、活动性出血、纱条取出困难及纱条血染的情况,无一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197.2±163.7)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为(11.48±4.9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27.5±101.6)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为(7.13±3.12)%。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2±1.1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98±1.08)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程度均达到了甲级愈合的标准,均未发生晚期出血及产褥感染的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B超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均良好,均未发生盆腔炎等不良症状,子宫复旧情况良好。结论: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案分析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市某医学院60例妇产科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学生。为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为观察组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使用病案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经过教学后,观察组学生考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学院妇产科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使用病案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显著。此外,相关教育研究人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作者:武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巴塞尔)指数的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创引流术和尿激酶灌注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5.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死亡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孟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护理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2.9±23.4) mmHg,舒张压为(91.9±12.4)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3.7±25.8)mmHg,舒张压为(92.6±13.8)mmHg,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5.6±14.2)mmHg,舒张压为(84.2±14.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6±15.9)mmHg,舒张压为(90.2±17.5)mmHg,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护理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杰恩斯古力·帕提汗;帕孜拉提·肉扎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和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此期间,我院手术室共完成手术220例次。我院对这220例次手术的患者和进行手术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220例次手术中,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1.73%。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包括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巡回护士未能关注手术的进展、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操作不熟练、护理服务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态度不佳和手术环境欠佳。在这220例次手术中,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91%。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结论:总体来说,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尚处于令医生和患者满意的状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会将提高业务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雪琴;雷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哮喘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从而减轻其痛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尤俪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乳腺肿瘤确诊的作用,并分析探究其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女性患者100例,观察组采用西门子G5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所有受检者呈仰卧姿势,前胸暴露在外,以乳头为中心分4个点,采用直接接触法,多切面扫查双侧乳腺以及邻近组织,然后进行双侧对比。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检查,观察两组之间的确诊结果。结果:采用彩超检查的确诊率高于常规检查的确诊率。结论:彩超对乳腺肿瘤确诊有着重要意义,能帮助医务人员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作者:姜卫波;郭苏浩;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卵巢囊肿摘除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卵巢囊肿摘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摘除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璐;李俊晓;孙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2例患者均根据其骨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5~20个月的随访,并使用X线对其进行复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3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有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有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合格,治疗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康复的速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益气化瘀足浴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足浴方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辅助疗法。
作者:江树舒;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并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进行针刺治疗相比,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取得更理想的远期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进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B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A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止血的时间、手术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A组患者止血的时间、手术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