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树舒;李艳
目的:探讨参与性教学法在传染病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44名进行传染病实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参与性教学组,传统教学组中有123名学生,参与性教学组中有121名学生。对传统教学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参与性教学组使用参与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结果:经过教学后,参与性教学组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实训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参与性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传染病实训教学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教学方法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媛玲;黄玲;赵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泮托拉唑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HP的转阴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HP的转阴率为77.08%。观察组患者HP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胃溃疡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钠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以腰椎电动牵引、口服非甾体镇痛药及功能锻炼为主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以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及功能锻炼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牟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30.7±1.5) mmHg,心率为(79.3±1.5)次/min;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13.5±1.2)mmHg,心率为(66.3±1.6)次/min。治疗后,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这60例患者中,经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有1例,死亡率较低(仅为1.67%)。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8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SAS评分、疼痛的程度及其改行剖宫产的比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改行剖宫产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焦虑心理和疼痛的程度,提高其分娩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宏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护理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2.9±23.4) mmHg,舒张压为(91.9±12.4)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3.7±25.8)mmHg,舒张压为(92.6±13.8)mmHg,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5.6±14.2)mmHg,舒张压为(84.2±14.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6±15.9)mmHg,舒张压为(90.2±17.5)mmHg,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护理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杰恩斯古力·帕提汗;帕孜拉提·肉扎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敏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天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疗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微波疗法和干扰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和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荣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胃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外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胃痞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应文;贺康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参加健康体检的80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去所有研究对象末梢血、静脉血各一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分为静脉血采集组与末梢血采集组,均应用我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末梢血采集组RBC、Hb、Hct、MCV、MCHC、PLT指标明显高于静脉血采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测更能够准确的反应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且数值波动较小、精确度较高,血常规检查,临床应提倡采用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
作者: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进行配伍,并在25±1℃的环境下观察和检测这两种药物的配伍液在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及两种药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配伍后的8h内,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的配伍液其外观和pH值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配伍液中氯诺昔康的含量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在将这两种药物配伍8h以后,其配伍液中头孢匹胺的含量下降为96.6%。结论:在25±1℃的环境中,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的配伍液较为稳定。但在配伍8h以后,该配伍液中头孢匹胺的含量会明显下降。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在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后的8h内使用其配伍液。
作者:杜红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缩短其病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迪庆州孕妇感染乙肝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迪庆州医院进行分娩的6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6140例孕妇感染乙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她们中感染乙肝孕妇的治疗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调查发现,这6140例孕妇中有248例孕妇感染了乙肝,乙肝的感染率为3.87%。在这248例感染乙肝的孕妇中,有藏族孕妇194例,占感染乙肝孕妇总数的78.22%。感染乙肝的孕妇发生死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感染乙肝的孕妇中,进行免疫阻断治疗的孕妇其胎儿感染乙肝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免疫阻断治疗孕妇的胎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云南省迪庆州孕妇感染乙肝的几率尚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在以后的工作中,云南省迪庆州的医务人员要重点向藏族孕妇大力宣传预防乙肝的重要性,以降低她们发生死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几率。此外,云南省迪庆州的医务人员还要注意指导感染乙肝的孕妇及时进行免疫阻断治疗,以降低其胎儿感染乙肝的几率。
作者:文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7例患者,观察组有8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昭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W后、4W后、6W后及12W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患者MAS评分及ADL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7.29±4.50)天,治疗费用为(6400±170)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9.83±4.12)天,治疗费用为(6390±168)元,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排解其抑郁、不安的不良情绪,还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红;王金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谈来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复诊率以及平均住院的天数。结果:护理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复诊率、平均住院的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哮喘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三年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9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美托洛尔相比,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符明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5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及50例非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非结核病组患者与肺结核组患者、肺外结核组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肺结核组患者和肺外结核组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及肺外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阳性率均较高。但与肺外结核患者相比,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阳性率更高。在临床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