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刘璐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者, 住院治疗, 舒适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6例老年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强的松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祛邪法进行中医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消除患者腰部及坐骨神经区域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覃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参与性教学法在传染病实训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探析

    目的:探讨参与性教学法在传染病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44名进行传染病实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参与性教学组,传统教学组中有123名学生,参与性教学组中有121名学生。对传统教学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参与性教学组使用参与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结果:经过教学后,参与性教学组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实验技能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实训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参与性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传染病实训教学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教学方法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媛玲;黄玲;赵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美沙拉秦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美沙拉秦(莎尔福)与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秦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在为其用药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与结肠镜下病变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下病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值为4.8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相比,联合应用美沙拉秦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可更有效地保护肠道黏膜,促进病变组织的愈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云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82颗患牙)年轻恒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患儿,40颗患牙)和对照组(39例患儿,42颗患牙)。为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这两组患儿均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细节管理对临床上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细节管理对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及在我院急诊输液室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未进行细节管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此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手术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燚;王万东;聂乐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严重眼部烧伤患者进行早期羊膜移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为严重眼部烧伤患者进行早期羊膜移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20眼)眼部严重烧伤患者进行早期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后1个月,本组患者移植的羊膜植片均被溶解吸收,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与进行手术前比较,本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其眼角膜均陆续恢复透明的状态,其眼角膜恢复透明状态的平均时间为1.6±0.2个月。结论:采用羊膜移植法治疗早期严重眼部烧伤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其眼球的保存率,改善其视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3例患者,对照组有6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生活能力的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费用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治疗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微波疗法和干扰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和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荣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腹泻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艾香;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高密度脑电图进行癫痫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高密度脑电图进行癫痫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痫灶定位困难的顽固性癫痫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256导联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检查及SPE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颅内电极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8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6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6例。256-chdESI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8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5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6例,定位的准确率为96.67%。SPECT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6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2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4例,定位的准确率为73.33%。256-chdESI检查的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SPECT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高密度脑电图进行癫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游里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分析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在这些患者中,男性中老年患者较多,其职业主要是农民,在1~4月份发病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乏力、巩膜黄染、纳差、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肿大、大便色变浅、脾肿大、皮肤瘙痒、腹水。患者的年龄越大,住院的时间越长,总胆红素的水平越高,ALT值和白蛋白值越低(P<0.05)。重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重叠酒精肝患者的总胆红素明显高于仅患有AHE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全年皆可发病,其中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老年患者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重叠感染患者重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飞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观察组患儿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3例,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为无效的患儿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英;麻瑞芹;李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其感染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21例,其感染的控制率为52.5%。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其感染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33例,其感染的控制率为82.5%。观察组患者感染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学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W后、4W后、6W后及12W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患者MAS评分及ADL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7.29±4.50)天,治疗费用为(6400±170)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9.83±4.12)天,治疗费用为(6390±168)元,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排解其抑郁、不安的不良情绪,还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红;王金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儿。我院给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利巴韦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其中性粒细胞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发热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优选药物。

    作者:周马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高频彩色超声技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着重对患儿的右侧腹部及肚脐周围进行检查,对淋巴结的长短径、形态、大小及数量进行记录,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检查,这72例患儿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图像的特征主要是:在其肚脐周围和右侧腹部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结节的数量均为3个以上,其中存在回盲部结节的患儿有26例,存在脐周结节的患儿有19例,存在混合型结节的患儿有27例,这些结节通常以圆形或椭圆形的形式存在,大面积为22mm×13mm左右,小面积为7mm×5mm左右,长短径比均大于2.3,且边界清晰明显,光点呈均匀分布状态。CDFI检查结果显示在淋巴结内有一些树枝状的血流信号和条状血流存在。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无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疗成功的患者有36例,保胎失败的患者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发生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例,发生呕吐的患者有2例,发生胸痛的患者有1例,发生气急的患者有1例,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未对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造成影响。在这4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5例,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9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6例,总满意度为85.0%。结论: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并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进行针刺治疗相比,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取得更理想的远期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安氟醚对老年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安氟醚进行麻醉后其心肌酶谱受到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安氟醚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以及麻醉前后SP(收缩压)、HR(心率)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S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麻醉前,两组患者LDH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CPK(磷酸肌酸激酶)和AHBD(ɑ-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后,观察组患者LDH、CPK和AHBD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安氟醚对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虽然能提高其麻醉的效果,但会使其心肌酶谱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安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

    作者:郭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