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新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为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3±8.7)min,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为(38.1±3.4)h,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4.5±4.2)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9±12.6)min,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为(79.6±9.0)h,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为(27.6±9.5)h。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9%,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伏勇;席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昆明市五个城区内在社区进行登记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回访研究组、社区教育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为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为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使用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不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一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病情的复发率、再次入院的比率及其PSP评分和PANSS评分。结果:在患者出院一年后,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PSP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和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均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地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其中,进行社区系统教育的患者,其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朱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期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期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综合性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SDS和SAS的评分情况。结果:进行综合性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综合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微波疗法和干扰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和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荣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0例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常见的心里问题有缺乏安全感、常伴有无助感和孤独感以及易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伶俐;付显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美沙拉秦(莎尔福)与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秦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在为其用药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与结肠镜下病变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下病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值为4.8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相比,联合应用美沙拉秦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可更有效地保护肠道黏膜,促进病变组织的愈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云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8.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笔者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笔者使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自拟中药汤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笔者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常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蛋白琥珀酸铁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铁代谢指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HCT、Hb、MCV的指标明显较高(P<0.05),MCH的指标明显较低(P<0.05),RBC的指标有所降低(P>0.05)。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SI的指标明显升高,FEP的指标明显降低,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6.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9例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且计量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这些患者第3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第2d,第2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第1d,第1d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治疗后12h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这39例患者中,出现胸痛复发的患者有4例,发生房颤、房扑、室上速的患者有3例。这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3天后,其左心室射血的分数明显高于进行治疗前,其心率、QTd的水平均低于进行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QT间期等临床指标均可得到显著的改善。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细节管理对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及在我院急诊输液室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未进行细节管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此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复诊率以及平均住院的天数。结果:护理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复诊率、平均住院的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哮喘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用洼田饮水法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前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脊柱恢复的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脊柱的融合率及解剖高度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脊柱恢复的效果好,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单纯使用黄体酮注射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和乐孕宁颗粒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9%,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及其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生命体征的恢复,提高其治疗效果,确保其生命安全。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玲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30例患者均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这13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FPG、HbAlc、PPG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这130例患者的FPG、HbAlc、PPG水平均显著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3.08%。大部分低血糖事件出现在剂量调整期,其发生率与使用剂量的增加无明显联系。这130例患者的体重在进行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出现了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结论: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柴学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设为实验组)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其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6.5±1.5) U/ml,CA50水平为(30.6±2.1)ng/ml,CA199水平为(37.5±2.3)ng/ml,CA125水平为(20.7±1.2)ng/ml,CA153水平为(27.8±1.9)ng/ml;对照组患者的CEA水平为(2.0±0.2)U/ml,CA50水平为(8.2±1.7)ng/ml,CA199水平为(7.2±0.3) ng/ml,CA125水平为(27.4±1.6)ng/ml,CA153水平为(8.5±2.0)ng/ml。实验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的灵敏度分别为0.67、0.67、0.65、0.67、0.61,其特异度分别为0.65、0.63、0.61、0.61、0.61,其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96。结论: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25、CA199、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米热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哈力木拉提·艾木肉拉;刘丹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6例老年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强的松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祛邪法进行中医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消除患者腰部及坐骨神经区域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覃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