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应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米热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哈力木拉提·艾木肉拉;刘丹玉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记物, CEA, CA50, CA199, CA125, CA153, 肺癌, RIDs,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设为实验组)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其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6.5±1.5) U/ml,CA50水平为(30.6±2.1)ng/ml,CA199水平为(37.5±2.3)ng/ml,CA125水平为(20.7±1.2)ng/ml,CA153水平为(27.8±1.9)ng/ml;对照组患者的CEA水平为(2.0±0.2)U/ml,CA50水平为(8.2±1.7)ng/ml,CA199水平为(7.2±0.3) ng/ml,CA125水平为(27.4±1.6)ng/ml,CA153水平为(8.5±2.0)ng/ml。实验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99、CA125、CA153的灵敏度分别为0.67、0.67、0.65、0.67、0.61,其特异度分别为0.65、0.63、0.61、0.61、0.61,其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96。结论: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25、CA199、CA153辅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樊秀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我们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我市城区、农村的各1所初级中学、小学,在小学,选择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在初级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各选择1个班。对这些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976名学生中,检出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学生有57人,其感染率为5.84%。小学生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中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蛔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肠道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学生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城区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地区学生发生肠道蛔虫、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关单位应加大对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4],为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用药进行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舒肝解郁胶囊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所有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及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我院的数据中心将所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调出,再将其进行聚类分析,从中找出使用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的处方,对这些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计算。同时,在门诊接待处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对这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意识和行为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消费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C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复方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Ds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片、脉君安片、氯沙坦钾片、尼莫地平片。日均费用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颉沙坦、氯沙坦钾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培哚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这283例老年患者的购药意识为:有71.02%的患者完全相信医师的推荐,有57.6%的患者注重药物的效果,有34.28%的患者为亲友推荐,有28.27%的患者认为便宜无好药。在这些患者中,有65.02%的患者用药完全遵医,有24.37%的患者在病情好转时自行停用药物,有36.75%的患者擅自改变用药方案,仅有26.50%的患者注重用药安全。在这283例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53%。结论:老年患者选用抗高血压药的类型和品种较为集中,中药复方制剂比较受到老年患者的青睐。由于老年患者选药容易受价格、亲友推荐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用药不遵医嘱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高效的药品服务咨询平台,及时解答患者在日常购药及用药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比率。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在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成立静脉置管小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开展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成立静脉置管小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成立PICC置管小组前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4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成立PICC置管小组后收治的457例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由我院各科室的护士长和护士为对照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相关的维护。由PICC置管小组的成员负责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会诊,讨论为其进行PICC置管的合理方案,并为其进行PICC置管及相关的维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PICC置管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成立静脉置管小组可有效提高为患者进行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寇吉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疗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偏大、患有高血压、患有心肌梗死、患有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等。结论:年龄、罹患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在为此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期间应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降低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缩短其病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为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导致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使用安络血联合云南白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氯诺昔康配伍液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进行配伍,并在25±1℃的环境下观察和检测这两种药物的配伍液在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及两种药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配伍后的8h内,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的配伍液其外观和pH值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配伍液中氯诺昔康的含量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在将这两种药物配伍8h以后,其配伍液中头孢匹胺的含量下降为96.6%。结论:在25±1℃的环境中,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的配伍液较为稳定。但在配伍8h以后,该配伍液中头孢匹胺的含量会明显下降。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在注射用头孢匹胺和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后的8h内使用其配伍液。

    作者:杜红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疗成功的患者有36例,保胎失败的患者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发生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例,发生呕吐的患者有2例,发生胸痛的患者有1例,发生气急的患者有1例,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未对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造成影响。在这4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5例,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9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6例,总满意度为85.0%。结论: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以腰椎电动牵引、口服非甾体镇痛药及功能锻炼为主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以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及功能锻炼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牟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活血凉血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ro-BNP及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Pro-BNP、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凉血法进行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体内Pro-BNP和胆红素的水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颁;姜丕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及其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因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生命体征的恢复,提高其治疗效果,确保其生命安全。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玲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在癌症化疗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癌症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治疗的效果,有助于其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敦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47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4.37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ALT的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BUN、AST的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显著改善其血常规指标及肝肾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启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超检查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经治疗性诊断及病理检查证实患有妇科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为其进行B超检查在诊断其肿瘤类型及病情分期方面的准确性。结果:在本组103例患者中,有95例(占92.23%)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后其肿瘤类型得到准确的诊断。在本组患者中有26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有19例患者的病情分期经B超检查得到明确的诊断,其诊断的准确率为73.08%。结论:为妇科盆腔肿瘤患者进行B超检查可准确诊断其病情,降低其病情的误诊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莲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