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接受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及相应护理的效果分析

王芳

关键词: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有创血压监测, 相应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及相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24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7%;在对照组24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有2例,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有1例,发生肾周血肿的患者有1例,发生皮下气肿/气胸的患者有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及相应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及时准确地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动脉血压变化的详细数据,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肾上腺危象期,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进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术后并发症几率和切口愈合情况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进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产妇。我院使用传统剖宫产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使用改良的剖宫产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剖宫产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疼痛症状的评分和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和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剖宫产术相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腹腔粘连和腹腔损伤的几率,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此剖宫产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甄斐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使用安络血联合云南白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手术前后其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在术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美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按照不同体重标准使用右美托咪啶对肥胖患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按照不同体重标准使用右美托咪啶对肥胖患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经鼻气管插管麻醉的肥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在实施经鼻气管插管麻醉前,为A组患者静脉滴注咪唑安定0.05mg/kg体重;为B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1μg/kg体重(以患者的总体重为标准);为C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1μg/kg体重(以患者的去脂体重为标准)。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给药前,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T1、T2、T3时段,三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但C组患者的波动幅度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患者呛咳症状的发生率及躁动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去脂体重作为标准使用右美托咪啶(1μg/kg体重)对肥胖患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显著,且患者的出血少、恢复快。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世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我院使用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联合使用异丙酚(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插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插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地缩小其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幅度,缩短其气管插管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陶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3例患者,对照组有62例患者。我院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PEF的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PEF水平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实施专科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实施专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45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其进行了专科护理。手术结束后,观察这45例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结果:这45例患者中骨折部位恢复为优者有30例,骨折部位恢复为良者有11例,骨折部位恢复为中者有3例,骨折部位恢复为差者有1例,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为91.11%。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牛慧娟;郭婷婷;张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巴塞尔)指数的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为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具有患者的创伤小、住院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耿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各类免疫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在为两组患者进行免疫检验的过程中,为对照组患者的检测样本进行常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为研究组患者的检测样本进行严格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根据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研究组7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48例(占患者总数的64.00%),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患者总数的26.67%),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8.00%),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1.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7%;在对照组7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39例(占患者总数的52.00%),为显效的患者有23例(占患者总数的30.67%),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9.33%),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8.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评析

    目的:探讨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用洼田饮水法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83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43例孕产妇,对照组中有4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孕产妇按常规进行普通护理,为研究组孕产妇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孕产妇的生产方式、胎盘娩出后2h出血量、SDS评分、SAS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胎盘娩出后2h出血量、SDS评分、SAS评分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娩出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其阴道分娩率,促进其产后身体的恢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俸元秀;林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护理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2.9±23.4) mmHg,舒张压为(91.9±12.4)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3.7±25.8)mmHg,舒张压为(92.6±13.8)mmHg,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5.6±14.2)mmHg,舒张压为(84.2±14.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6±15.9)mmHg,舒张压为(90.2±17.5)mmHg,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护理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杰恩斯古力·帕提汗;帕孜拉提·肉扎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急性喉炎患儿进行雾化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急性喉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为其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喉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使用微创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颅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的用时、住院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开颅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因此,进行微创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康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前后SPB、DPB、FBG、PBG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这些患者的SPB、DPB、FBG、PBG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进行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其血压和血糖。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铁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偏大、患有高血压、患有心肌梗死、患有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等。结论:年龄、罹患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在为此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期间应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降低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7例患者,观察组有8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昭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