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君
目的:探讨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偏大、患有高血压、患有心肌梗死、患有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等。结论:年龄、罹患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有心绞痛病史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后发生心脏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在为此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期间应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降低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7例患者。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琳琳;韩志芳;徐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为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具有患者的创伤小、住院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耿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7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氨氯地平(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和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完全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体重,而且安全性高。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裕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半夏使用硫磺进行熏制的时间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甲烷提取法提取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和未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中的生物碱,并对其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生物碱提取液用三氯甲烷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作为供试液。精密称取5.2mg的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的蒸馏水,制成每毫升含0.2080mg盐酸麻黄碱的对照品溶液。然后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和未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中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通过实验测得,未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312mg/g,今年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272mg/g,去年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268mg/g。结论:对半夏使用硫磺进行熏蒸加工后,其总生物碱的含量会有所降低。但去年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与今年经硫磺熏制过的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相比,降低的幅度不是很大,这说明对半夏使用硫磺进行熏制的时间对其生总物碱的含量影响较小。
作者:张浩波;陈晖;麻文霞;梁慧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在这些患者中,男性中老年患者较多,其职业主要是农民,在1~4月份发病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乏力、巩膜黄染、纳差、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肝肿大、大便色变浅、脾肿大、皮肤瘙痒、腹水。患者的年龄越大,住院的时间越长,总胆红素的水平越高,ALT值和白蛋白值越低(P<0.05)。重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重叠酒精肝患者的总胆红素明显高于仅患有AHE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全年皆可发病,其中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老年患者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重叠感染患者重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飞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与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麻醉后其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指标变化的情况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麻醉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率、肺动脉压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心输出量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及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肺动脉压指标均明显高于麻醉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秀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3.3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较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稳定。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曹娟;刘贺;卢伟东;庞志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喘、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於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进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产妇。我院使用传统剖宫产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使用改良的剖宫产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剖宫产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疼痛症状的评分和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和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剖宫产术相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腹腔粘连和腹腔损伤的几率,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此剖宫产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甄斐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为常规组患者使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导致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三组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进行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为B组患者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C组患者使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在进行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的BUT(泪膜破裂时间)及SIT(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结果: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BUT及SIT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患眼角膜缘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9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更昔洛韦组和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为更昔洛韦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为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患儿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和热毒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的CD4+、CD8+及CD4+/CD8+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5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及50例非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非结核病组患者与肺结核组患者、肺外结核组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肺结核组患者和肺外结核组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及肺外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阳性率均较高。但与肺外结核患者相比,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阳性率更高。在临床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一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43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8例,用ELISA法对不孕不育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比研究。结果:108例健康体检者及436例不孕不育患者的EMAb、AsAb、AcL检测中,不孕不育组EMAb、AsAb、AcL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印炜;董君肖;董炳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对比分析其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D-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进行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师静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钼靶X线检查对恶性病灶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对良性病灶的确诊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为53.12%,超声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为23.96%,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钼靶X 线检查对于乳腺微小病灶及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在检测良性病灶方面的准确率则明显高于钼靶 X 线检查。在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过程中,超声检查与X线钼靶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将两者联合应用进行诊断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3例患者,对照组有6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生活能力的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费用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能力的评分、心理能力的评分和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治疗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患者对医院药房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在药房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医院发展的需求,综合管理模式的运用在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医院药房实施综合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意义。
作者:陆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3例患者,对照组有62例患者。我院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PEF的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PEF水平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