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张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受孕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活血凉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活血凉血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ro-BNP及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Pro-BNP、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凉血法进行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体内Pro-BNP和胆红素的水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颁;姜丕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6例老年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强的松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祛邪法进行中医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消除患者腰部及坐骨神经区域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覃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论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进行管理的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模式已经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病区设置逐渐趋向家庭化,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的方式已在各精神科医院中广泛应用。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其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家属陪护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医院的病房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动态心电图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R-R间期超过1500ms的患者进行食道电生理检查,有36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2000ms,窦房结传导时间≥22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750m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显示长R-R间期>1500ms,有部分>2000ms,呈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当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长R-R间期>1500ms时,应为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在临床检查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患有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动脉插管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应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及其病情得到诊断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相关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情得到诊断所需的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准确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小平;赵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几种常用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

    中药质量的好坏可对中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药行业十分注重中药质量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且中药质量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下促使中医药发展不断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因此,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大方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目的:探讨大方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县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大方县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年大方县共有583例患儿发生手足口病,该县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为4月到9月,其中5岁以下的患儿占总病例数的95%,1岁患儿占重症病例数的50%。大方县大方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高。有75例患者的病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其中EV71病毒感染的患者较多。结论:大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对本县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较高的乡镇进行重点防治,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罗祖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哮喘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从而减轻其痛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尤俪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益气化瘀足浴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足浴方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辅助疗法。

    作者:江树舒;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缩短其病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和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此期间,我院手术室共完成手术220例次。我院对这220例次手术的患者和进行手术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220例次手术中,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1.73%。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包括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巡回护士未能关注手术的进展、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操作不熟练、护理服务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态度不佳和手术环境欠佳。在这220例次手术中,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91%。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结论:总体来说,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尚处于令医生和患者满意的状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会将提高业务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雪琴;雷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疗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手术前后其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在术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美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4.68±0.68)d,住院费用(2689.23±83.23)元;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96±1.35)d,住院费用(3234.23±94.32)元。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7.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季成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单纯使用黄体酮注射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和乐孕宁颗粒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9%,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采取PTCD进行治疗,并分析其进行治疗前后IBIL(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和TBIL的水平(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及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IBIL、DBIL和TBIL的水平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时,本组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100%。在本组患者中,有50例患者的黄疸消退明显,皮肤瘙痒的症状基本缓解,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50/54);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有1例患者继发感染,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5%。结论: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此姑息性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仲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用洼田饮水法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