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效果观察

谢春燕

关键词:慢性胃炎, 有针对性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0例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在这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45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有1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在治疗期间,这60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硫糖铝、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高于对照组患者(62.5%),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运用四联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艳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案例设计、案例导入、抽象知识转化、中医思维培养和实物模拟等方面分析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结果: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提高教学质量。结论:教师要学会恰当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刘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治愈率(65%)、显效率(25%)、有效率(7.5%)和总有效率(97.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10%),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入院治疗24小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评估,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32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在这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17.5%;发病原因为胃癌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16.25%;发病原因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32.5%;发病原因为胃溃疡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15%;发病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16.25%;发病原因为其他病因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2.5%。发病季节在春季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40%;发病季节在夏季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26.25%;发病季节在秋季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22.5%;发病季节在冬季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11.2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多由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多发生在春季。及时应用多种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对症治疗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欧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单纯采用西瓜霜外用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改善的患者有1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0%;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3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改善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1.5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文娟;喻慧铭;叶茂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由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肿瘤细胞的粘附、分离、迁移、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发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分期、分化、转移及预后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概况、进展及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洪龙年;张颖(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

    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开展了二十余年,发展十分迅速,部分术式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市场需求动力已经形成、行业制度与技术规范也得到了初步的确立,但部分关键技术如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自然腔道内镜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作出展望。

    作者:张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可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检验科接受尿液检测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经数次尿液检验,检验结果的误差均较大。现对这些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及服药量进行了解,同时在研究期间对患者每天的尿液进行收集,并对其尿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对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分别是尿液送检因素、尿液存储因素、尿液采集因素、临床药物因素、尿液检验室因素等,这几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率依次为5.00%、3.33%、15.00%、19.17%、57.50%。结论:在临床尿液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姜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在其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都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和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效果。结果:在这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有7例患者顺利地进行了阴道分娩,有23例患者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其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生产结局。

    作者:王江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时立即为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动脉血PaO2、PaCO2及发生酸碱失衡的情况,并比较这些患者中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7.1%,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0.0%。本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存在以轻、中度缺氧为主的低氧血症,其发生高碳酸血症后的PaCO2在46-70 mmHg之间所占的比例高。在这7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7%。与非死亡病例组患者相比,死亡病例组患者的PaO2和pH值更低且PaCO2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常可出现低PaO2和高PaCO2的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常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的情况与其病死率呈正相关。进行血气分析在评估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此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及时了解其病情的进展及变化,及早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等干预,有效纠正其缺氧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进而确立其临床诊疗策略。

    作者:温武金;岳铁刚;曾佩霞;邓克崇;彭晓芸;林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冷侧方加压法与热牙胶充填法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冷侧方加压法与热牙胶充填法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CLC组和WVC组,分别为其应用热牙胶充填法和冷侧方加压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CLC 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失败,治疗的成功率为78.3%。在WVC 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治疗失败,治疗的成功率为91.3%,两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冷侧方加压法相比,用热牙胶充填法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成功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22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1%。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为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中药热熨法对手术后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药热熨法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3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15例患者。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热熨法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VAS的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我们悉心的护理,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药热熨法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的症状,提高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景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探究

    目的:探究当前消化内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在所选择的800名患者中有96名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占到了所有患者的12%。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当前在消化内科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比较多见,医院必须加强对用药的管理。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用MRI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目的:探讨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MRI检查法对这35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期,然后对这35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验证他们进行MRI检查分期的准确性。结果:经MRI检查,这3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22例患者的癌灶为圆形,有13例患者的癌灶的形态不规则。他们中有21例患者癌灶的T1WI信号为等信号(占60%),有14例患者癌灶的T1WI信号为略低信号(占40%)。他们中有32例患者癌灶的T2WI信号为中高信号(占91.4%),有3例患者癌灶的T2WI信号为等信号(占8.6%)。在STIR序列中,这3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的常规信号比T2WI信号高,有1例患者的常规信号比T2WI信号低。对这35例患者进行增强Gd-DTPA扫描后发现,有19例患者的T2WI信号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有12例患者的T1WI信号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相同,有4例患者的T2WI信号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我们对上述数据进行评估后,决定对这35例宫颈癌患者中的2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另外12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在进行治疗前,经MRI检查,在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中,有宫颈癌Ⅰb期患者6例,宫颈癌Ⅱa期患者10例,宫颈癌Ⅱb期患者7例。在进行放化疗治疗的12例患者中,有宫颈癌Ⅱb期患者4例,宫颈癌Ⅲa期患者3例,宫颈癌Ⅲb期患者2例,宫颈癌Ⅳ期患者3例。后经病理检查证实,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病情分期准确,进行放化疗治疗的1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分期准确,用MRI进行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为74.2%。结论:用MRI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宫颈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其预后提供依据。此检测方法可作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柳军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灯盏细辛和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灯盏细辛和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西药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2%,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灯盏细辛和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熊伟;李济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江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82%),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6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安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由过去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发展。因此,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主要对公共管理下医院档案管理范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赵会颖;何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分析

    目的: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找到该地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规律,为该地区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我们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数据,并使用Excel2003软件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白河县传染病疫情数据库,然后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共发现21种传染病,发病患者的总数为759例。其中,发现了13种乙类传染病,患者共计456例,发现了丙类传染病5种,患者共计214例,发现了其他传染病3种,患者共计89例。白河县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26.35%、20.95%、18.18%、19.50%和15.02%。这说明该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减少。从大的分类来看,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为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为37.42%,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其发病率为30.17%,第三为血液及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4.77%。从具体的疾病种类来看,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发病率高的传染病分别为其他类型的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这5种传染病的感染人群主要为民工、农民和散居儿童。其中,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成年人其年龄在26~45岁之间,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儿童其年龄在0~3岁之间。在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436人中,有男性273例,占35.97%,女性163例,占21.48%。结论: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未来,白河县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其他类型的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这5种传染病的流行,预防的重点人群是中年的民工、农民和0~3岁的散居儿童。

    作者:曹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