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张克忠

关键词: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探讨和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乡村医生管理模式,我们对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商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对抽样调查工作的初步探讨

    研究抽样调查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

    作者:王颖;董绪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在目前上班族中,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主要表现为头、颈、肩、臂麻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

    作者:崔润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的社区预防

    社区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全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从糖尿病流行现状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作用、对象、内容、形式以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状况,认识到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是解决糖尿病问题的基本措施之一,认为糖尿病的社区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作者:房欣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在手臂振动综合征中危害大,发病广泛.而体内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变化与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的发生是否有关?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程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探讨和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乡村医生管理模式,我们对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商榷.

    作者:张克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托品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剂量氯胺酮、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身体健康的300名孕妇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各15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疼痛及发生RAAS率有较大区别.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和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效果很好.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服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服用心律平.入选前和入选后监测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 稳心颗粒对无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4 h心电图监测中,房性和交界性、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与心律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袁志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ARF治疗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28例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病情、血气变化与护理要点进行观察.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论 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护理上进行必要的通气前准备,严格的气道管理是行无创通气的前提,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工作状况以及并发症的监护是行无创通气的重点.

    作者:付宏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新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新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相应的职业病标准规范,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检验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 选址与总体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 该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作者:侯传之;颛孙宁宁;韩增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ELLP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现状(综述)

    HELLP综合征是以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探讨此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和预后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大有帮助.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研究新进展(综述)

    颗粒细胞瘤(granulose cell tumor 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行,预后良好,但是晚期容易复发.GCT病因不明,目前研究集中于基因甲基化、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等方面.以22号染色单体和14号染色三体的异常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GCT有晚期复发的特点,因此,应特别强调足够的化疗疗程及各期患者的终身随访.

    作者:赵振苓;杨景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章丘市2008年高一新生乙肝五项指标测定分析

    目的 为了解章丘市在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及免疫性抗体阳性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男、女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携带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应大力开展以计划免疫为主的卫生知识宣传;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张晓燕;张伟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发生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0月20日11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发症、终止妊娠的时机.结果 孕妇并发腹水9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顺产1例;围生儿死亡1例.结论 NSP是严重影响母婴预后的妊娠并发症,尽早识别,正确诊治,适当时机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作者:武乃倩;杨景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 为缩短,降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围术期中的不适.方法 采用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制定了一系列手术室舒适护理流程.结果 通过应用新制定的一系列手术室舒适护理流程,效果满意,受到患者的好评.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是改善患者不适的很好的模式.

    作者:宋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

    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1)频繁呕吐(≥3次/d);(2)奶量不增或减少(≥3次);(3)胃潴留(胃潴留>前次喂养量1/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小剂量红霉素是通过激活胆碱能神经元中有高度亲和性的胃动素受体而产生轻度收缩活动;胰岛素有促进胃肠道成熟及胃肠道营养的作用,另外胰岛素亦能有助于乳糖的消化吸收;吗丁啉为一种外周多巴胺,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金双歧可直接补充早产儿肠道内有益的生理菌群,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作者:尤玉敏;王书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子宫切除术对性功能、尿路和肠功能的影响(综述)

    目前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见的术式之一,该手术虽然能完全解除患者的病痛,但同时也对性功能、肠功能和尿路功能造成一些影响.表现在性功能的减退、便秘和尿失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陈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痰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三种方法的比较

    基层单位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查痰内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较低,特别是痰标本为唾液痰时,检出率更低.我们在78例本站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直接涂片法、漂浮集菌法、离心沉淀法等三种方法检查痰内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为44.9%,漂浮集菌法检出率为42.3%,离心沉淀法为64.1%.

    作者:肖文雄;林芳;钟耀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例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患肢正确体位,伤口连续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部并发症;指导协肋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练,并贯穿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姚玉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法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法提高对胎儿窘迫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以可疑胎儿窘迫收入院并治疗至分娩的孕妇164例,采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辅助检查并指导的分娩方式.结果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34.15%,较已往有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下降.结论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能有效地提高胎儿窘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施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前产后乳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前产后对乳房的护理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 在我院分娩前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及产前产后乳房护理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分娩未曾接受产前乳房护理的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乳房问题,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产前产后对乳房的护理,降低了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乳房问题,提高了母乳喂养率(P<0.01).结论 加强产前产后乳房护理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