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兴莉
目的 总结小剂量氯胺酮、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身体健康的300名孕妇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各15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疼痛及发生RAAS率有较大区别.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和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效果很好.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控制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致大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8年9月28日行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800~2000 ml,用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的方法控制术中大出血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7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用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的方法控制出血均成功止血,保留子宫;2例未成功,行子宫切除.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者,于术后12~48 h,经阴道顺利取出纱条,无阴道大出血,无宫腔感染.产后42 d随访,子宫恢复良好.结论 当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致大出血时,注射缩宫素加强宫缩,按摩子宫并及时缝合,同时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可减少子宫切除.
作者:杨景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1)频繁呕吐(≥3次/d);(2)奶量不增或减少(≥3次);(3)胃潴留(胃潴留>前次喂养量1/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小剂量红霉素是通过激活胆碱能神经元中有高度亲和性的胃动素受体而产生轻度收缩活动;胰岛素有促进胃肠道成熟及胃肠道营养的作用,另外胰岛素亦能有助于乳糖的消化吸收;吗丁啉为一种外周多巴胺,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金双歧可直接补充早产儿肠道内有益的生理菌群,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作者:尤玉敏;王书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大豆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我国早已禁止使用六六六、DDT.但DDT非常稳定,要使土壤中90%的DDT分解需要近十年的时间.
作者:任静波;李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前产后对乳房的护理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 在我院分娩前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及产前产后乳房护理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分娩未曾接受产前乳房护理的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乳房问题,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产前产后对乳房的护理,降低了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乳房问题,提高了母乳喂养率(P<0.01).结论 加强产前产后乳房护理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住院分娩胎膜早破280例与同期无胎膜早破28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母亲产褥病率对照组高于胎膜早破组P<0.01.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对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漆长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流程应用于癌症患者对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指导方式,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结果 各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明显不同.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中,疲乏、睡眠不安、抑郁、疼痛、食欲差症状程度重,其中以疲乏为显著,由于这些症状的干扰,癌症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工作的影响上.健康教育需求受文化程度和住院天数影响,依次是心理调理、自我护理、各项检查目的 、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以及相关知识,其对健康指导方式和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的需求成多样性.结论 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恢复.护士应综合全面地做好症状控制,积极改善症状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重视患者主观感觉,并以良好的心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以周到的护理行为满足癌症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孙渭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已存在的病变,但是可以通过配合医生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肺部病变,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减轻缺氧对心脏的损害,从而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振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服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服用心律平.入选前和入选后监测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 稳心颗粒对无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4 h心电图监测中,房性和交界性、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与心律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袁志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CT的图像质量直接影响诊断效果.而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机器固有因素和人为因素.机器固有因素不能完全改变,如果我们对机器非常了解,更合理的使用各项参数,就能更好地发挥机器的优点.而人为因素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如各种运动伪影和机器伪影.总之,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CT的图像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章丘市在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及免疫性抗体阳性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男、女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携带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应大力开展以计划免疫为主的卫生知识宣传;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张晓燕;张伟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8年5月住院期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结果 8例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后,血β-HCG及妊娠囊体积下降幅度满意.栓塞术后清宫者,术中出血少.结论 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宫颈妊娠,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降低胚胎的血供,加速胚胎坏死萎缩,减少大出血的几率,其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戴文新;高燕;杨智敏;曲芃芃;孔爱萍;陈军;张云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社区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全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从糖尿病流行现状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作用、对象、内容、形式以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状况,认识到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是解决糖尿病问题的基本措施之一,认为糖尿病的社区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作者:房欣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识别、分析、评价新建CT机房可能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CT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控制或消除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新建CT机房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辅助用室设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及射线在辐射场中与空气作用产生的射解产物臭氧、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类比单位该项目的 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 该项目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严格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后,该新建CT机房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崔国勤;康智忠;万玉生;邢海平;梁宪军;曹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新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相应的职业病标准规范,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检验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 选址与总体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 该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作者:侯传之;颛孙宁宁;韩增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在手臂振动综合征中危害大,发病广泛.而体内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变化与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的发生是否有关?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程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植物油中铅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植物油中的铅.结果 实验表明,在本法条件下绘制标准曲线在0.0~5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7%,检出限为0.025 μg/L,加标回收率为98.6%~102.0%.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植物油中铅的测定.
作者:马恩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探讨和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乡村医生管理模式,我们对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商榷.
作者:张克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因素指数分析法,分析业务收入增减原因.结果 影响我院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量、人均费用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结论 通过积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增加医疗服务项目,完善优化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挖掘工作量的潜力,减少医疗费用中不合理的成分,更多的满足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的需求,来增加自身的业务收入,在良好的社会信誉中,稳定病源,增加病源,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颗粒细胞瘤(granulose cell tumor 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行,预后良好,但是晚期容易复发.GCT病因不明,目前研究集中于基因甲基化、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等方面.以22号染色单体和14号染色三体的异常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GCT有晚期复发的特点,因此,应特别强调足够的化疗疗程及各期患者的终身随访.
作者:赵振苓;杨景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