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贵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数据库办公自动化综合技术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作者:方平;王琳;秦岭;梁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7例患者56条肢体.仅行浅静脉手术的患者为A组(31条肢体),行股浅静脉外瓣膜包窄术加浅静脉手术的患者为B组(25条肢体),利用彩超、流速剖面图彩超技术和空气体积描记仪(APG)等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术前经彩超和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返流均为Ⅲ~Ⅳ度(kistner分级),CEAP临床分级为C2~C4级.术后1个月和1年随访,B组患肢在静脉返流度、静脉返流量及各项指标均较A组患肢明显改善.结论 深静脉瓣膜重建术与下肢浅静脉手术联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比单行浅静脉手术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子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985年首次证明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能有效终止早孕,使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替代手术治疗成为现实.抗孕激素制剂米非司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蜕膜)的孕酮受体,具有明显的催经止孕作用;米索前列醇使宫颈组织胶原纤维分解,具有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是药物流产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兴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法提高对胎儿窘迫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以可疑胎儿窘迫收入院并治疗至分娩的孕妇164例,采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辅助检查并指导的分娩方式.结果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34.15%,较已往有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下降.结论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能有效地提高胎儿窘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施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见的术式之一,该手术虽然能完全解除患者的病痛,但同时也对性功能、肠功能和尿路功能造成一些影响.表现在性功能的减退、便秘和尿失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陈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探讨和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乡村医生管理模式,我们对章丘市实施乡村医生管理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同行交流、商榷.
作者:张克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住院分娩胎膜早破280例与同期无胎膜早破28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母亲产褥病率对照组高于胎膜早破组P<0.01.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对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漆长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严重的、慢性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对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在基本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1%碘酊100 ml+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混合液局部湿敷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贻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患肢正确体位,伤口连续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部并发症;指导协肋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练,并贯穿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姚玉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深静脉血栓是全球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医学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深静脉血栓及其所导致肺栓塞发病不断提高,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的一种重要疾病,其发病危险因素有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及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根据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有分级弹力袜和间歇气动压迫装置;药物预防有肝素、华法林;植入腔静脉滤器也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预防和护理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掌握它的发生机理及高危因素,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并掌握预防方法,帮助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住院患者预防和护理深静脉血栓,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及其并发症.
作者:刘俊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是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作者通过对招远市11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现状的调查,对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宁万胜;崔友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正确掌握2型糖尿病的病机合理诊断以预防为主,即病防变,临床出现糖尿病需根据不同病机给予补肾健脾,化痰除湿,舒肝理气等,调理气机的治疗方法,并配合饮食、运动疗法,综合调理使2型糖尿病得到长期良好的控制.
作者:康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识别、分析、评价新建CT机房可能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CT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控制或消除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新建CT机房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辅助用室设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及射线在辐射场中与空气作用产生的射解产物臭氧、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类比单位该项目的 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 该项目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严格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后,该新建CT机房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崔国勤;康智忠;万玉生;邢海平;梁宪军;曹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章丘市在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及免疫性抗体阳性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男、女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携带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应大力开展以计划免疫为主的卫生知识宣传;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张晓燕;张伟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已存在的病变,但是可以通过配合医生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肺部病变,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减轻缺氧对心脏的损害,从而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振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8年5月住院期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结果 8例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后,血β-HCG及妊娠囊体积下降幅度满意.栓塞术后清宫者,术中出血少.结论 子宫动脉灌注氨甲蝶呤+栓塞治疗宫颈妊娠,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降低胚胎的血供,加速胚胎坏死萎缩,减少大出血的几率,其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戴文新;高燕;杨智敏;曲芃芃;孔爱萍;陈军;张云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颗粒细胞瘤(granulose cell tumor 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行,预后良好,但是晚期容易复发.GCT病因不明,目前研究集中于基因甲基化、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等方面.以22号染色单体和14号染色三体的异常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GCT有晚期复发的特点,因此,应特别强调足够的化疗疗程及各期患者的终身随访.
作者:赵振苓;杨景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研究抽样调查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
作者:王颖;董绪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28例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病情、血气变化与护理要点进行观察.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论 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护理上进行必要的通气前准备,严格的气道管理是行无创通气的前提,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工作状况以及并发症的监护是行无创通气的重点.
作者:付宏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CT的图像质量直接影响诊断效果.而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机器固有因素和人为因素.机器固有因素不能完全改变,如果我们对机器非常了解,更合理的使用各项参数,就能更好地发挥机器的优点.而人为因素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如各种运动伪影和机器伪影.总之,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CT的图像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