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姝霞
目的:探讨用纳洛酮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的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他们在治疗第10天和治疗2个月后运动功能的评分和语言功能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分别为9.02±3.13分、9.56±3.33分、12.77±3.41分和13.35±3.01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分别为8.93±2.88分、9.65±3.43分、10.21±3.31分和10.75±2.89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的第10天,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用纳洛酮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促进其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此药可作为治疗丘脑出血的优选药物。
作者:祖丽阿亚提·阿尤甫;阿孜古丽·艾合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后牙牙隐裂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后牙牙隐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04例后牙牙隐裂患者随机分为全冠组和综合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对全冠组患者进行全冠修复治疗,对综合组患者进行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冠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疗效的Ⅰ级率为86.54%,其疗效的Ⅱ级率为13.46%。综合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在进行裂沟封闭治疗的21例患者中,其疗效的Ⅰ级率为66.67%,其疗效的Ⅱ级率为23.81%,其疗效的Ⅲ级率为9.52%;在进行根管治疗的31例患者中,其疗效的Ⅰ级率为77.42%,其疗效的Ⅱ级率为19.35%,其疗效的Ⅲ级率为3.23%;综合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疗效的Ⅰ级率为73.08%,其疗效的Ⅱ级率为21.15%,其疗效的Ⅲ级率为5.77%。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进行全冠治疗与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进行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症综合治疗,其疗效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进行全冠修复治疗的效果依赖于修复材料的质量,且价格相对昂贵。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患者的病情较轻,则无进行全冠修复治疗的必要。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为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后得出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本组88例患儿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这88例患儿中,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76例,漏诊的患儿有12例(其中存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有4例、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有3例、存在房间隔缺损的患儿有3例、存在法洛四联征的患儿有1例、存在复杂性先心病右室双出口的患儿有1例。经统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76/88=86.36%。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较高,具有无创伤、简便直观、图像清晰、重复性好、安全易行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肝功变化情况。结果: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在对照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清珍;郭俊;于佳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2±5.1)min,术中出血量为(15.4±2.9)ml,下床活动时间为(26.7±4.4)h,平均住院时间为(5.8±0.7)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4±4.9)min,术中出血量为(30.4±5.1)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9±2.8)h,平均住院时间为(9.1±1.1)d。除手术时间基本相同以外,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耿三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髓核摘除术和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ODI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髓核摘除术和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对这60例乳腺炎患者的乳腺炎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检查后发现,这些患者中,有32例患者患有浆细胞性乳腺炎,有28例患者患有肉芽肿性乳腺炎。我们根据这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和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这60例乳腺炎患者均全部治愈。其中,在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7例,通过接受药物加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20例,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在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0例,通过接受手术加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3例,通过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行乳腺炎进行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虞敏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6例患儿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这3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儿,所有患儿的患肢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患肢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侠;陈雪云;宁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者用药对其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出100例因用药影响了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患者,我们对这10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具体药物。结果:导致这些患者生化指标出现偏差的具体药物有抗癌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在这些药物中:①抗癌类药物主要对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②抗生素类药物中的青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红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③激素类药物中的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胆固醇等升高。④抗糖尿病类药物会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伤害,会使部分患者出现黄疸。⑤其他类药物,主要是一些利尿药、解热镇痛药等,会对患者的血糖含量、尿酸含量等产生影响。在这30122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出现的偏差是由于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其发生偏差的比率为0.33%。结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报告进行判断时,要详细了解患者在近期是否使用了抗癌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根据其具体用药情况再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以便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颜聪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这60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对其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为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云龙;张艳芳;郭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已婚)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阿立哌唑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利培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性功能评分(性高潮评分+性唤起评分+性欲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但阿立哌唑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70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发生手术疼痛、焦虑情绪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发生疼痛的程度较轻,HAMA评分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行手术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可改善其术前的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使患者在术后更快地康复,减轻其发生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其对手术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改善其预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4例,没有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此药可作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荣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腹式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为腹腔镜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为阴式组患者使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排气的时间。结果: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少于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明显早于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少于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患者排气的时间明显早于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这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鹏;杨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接受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原因。方法:选取2005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211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整理其一般资料、病变范围、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病情复发的情况,并针对患者的病变范围、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病情复发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211例患者中,术后病情复发的患者有58例(占患者总数的4.8%),其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46例,他们的年龄为22~65岁,其中复发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10.3%),复发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3%)。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病情复发的58例患者中,接受单纯结节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6%),接受单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23.9%),接受单侧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4%),接受一侧腺叶次全切除联合对侧结节切除术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8.7%),接受一侧腺叶全切除联合对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6.4%),接受一侧次全切除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0.3%)。接受单纯结节切除术和单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高于接受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情复发率与其病变的范围和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呈正相关。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变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其术后病情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张福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方牵引器为其进行矫治,观察对比矫治前后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坚持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未能配合戴用矫治器,中途放弃治疗。在这18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情况均得到解除,侧貌有明显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①SNA:矫治后平均增大2.9°,说明上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前移。②ANS-Ptm:牵引后平均增大1.37mm,表明上颌骨的长度增加。③U1-SN角:矫治后平均增大了3.86°,说明上颌骨向前方生长,上牙弓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增加。④SNB:矫治后平均减小2.59°,表明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后移。⑤L1-MP:矫治后平均减小3.19°,说明下切牙的舌倾度增加。⑥ANB:矫治后平均增大4.25°,说明上颌骨相对下颌骨的位置有明显的前移,反牙合面形有所改善。⑦NA-PA:矫治后平均增大5.08°,说明上下颌骨的凸度趋向正常。⑧U1-L1:矫治后平均增大4.41°,表明上下切牙均有代偿性唇倾及舌倾。结论: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晓琴;杜岚;彭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孕妇。我院给治疗组孕妇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给对照组孕妇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继续妊娠的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孕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孕妇中有41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对照组孕妇中有36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治疗组孕妇中能够继续妊娠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继续妊娠的几率,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顾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疹疫情暴发及流行的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都匀市2013年4月发病的风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2013年4月28日,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现9例风疹病例,其发病率为2.07%。这9例患者均来自都匀市江州镇某小学。导致风疹疫情在该小学暴发流行的原因在于该校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及该校学生未按时接种风疹疫苗。结论:这是一起由校内病例引起并在人群中传播的风疹疫情。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是导致疫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疾病防控中心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按时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这是防止风疹疫情流行的有效手段。
作者:肖靓靓;罗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医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抗菌药物使用的与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弊端,并根据当前医疗系统内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展针对性地改善建议,旨在促进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地医院当前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并就药物监管部门实施干预手段前后医院抗菌药物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用情况对比,调研有关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药物监管部门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与管理干预之后,各个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率自59.8%减少至37.2%;住院部门抗菌药物应用率自89.7%减少至65.9%;抗菌药物整体使用剂量比自76.9%减少至54.9%。结论:本次研究从医院的日常医用规范以及医院的行政管理手段入手,监督部门选择动态科学指导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与使用强度控制上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首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