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鹏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是其主要的弊端.转化医学教育是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基础与临床相互转化促进.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教育是现阶段推行转化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海明;王佳佳;章礼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氧驱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氧驱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FEV1、V/Q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液涂片镜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四项检测对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97例结核患者及27例非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检测.结果:除血沉外,结核患者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患者(P值均<0 05),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检出阳性率在涂阴、涂阳结核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结核病检测敏感性:T-SPOT.TB>血沉>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检测特异性:痰涂片>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T-SPOT.TB检测联合多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结核,能有效提高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继梅;李坤宝;李雪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某县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某县2014-2016年登记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1758例患者,男女比3.74:1,农民90.0%,60岁以上人群60.3%.各月均有病例发生,2月和10月多,12月少.涂阳肺结核21.8%,初治肺结核82.2%,复治17.8%.患者主要来源为因症就诊(55.6%)、追踪(24.3%).症状出现到首诊平均(68.14±35.32)天,其中>2周63.9%;首诊到确诊平均(10.141±0.55)天,其中>2周0.6%.结论:某县肺结核防控存在不足,复治涂阳较多,就诊延误率较高,男性、农民和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控.
作者:张家伍;孟令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结果:在3421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17.8%).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作者:钱燕;汪瑞;万宇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解决传统医学形态学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某医科大学形态学中心实验室构建了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微课程和精品课程与科普示范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开展课程内容的整合、解决医学标本共享问题和构建形态学标准化考试平台.
作者:陆思恒;吕震;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7),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组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p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对Hp感染无明显效果.
作者:杨雅萌;谢思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70例,其中aMCI组40例,VaMCI组3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应用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测定并比较各组的尿AD7c-NTP水平,并与认知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aMCI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aMCI组的尿AD7c-NTP水平较VaMCI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尿AD7c-NTP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62,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确定2 507.10 ng/L为诊断aMCI的界定值,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28~0.928.结论:尿AD7c-NTP水平变化对诊断MCI,尤其是aMCI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与aMCI的严重程度的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文灿;王文静;倪明珠;褚忠海;王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作者:刘珊珊;汪国生;金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舒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消化科90例行上消化道ESD术患者留置胃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置管期间有94.5%患者出现不舒适,以中度不适(82.2%)为主;食管ESD术发生置管不舒适比例比胃ESD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不适症状在第2日和第3日出现多,常见是咽喉疼痛,发生率高达77.8%,其次是咳嗽、咳痰和口咽干燥.结论:ESD术后留置胃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给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带来痛苦,应重视并提高术后留置胃管舒适度.
作者:高玉霞;江秋霞;王玉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选择雀斑患者198例,采用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不同部位的雀斑,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两次.结果:198例患者中痊愈148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其中色素沉淀发生10例,色素沉淀发生率5%.结论: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雀斑,安全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江;郑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新时代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问题.该文基于新时代的背景及“四个全面”的基本治国理政方略的角度,论述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某医院实际,论述了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的几点重要举措,力求探析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的新思路.
作者:张兵;王延照;夏鹏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该文综合阐述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实施、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认为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受益.并提出应不断探索佳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胜任临床的肿瘤科医生.
作者:赵福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剖宫产分娩孕妇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选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文中提出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应用于孕足月引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医院进行引产的100例孕足月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产妇行单纯静滴缩宫素治疗,对研究组产妇行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情况、分娩情况、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分娩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且顺产率达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基本相同(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对孕足月产妇进行引产,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同时降低产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汪昌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胼胝体缺如病症是当前临床医学中,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畸形症状.2017年2月19日医院收治1例产前超声检查个案胎儿病例资料,在超声检测之后3d使用磁共振设备检查,分析该例胎儿的胼胝体缺如症状,以及使用产前超声诊断与磁共振诊断的相应结果.
作者:王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