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国际刊号:1671-8054
  • 国内刊号:34-1213/Z
  • 影响因子:0.44
  • 创刊:200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2018年03期文献
  • 标准化病人教学对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综述)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该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爱华;姚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在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分组(班)分别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期未考试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比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结果:多元化教学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外科学总论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较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汤铜;郑璐;张磊;史加宁;李佳;盛守琴;何源沁;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消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9名大专实习护生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分段考核的方法,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36名大专实习护生采取集中考核模式比较,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分段考核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习护生中89.7%认为分段考核可以减轻心理压力,92.3%护生认为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及时补缺补差,84.5%护生认为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82.1%护生认为可以增强学习效率,71.8%护生认为可以增加学习兴趣.结论:实行分段考核后,护生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和效率,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消化科带教效果.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朱锐锐;梁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思考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是其主要的弊端.转化医学教育是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基础与临床相互转化促进.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教育是现阶段推行转化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海明;王佳佳;章礼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探讨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该文综合阐述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实施、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认为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受益.并提出应不断探索佳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胜任临床的肿瘤科医生.

    作者:赵福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解决传统医学形态学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某医科大学形态学中心实验室构建了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微课程和精品课程与科普示范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开展课程内容的整合、解决医学标本共享问题和构建形态学标准化考试平台.

    作者:陆思恒;吕震;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该文从目前对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护理要求、护士培训、护士发展方向及护理进展等方面,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儿童CICU护士培训及术后护理培训进展,总结儿童CICU护士所需的知识进展及培训重点.

    作者:王蓓旎;万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体会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8例.结果:108例(100%)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90 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输尿管上段结石100%,肾盏或肾盂结石95%,部分鹿角形肾结石(联合ESWL)71.4%,无胸膜损伤、结肠穿孔、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失肾、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包括部分鹿角形肾结石在内的上尿路结石可获得较高的结石取净率,手术安全性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国华;章钟;阳王磊;王刚;徐启鹏;汪锡兴;江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氧驱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氧驱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FEV1、V/Q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钼靶摄影中良恶性钙化观察及BI-RADS分级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疾病良恶性钙化的特点以及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8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31)和良性组(n=67),并按照BI-RADS进行分级,分析乳腺钙化的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BI-RADS级别中表现.结果:乳腺钙化的不同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的BI-RADS等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钙化的不同特点和BI-RADS分级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乳腺钙化的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疗方案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含笑;胡茂能;曾敏;周丽芬;刘亚;孙道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给药时间对酮咯酸氨丁三醇宫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内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分别于术前30 min和术前1~2 h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比较麻醉起效耗时、手术耗时、苏醒耗时、离室耗时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宫口松弛率中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前30 min给药相比,于术前1~2 h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提高宫口松弛率.

    作者:管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莫沙必利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7),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组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p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对Hp感染无明显效果.

    作者:杨雅萌;谢思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剖宫产分娩孕妇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选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文中提出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以随机法将患者设置为A组(n=30)和B组(n=30),A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A组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B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A组(90.0%)明显高于B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的腹泻、便秘、口苦、乏力发生率为13.3%,与B组的10.0%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较标准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更高、Hp清除率更高,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强脉冲光联合YAG532nm激光治疗雀斑19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选择雀斑患者198例,采用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不同部位的雀斑,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两次.结果:198例患者中痊愈148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其中色素沉淀发生10例,色素沉淀发生率5%.结论: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雀斑,安全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江;郑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受试者者,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高血压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的测量,同时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得到骨矿含量、骨密度及T值、Z值.结果:在纠正年龄、体重、身高、BMI、腰围、臀围等影响后,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结论: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考虑控制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作者:洪小瑜;张帆;彭卫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体会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医院进行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观察组患者给予克唑替尼,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6.880个月,95%CI为5.428~8.33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9.257个月,95%CI为8.118~10.3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医院收治的100例遗尿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单纯弥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呈现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遗尿治疗中,应用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小儿遗尿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子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70例左房粘液瘤的短期随访及经验总结

    目的:评价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访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并与术前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手术并发症率低.超声心动图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术后第1周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而在术后更长时间的随访中,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手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在手术后1周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术后1周~6个月之间明显扩大(P< 0.05).结论:在随访中,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良好,左心结构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沈诚;葛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目的:探究对比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环孢素A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较快,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葛仁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调脂、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梗塞区脑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提出,能增加梗死部位血流量,挽救濒死神经细胞,缩小暗区,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但德胜;薛敬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一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上述的患者进行为期1~12个月的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在完成随访后,发现上述患者中共计有9例患者显效,5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创伤小,而且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作者:董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CT及MRI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以及MR对于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患者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患者均在受伤后1周内行CT以及MR检查.结果:CT图像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撕脱性小碎骨片4例,9例未见异常,阳性率79.1%;MRI则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其中13例合并骨挫伤),撕脱性骨折1例,5例骨挫伤,7例未见异常,阳性率83.7%;二者结合,阳性率93%.MRI对于发现急性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性高于CT,而CT尤其是三维图像对于小碎骨片的显示优于MRI.结论:CT及MRI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踝关节外伤患者骨质损伤的检出率,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信息,从而使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汪欣;季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类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各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发生肿胀、基质变淡、固缩、空泡变性,线粒体嵴断裂与排列紊乱等退变表现,且线粒体数量减少及空泡变性发生率在浅表性胃炎组、轻中度异型增生组、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p感染、萎缩、肠化等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退变程度增加.结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化中的重要发展机制.

    作者:刘瑞瑞;殷实;丁西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造影诊断及相关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泽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6月行鼻腔鼻窦MR增强扫描及CT平扫并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良性肿瘤27例(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骨化性纤维瘤5例).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部位广泛,MRI表现卷曲脑回征较具特征性.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原发于翼腭窝处,向鼻腔生长,且其内见多发流空血管.骨化性纤维瘤则在CT上表现为或多或少的骨性密度影,部分表现为薄壁、蛋壳样钙化边,MR上则常表现为较低信号,但可见强化.上述三种不同肿瘤的发病部位、MR信号及CT密度改变具有较明显差异.结论:MRI及CT对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袁冬存;薛晓宇;黄穗乔;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患者中抽取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对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牙髓炎患者在根管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的对象为120例牙髓炎根治患者,根据挂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60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6.7%)高(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83.3%)高(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采取根管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德莫林治疗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德莫林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疗效和护理干预.方法:89例压疮患者为医院近年来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德莫林治疗组(观察组,47例)和凡士林湿敷对照组(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治疗压疮7d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对压疮的疗效、愈合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无感染病例,对照组5例感染.结论:德莫林对压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并降低感染率.

    作者:程尤子;方娟;朱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实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术后血清TNF-α、IL-6、Hs-CRP及预后.结果:实验组术后TNF-α、IL-6、Hs-CRP、心血管事件和血管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通过降低支架植入术患者的炎性因子来改善预后.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收治的9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并发25.53%和65.9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刘凯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论肝胆外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术后疼痛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事故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医疗感受,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作者:陈孝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差异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的5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痛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加强护理措施,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HbA1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术治疗配合全面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稳定治疗期间各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邹林;胡章云;汪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早期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中比较严重的类型,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不能使其心功能得到理想改善.心脏康复是一项综合程序,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教育以及行为干预等多个方面,目的在于减轻心脏疾病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影响.运动康复是指将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作为基础,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运动训练以促进康复的一种主动治疗方法.文章中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疗法研究进展,对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概念、心脏康复发展历史、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实施方法、康复运动疗效进行了综述.

    作者:魏艳;陈霞;曹教育;王教媛;左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难免压疮与外带压疮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对难免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以申报的难免压疮患者25例为观察组,以院外带入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压疮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引进新的压疮护理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等,给予新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评估为(8.10±1.3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评分(8.83±1.72)分(P<0.()5);观察组的追踪频次(35.08±20.01),高于对照组(1.9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时压疮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压疮护理方法对申报的难免压疮效果较好.

    作者:张娟;葛雪芬;王玉梅;洪青;张宏琴;姜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白血病患者家属不同时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的分析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属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恶心肿瘤性质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白血病患者家属为观察组,其他血液病患者家属为对照组.测评内容为刚住院时、住院1周、住院1个月、住院3个月和住院6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家属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有很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闻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切除的40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选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实验标本中PIWIL4蛋白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阳性率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水平均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WIL4基因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PIWIL4蛋白表达上调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将其作为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病情进展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刘起胜;龚宗跃;邹艳;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小板增多与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 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x2=17.944,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作者:武涛;王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遗忘型与血管型MCL患者尿AD7c-NTP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70例,其中aMCI组40例,VaMCI组3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应用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测定并比较各组的尿AD7c-NTP水平,并与认知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aMCI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aMCI组的尿AD7c-NTP水平较VaMCI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尿AD7c-NTP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62,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确定2 507.10 ng/L为诊断aMCI的界定值,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28~0.928.结论:尿AD7c-NTP水平变化对诊断MCI,尤其是aMCI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与aMCI的严重程度的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文灿;王文静;倪明珠;褚忠海;王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种实验室检测指标在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痰液涂片镜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四项检测对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97例结核患者及27例非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检测.结果:除血沉外,结核患者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患者(P值均<0 05),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检出阳性率在涂阴、涂阳结核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结核病检测敏感性:T-SPOT.TB>血沉>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检测特异性:痰涂片>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T-SPOT.TB检测联合多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结核,能有效提高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继梅;李坤宝;李雪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cy和hs-CRP检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3~5期CKD患者(观察组)和50例同期门诊非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血浆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5、CKD4、CKD3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4组患者Hcy、hs-CRP水平与CKD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组患者Scr、BUN、Hcy、hs-CRP水平均高于CKD4、CK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hs-CRP和肾功能损害高度相关(P<0.05).结论:动态联合检测血清Hcy和hs-CRP有利于CKD患者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作者:刘虹;陈正徐;张白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优化措施研究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将某院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后,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0%及75.0%,实施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及98.0%,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P<0.05).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具有集约化、高责任心、流程化及高抗风险性管理的特点,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举措

    探讨新时代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问题.该文基于新时代的背景及“四个全面”的基本治国理政方略的角度,论述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某医院实际,论述了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的几点重要举措,力求探析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的新思路.

    作者:张兵;王延照;夏鹏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7年某院出院患者再入院病例的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 d内同病种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原因.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出院31 d内再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导入至Excel 2010中,经整理、统计后筛查出18种住院重点疾病31d内患者因同病种再住院的例数,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3.63±2.30)d,且0~15 d内再住院率为58.04%,高于16~31 d的41.9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前次住院是否治愈、病种与31 d内出院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中老年疾病、重症疾病、慢性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尽量减少31d内重复住院率,以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妍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药房常见药患纠纷分析与化解措施

    文章分析急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类型,根据急诊药房工作流程、工作特点、服务对象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化解和预防措施.新医改环境下药师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药师的服务水平,这是防范、减少和化解药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闫东权;李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淮南市某县2014-2016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某县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某县2014-2016年登记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1758例患者,男女比3.74:1,农民90.0%,60岁以上人群60.3%.各月均有病例发生,2月和10月多,12月少.涂阳肺结核21.8%,初治肺结核82.2%,复治17.8%.患者主要来源为因症就诊(55.6%)、追踪(24.3%).症状出现到首诊平均(68.14±35.32)天,其中>2周63.9%;首诊到确诊平均(10.141±0.55)天,其中>2周0.6%.结论:某县肺结核防控存在不足,复治涂阳较多,就诊延误率较高,男性、农民和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控.

    作者:张家伍;孟令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安徽省首家省县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体会

    探讨省、县、乡医联体建设工作.总结介绍了安徽省某首家省县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通过省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从技术、管理和文化帮扶,建设省、县、乡、村医联体,实行上下联动,优质资源共享,显著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推行省、县医联体建设,打通行政壁垒,进行顶层设计,使省级优质的技术、管理和文化融入基层医院,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作者:邓芳;施晓娟;计颍;郭玉海;鲁朝晖;赵文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该文总结分析了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和现状,并根据双因素理论,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认为把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学习型医院建设探讨——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学习型医院建设是顺应新医改中“以人为本”的有关要求的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型医院建设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改善、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高、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该文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学习型医院建设实践为例,分析了学习型医院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探索如何将学习型医院建设落到实处.

    作者:张力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作者:刘珊珊;汪国生;金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分娩后出院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同时可提高产妇后续母乳喂养率,延长了母乳的喂养时间.

    作者:张红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应用于孕足月引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医院进行引产的100例孕足月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产妇行单纯静滴缩宫素治疗,对研究组产妇行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情况、分娩情况、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分娩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且顺产率达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基本相同(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静滴缩宫素对孕足月产妇进行引产,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同时降低产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汪昌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及满意率研究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情况.方法:将研究选取的16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按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和鸟巢式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其效果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排便次数、睡眠时间、进奶增加量、体温波动值依次为(45.8±13.6)h、(5.6±1.2)次/d、(5.4±0.3) mL/d和(0.3±0.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宋秀敏;冯晴;王海英;刘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7.21±9.823分和49.06±10.983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P<0.01)、(t=6.104,P<0.01);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9.70±7.715)分和(40.60±7.204)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48,P<0.01)、(t=11.278,P<0.01).出院时,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买验组的SDS和S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曹兰兰;张梅香;吴江玲;李亚萍;徐茜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塞预防前置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60例前置胎盘孕妇,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塞术后行剖宫产,B组为直接行子宫剖宫产术,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ICU监护天数、住院天数、新生儿Apgar以及子宫切除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ICU监护天数、住院天数方面;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球囊剖宫产术中无子宫切除病例,而B组有2例因出血无法控制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塞术,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作者:余金妹;徐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3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161)和对照组(n=163),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三个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程顺利进展,降低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张小伟;安丽勤;马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接受生产的80例妇女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法对产妇实施护理,研究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成功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程总时间(14.56±1.25)明显少于对照组(23.68±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妇分娩所用的产程时间,同时还能减轻产妇所承受的分娩疼痛值,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唐中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个体化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舒适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舒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消化科90例行上消化道ESD术患者留置胃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置管期间有94.5%患者出现不舒适,以中度不适(82.2%)为主;食管ESD术发生置管不舒适比例比胃ESD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不适症状在第2日和第3日出现多,常见是咽喉疼痛,发生率高达77.8%,其次是咳嗽、咳痰和口咽干燥.结论:ESD术后留置胃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给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带来痛苦,应重视并提高术后留置胃管舒适度.

    作者:高玉霞;江秋霞;王玉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胎儿胼胝体缺如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的个案分析

    胼胝体缺如病症是当前临床医学中,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畸形症状.2017年2月19日医院收治1例产前超声检查个案胎儿病例资料,在超声检测之后3d使用磁共振设备检查,分析该例胎儿的胼胝体缺如症状,以及使用产前超声诊断与磁共振诊断的相应结果.

    作者:王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

    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及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高压氧及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要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鑫鑫;季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正畸护理对学龄期儿童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同理心下正畸护理对学龄期正畸儿童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84例学龄期儿童,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畸治疗,常规组执行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执行基于同理心的正畸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SCARED及DSRSC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CARED及DSRSC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遵医嘱佩戴矫治器、按规定刷牙、使用漱口液漱口、饮食控制及关注口腔卫生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同理心下的正畸护理可以减轻学龄期正畸儿童焦虑及抑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叶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某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建孕产妇保健手册的558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抽取转氨酶升高的孕妇100名,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1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检验的方法分析孕早期转氨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呈正相关,随着BMI的升高,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升高(x2=6.308,P=0.012).结论:加强孕前及孕早期宣教,控制孕前和孕早期体重,对降低孕早期转氨酶异常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银玲;李娟;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互联网+”平台下的健康干预对W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的健康干预对出院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W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再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群”和“QQ群”进行健康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低铜饮食的执行力及生活行为的规律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出院的WD患者实施互联网平台下健康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崔圣玮;韩辉;刘从秀;王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医专学校在校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结果:在3421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17.8%).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作者:钱燕;汪瑞;万宇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