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霞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内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分别于术前30 min和术前1~2 h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比较麻醉起效耗时、手术耗时、苏醒耗时、离室耗时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宫口松弛率中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前30 min给药相比,于术前1~2 h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提高宫口松弛率.
作者:管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受试者者,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高血压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的测量,同时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得到骨矿含量、骨密度及T值、Z值.结果:在纠正年龄、体重、身高、BMI、腰围、臀围等影响后,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结论: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考虑控制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作者:洪小瑜;张帆;彭卫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及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高压氧及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要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鑫鑫;季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7.21±9.823分和49.06±10.983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P<0.01)、(t=6.104,P<0.01);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9.70±7.715)分和(40.60±7.204)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48,P<0.01)、(t=11.278,P<0.01).出院时,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买验组的SDS和S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曹兰兰;张梅香;吴江玲;李亚萍;徐茜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作者:刘珊珊;汪国生;金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6月行鼻腔鼻窦MR增强扫描及CT平扫并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良性肿瘤27例(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骨化性纤维瘤5例).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部位广泛,MRI表现卷曲脑回征较具特征性.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原发于翼腭窝处,向鼻腔生长,且其内见多发流空血管.骨化性纤维瘤则在CT上表现为或多或少的骨性密度影,部分表现为薄壁、蛋壳样钙化边,MR上则常表现为较低信号,但可见强化.上述三种不同肿瘤的发病部位、MR信号及CT密度改变具有较明显差异.结论:MRI及CT对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袁冬存;薛晓宇;黄穗乔;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情况.方法:将研究选取的16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按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和鸟巢式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其效果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排便次数、睡眠时间、进奶增加量、体温波动值依次为(45.8±13.6)h、(5.6±1.2)次/d、(5.4±0.3) mL/d和(0.3±0.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宋秀敏;冯晴;王海英;刘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闻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泽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属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恶心肿瘤性质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白血病患者家属为观察组,其他血液病患者家属为对照组.测评内容为刚住院时、住院1周、住院1个月、住院3个月和住院6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家属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有很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将某院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后,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0%及75.0%,实施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及98.0%,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P<0.05).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具有集约化、高责任心、流程化及高抗风险性管理的特点,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文章分析急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类型,根据急诊药房工作流程、工作特点、服务对象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化解和预防措施.新医改环境下药师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药师的服务水平,这是防范、减少和化解药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闫东权;李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解决传统医学形态学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某医科大学形态学中心实验室构建了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微课程和精品课程与科普示范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开展课程内容的整合、解决医学标本共享问题和构建形态学标准化考试平台.
作者:陆思恒;吕震;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医院收治的100例遗尿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单纯弥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呈现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遗尿治疗中,应用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小儿遗尿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子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医院进行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观察组患者给予克唑替尼,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6.880个月,95%CI为5.428~8.33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9.257个月,95%CI为8.118~10.3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