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恒;吕震;李响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收治的9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并发25.53%和65.9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刘凯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该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爱华;姚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7),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组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p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对Hp感染无明显效果.
作者:杨雅萌;谢思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结果:在3421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17.8%).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作者:钱燕;汪瑞;万宇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闻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比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环孢素A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较快,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葛仁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一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上述的患者进行为期1~12个月的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在完成随访后,发现上述患者中共计有9例患者显效,5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创伤小,而且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作者:董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3~5期CKD患者(观察组)和50例同期门诊非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血浆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5、CKD4、CKD3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4组患者Hcy、hs-CRP水平与CKD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组患者Scr、BUN、Hcy、hs-CRP水平均高于CKD4、CK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hs-CRP和肾功能损害高度相关(P<0.05).结论:动态联合检测血清Hcy和hs-CRP有利于CKD患者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作者:刘虹;陈正徐;张白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医院收治的100例遗尿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单纯弥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呈现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遗尿治疗中,应用弥凝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小儿遗尿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子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内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分别于术前30 min和术前1~2 h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比较麻醉起效耗时、手术耗时、苏醒耗时、离室耗时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宫口松弛率中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前30 min给药相比,于术前1~2 h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提高宫口松弛率.
作者:管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省、县、乡医联体建设工作.总结介绍了安徽省某首家省县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通过省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从技术、管理和文化帮扶,建设省、县、乡、村医联体,实行上下联动,优质资源共享,显著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推行省、县医联体建设,打通行政壁垒,进行顶层设计,使省级优质的技术、管理和文化融入基层医院,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作者:邓芳;施晓娟;计颍;郭玉海;鲁朝晖;赵文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 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x2=17.944,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作者:武涛;王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该文总结分析了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和现状,并根据双因素理论,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认为把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消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9名大专实习护生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分段考核的方法,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36名大专实习护生采取集中考核模式比较,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分段考核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习护生中89.7%认为分段考核可以减轻心理压力,92.3%护生认为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及时补缺补差,84.5%护生认为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82.1%护生认为可以增强学习效率,71.8%护生认为可以增加学习兴趣.结论:实行分段考核后,护生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和效率,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消化科带教效果.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朱锐锐;梁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7.21±9.823分和49.06±10.983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P<0.01)、(t=6.104,P<0.01);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9.70±7.715)分和(40.60±7.204)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48,P<0.01)、(t=11.278,P<0.01).出院时,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买验组的SDS和S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曹兰兰;张梅香;吴江玲;李亚萍;徐茜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是其主要的弊端.转化医学教育是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基础与临床相互转化促进.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教育是现阶段推行转化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海明;王佳佳;章礼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8例.结果:108例(100%)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90 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输尿管上段结石100%,肾盏或肾盂结石95%,部分鹿角形肾结石(联合ESWL)71.4%,无胸膜损伤、结肠穿孔、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失肾、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包括部分鹿角形肾结石在内的上尿路结石可获得较高的结石取净率,手术安全性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国华;章钟;阳王磊;王刚;徐启鹏;汪锡兴;江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解决传统医学形态学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某医科大学形态学中心实验室构建了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微课程和精品课程与科普示范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开展课程内容的整合、解决医学标本共享问题和构建形态学标准化考试平台.
作者:陆思恒;吕震;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