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关键词:脑性瘫痪,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各向异性
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类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各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发生肿胀、基质变淡、固缩、空泡变性,线粒体嵴断裂与排列紊乱等退变表现,且线粒体数量减少及空泡变性发生率在浅表性胃炎组、轻中度异型增生组、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p感染、萎缩、肠化等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退变程度增加.结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化中的重要发展机制.

    作者:刘瑞瑞;殷实;丁西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体会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医院进行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观察组患者给予克唑替尼,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6.880个月,95%CI为5.428~8.33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9.257个月,95%CI为8.118~10.3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胎儿胼胝体缺如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的个案分析

    胼胝体缺如病症是当前临床医学中,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畸形症状.2017年2月19日医院收治1例产前超声检查个案胎儿病例资料,在超声检测之后3d使用磁共振设备检查,分析该例胎儿的胼胝体缺如症状,以及使用产前超声诊断与磁共振诊断的相应结果.

    作者:王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7.21±9.823分和49.06±10.983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P<0.01)、(t=6.104,P<0.01);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39.70±7.715)分和(40.60±7.204)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48,P<0.01)、(t=11.278,P<0.01).出院时,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买验组的SDS和S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曹兰兰;张梅香;吴江玲;李亚萍;徐茜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调脂、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梗塞区脑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提出,能增加梗死部位血流量,挽救濒死神经细胞,缩小暗区,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但德胜;薛敬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探讨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该文综合阐述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实施、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认为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受益.并提出应不断探索佳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胜任临床的肿瘤科医生.

    作者:赵福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7年某院出院患者再入院病例的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 d内同病种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原因.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出院31 d内再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导入至Excel 2010中,经整理、统计后筛查出18种住院重点疾病31d内患者因同病种再住院的例数,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3.63±2.30)d,且0~15 d内再住院率为58.04%,高于16~31 d的41.9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前次住院是否治愈、病种与31 d内出院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中老年疾病、重症疾病、慢性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尽量减少31d内重复住院率,以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妍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该文从目前对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护理要求、护士培训、护士发展方向及护理进展等方面,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儿童CICU护士培训及术后护理培训进展,总结儿童CICU护士所需的知识进展及培训重点.

    作者:王蓓旎;万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对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牙髓炎患者在根管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的对象为120例牙髓炎根治患者,根据挂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60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6.7%)高(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83.3%)高(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采取根管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钼靶摄影中良恶性钙化观察及BI-RADS分级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疾病良恶性钙化的特点以及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8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31)和良性组(n=67),并按照BI-RADS进行分级,分析乳腺钙化的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BI-RADS级别中表现.结果:乳腺钙化的不同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的BI-RADS等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钙化的不同特点和BI-RADS分级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乳腺钙化的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疗方案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含笑;胡茂能;曾敏;周丽芬;刘亚;孙道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在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分组(班)分别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期未考试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比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结果:多元化教学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外科学总论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较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汤铜;郑璐;张磊;史加宁;李佳;盛守琴;何源沁;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论肝胆外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术后疼痛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事故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医疗感受,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作者:陈孝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患者中抽取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造影诊断及相关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泽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

    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及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高压氧及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要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鑫鑫;季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分娩后出院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同时可提高产妇后续母乳喂养率,延长了母乳的喂养时间.

    作者:张红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该文总结分析了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和现状,并根据双因素理论,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认为把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某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建孕产妇保健手册的558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抽取转氨酶升高的孕妇100名,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1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检验的方法分析孕早期转氨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呈正相关,随着BMI的升高,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升高(x2=6.308,P=0.012).结论:加强孕前及孕早期宣教,控制孕前和孕早期体重,对降低孕早期转氨酶异常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银玲;李娟;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