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差异

邹林;胡章云;汪海燕

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冠脉介入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的5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痛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加强护理措施,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HbA1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术治疗配合全面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稳定治疗期间各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舒适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舒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消化科90例行上消化道ESD术患者留置胃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置管期间有94.5%患者出现不舒适,以中度不适(82.2%)为主;食管ESD术发生置管不舒适比例比胃ESD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不适症状在第2日和第3日出现多,常见是咽喉疼痛,发生率高达77.8%,其次是咳嗽、咳痰和口咽干燥.结论:ESD术后留置胃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给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带来痛苦,应重视并提高术后留置胃管舒适度.

    作者:高玉霞;江秋霞;王玉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剖宫产分娩孕妇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选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文中提出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体会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8例.结果:108例(100%)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90 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输尿管上段结石100%,肾盏或肾盂结石95%,部分鹿角形肾结石(联合ESWL)71.4%,无胸膜损伤、结肠穿孔、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失肾、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包括部分鹿角形肾结石在内的上尿路结石可获得较高的结石取净率,手术安全性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国华;章钟;阳王磊;王刚;徐启鹏;汪锡兴;江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医专学校在校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结果:在3421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17.8%).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作者:钱燕;汪瑞;万宇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个体化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目的:探究对比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环孢素A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较快,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葛仁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该文从目前对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护理要求、护士培训、护士发展方向及护理进展等方面,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儿童CICU护士培训及术后护理培训进展,总结儿童CICU护士所需的知识进展及培训重点.

    作者:王蓓旎;万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6月行鼻腔鼻窦MR增强扫描及CT平扫并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良性肿瘤27例(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骨化性纤维瘤5例).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部位广泛,MRI表现卷曲脑回征较具特征性.青少年型鼻咽纤维血管瘤原发于翼腭窝处,向鼻腔生长,且其内见多发流空血管.骨化性纤维瘤则在CT上表现为或多或少的骨性密度影,部分表现为薄壁、蛋壳样钙化边,MR上则常表现为较低信号,但可见强化.上述三种不同肿瘤的发病部位、MR信号及CT密度改变具有较明显差异.结论:MRI及CT对鼻腔鼻窦较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袁冬存;薛晓宇;黄穗乔;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种实验室检测指标在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痰液涂片镜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四项检测对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97例结核患者及27例非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检测.结果:除血沉外,结核患者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患者(P值均<0 05),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检出阳性率在涂阴、涂阳结核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结核病检测敏感性:T-SPOT.TB>血沉>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检测特异性:痰涂片>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T-SPOT.TB检测联合多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结核,能有效提高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继梅;李坤宝;李雪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小板增多与肺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 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x2=17.944,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作者:武涛;王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互联网+”平台下的健康干预对W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的健康干预对出院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W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再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群”和“QQ群”进行健康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低铜饮食的执行力及生活行为的规律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出院的WD患者实施互联网平台下健康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崔圣玮;韩辉;刘从秀;王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消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9名大专实习护生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分段考核的方法,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36名大专实习护生采取集中考核模式比较,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分段考核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习护生中89.7%认为分段考核可以减轻心理压力,92.3%护生认为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及时补缺补差,84.5%护生认为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82.1%护生认为可以增强学习效率,71.8%护生认为可以增加学习兴趣.结论:实行分段考核后,护生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和效率,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消化科带教效果.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朱锐锐;梁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作者:刘珊珊;汪国生;金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造影诊断及相关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泽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70例左房粘液瘤的短期随访及经验总结

    目的:评价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访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并与术前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手术并发症率低.超声心动图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术后第1周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而在术后更长时间的随访中,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手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在手术后1周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术后1周~6个月之间明显扩大(P< 0.05).结论:在随访中,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良好,左心结构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沈诚;葛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以随机法将患者设置为A组(n=30)和B组(n=30),A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A组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B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A组(90.0%)明显高于B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的腹泻、便秘、口苦、乏力发生率为13.3%,与B组的10.0%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较标准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更高、Hp清除率更高,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强脉冲光联合YAG532nm激光治疗雀斑19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选择雀斑患者198例,采用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不同部位的雀斑,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两次.结果:198例患者中痊愈148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其中色素沉淀发生10例,色素沉淀发生率5%.结论: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雀斑,安全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江;郑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