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文
为解决传统医学形态学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某医科大学形态学中心实验室构建了医学形态学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微课程和精品课程与科普示范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开展课程内容的整合、解决医学标本共享问题和构建形态学标准化考试平台.
作者:陆思恒;吕震;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剖宫产分娩孕妇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选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文中提出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该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爱华;姚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患者中抽取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9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选择阴道分娩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及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杨百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血栓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调脂、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梗塞区脑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通治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提出,能增加梗死部位血流量,挽救濒死神经细胞,缩小暗区,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但德胜;薛敬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胼胝体缺如病症是当前临床医学中,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畸形症状.2017年2月19日医院收治1例产前超声检查个案胎儿病例资料,在超声检测之后3d使用磁共振设备检查,分析该例胎儿的胼胝体缺如症状,以及使用产前超声诊断与磁共振诊断的相应结果.
作者:王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以及MR对于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患者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患者均在受伤后1周内行CT以及MR检查.结果:CT图像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撕脱性小碎骨片4例,9例未见异常,阳性率79.1%;MRI则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其中13例合并骨挫伤),撕脱性骨折1例,5例骨挫伤,7例未见异常,阳性率83.7%;二者结合,阳性率93%.MRI对于发现急性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性高于CT,而CT尤其是三维图像对于小碎骨片的显示优于MRI.结论:CT及MRI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踝关节外伤患者骨质损伤的检出率,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信息,从而使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汪欣;季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实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术后血清TNF-α、IL-6、Hs-CRP及预后.结果:实验组术后TNF-α、IL-6、Hs-CRP、心血管事件和血管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通过降低支架植入术患者的炎性因子来改善预后.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对难免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以申报的难免压疮患者25例为观察组,以院外带入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压疮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引进新的压疮护理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等,给予新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评估为(8.10±1.3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评分(8.83±1.72)分(P<0.()5);观察组的追踪频次(35.08±20.01),高于对照组(1.9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时压疮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压疮护理方法对申报的难免压疮效果较好.
作者:张娟;葛雪芬;王玉梅;洪青;张宏琴;姜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疾病良恶性钙化的特点以及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8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31)和良性组(n=67),并按照BI-RADS进行分级,分析乳腺钙化的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BI-RADS级别中表现.结果:乳腺钙化的不同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的BI-RADS等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钙化的不同特点和BI-RADS分级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乳腺钙化的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疗方案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含笑;胡茂能;曾敏;周丽芬;刘亚;孙道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闻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的5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痛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加强护理措施,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HbA1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术治疗配合全面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稳定治疗期间各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邹林;胡章云;汪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受试者者,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高血压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的测量,同时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得到骨矿含量、骨密度及T值、Z值.结果:在纠正年龄、体重、身高、BMI、腰围、臀围等影响后,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结论: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考虑控制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作者:洪小瑜;张帆;彭卫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学习型医院建设是顺应新医改中“以人为本”的有关要求的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型医院建设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改善、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高、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该文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学习型医院建设实践为例,分析了学习型医院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探索如何将学习型医院建设落到实处.
作者:张力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访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并与术前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手术并发症率低.超声心动图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术后第1周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而在术后更长时间的随访中,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手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在手术后1周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术后1周~6个月之间明显扩大(P< 0.05).结论:在随访中,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良好,左心结构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沈诚;葛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